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当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近年来,银行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出现揽存难、放贷难的局面,一些银行基于先发展后规范的指导思想,对内控建设不够重视,管理松弛.  相似文献   

2.
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飚  李炎军 《新金融》2009,(11):57-59
当前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投放持续增长,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但是也可能孕育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中长期贷款占比偏高,加剧资产期限错配风险;票据业务高速增长,造成贷款体外循环风险;政府信用盲目放大,隐含财政兜底风险;银行放贷门槛降低,信贷风险加大;贷款“垒大户”,增加信贷集中度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管理,严格坚守信贷风险底线,合理确定项目贷款比例,充分把握政府举债能力,切实把好新增贷款质量,严密防控贷款集中度风险,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资金周转、项目投资、规模扩大、应对竞争风险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都转向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由于商业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有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所以银行在享有信贷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良贷款的严重偏高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入手,通过贷前调查存在漏洞、社会信用管理不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滞后、贷后检查工作流于形式等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完善贷前风险管理、重视贷后检查工作、建立客户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处理不良信贷业务等方面提出风险管理机制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当前利率市场的现状、特点,认为现行利率管理、利率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率政策不完善,管理规定欠科学;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大,缺乏风险控制机制;利率竞争日趋激烈,利率定价机制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基层角度提出当前利率管理规定中应改革的重点,基层商业银行怎样合理定价、控制利率风险,有效利用利率手段进行业务竞争等一系列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而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基于成本、风险等因素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大量存在并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但随着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金融脱媒的加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银行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也迫切需要提升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效率和规模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例,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特点及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敏 《浙江金融》2001,(10):15-16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经营积累的信用风险十分突出;商业银行经营的利率风险逐步扩大;同时,面临的外汇风险将较快增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比率难以达到标准,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更为明显,此外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还存在规范行为,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亦不容忽视。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笔者认为除了强化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内控机制之外,应不断地从完善商业经济的外部监管体系入手,真正建立起央行监管、机构内控、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金融监管体系,达到“标本兼治,立体监督,综合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产权结构是集中反映当前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特征的重要变量。基于我国1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产权结构差异对银行贷款中风险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放贷过程中,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更加谨慎,上市银行比非上市股份制银行更为谨慎。此外,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风险行为。银行贷款风险对存贷利差的变化并不敏感,对此尚未完成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作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8.
王松 《西南金融》2002,(4):41-43
随着我国加入WTO,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规避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与日俱增的经营风险,实现稳健经营,是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本文着重对个人银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淡几点个人看法:第一,加强风险控制管理的必要性;第二,风险的客观存在和主要现象;第三,加强风险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复杂,流动性收紧,存款总量增长乏力,同业市场存款竞争越来越激烈。本文从解读激烈揽存竞争的背景入手,探讨各家商业银行揽存方法以及蕴藏的风险,并探寻商业银行稳定和扩大存款规模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金融机构迅速崛起,这其中也包括银行业。而在我国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会计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因此有效的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将会很好的防范商业银行风险,也可以使银行在竞争过程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因此,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存在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并且也提出了一些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次级债危机成因 (一)风险根源:2001年后美国宽松的房贷政策,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规模扩大.从大方向来看,美国住房政策自80年代以来便开始向低收入家庭和少数种族倾斜,各商业银行的放贷标准逐步放松.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信贷风险形成的微观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方面是开发商的资金来源的集中度过高,使相当部分本应由开发商承担的风险转嫁到银行头上,造成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潜在的贷款风险增大;另一方面是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使部分银行为争夺客户甚至不惜降低放贷条件,使银行应有的风险控制措施难以到位,也使银行信贷风险增大。由于房地产贷款还贷周期较长,短期内并不会影响银行的贷款质量,其隐含的风险不易被察觉,但随着时间流逝,投入房地产业的资金还在不断增加,房地产金融的风险就会不断地累积,这种不断累积的风险将很大程度决定商业银行未来数十年的信贷资产质量,其影响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并存,既携手并进,又互相竞争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他们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客户;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业务品种多寡、承受能力大小、营销网点多少、技术先进程度等服务能力;竞争成果是资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上升,资产质量改善,经济效益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更多盈利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探索如何提高竞争能力。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我们必须探讨商业银行规范经营和规范竞争问题。所谓规范经营,应当说就是依法合规经营。  相似文献   

14.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设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的商业银行,在贷前是处于主动地位,但在放贷后,由于各种原因,却处于相对被动地位,无法及时、准确地监控、量化和评估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构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用预警系统,可以使银行及时了解贷款人的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行动以保证银行的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相似文献   

15.
深化改革推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刘张君刘晓勇未来三年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深入,我国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日见扩大,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给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商...  相似文献   

16.
操作风险已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决定因素。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的扩大,我国商业银行因操作风险引致的损失日趋严重。本文从防控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之目的出发,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良贷款的成因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以前,不良贷款的主要成因集中于政府干预、以贷谋私、绕规模放贷和越权放贷等方面。随着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和审贷分离等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前述问题逐渐演变为次要问题,风险识别能力成为制约信贷资产质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唐晓蕾  张耀 《金融科学》2001,(3):109-110
委托贷款作为一种融资,近几年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很快。开展此项业务的早已不局限于信托公司,许多商业银行也纷纷涉足。这主要是因为委托贷款一方面有利于非金融机构借助多种机构的放贷职能,突破自身作为能力的限制,拓展了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增加了业务收入,符合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委托贷款的法律性质和法律适用问题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框架的基本构想王兆星在设计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系统时,首先需要明确:二个问题:一是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和将要面临哪些主要风险,其中哪些属于可控风险,哪些属于不可控风险;二是商业银行自身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过程的各自职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外向性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贸易性融资业务不断扩大,提货担保、打包放款、进口押汇等信贷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它们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盈利空间和竞争机会,留住了客户,扩大了影响。由于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出现,外国企业的履约能力下降,给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带来严重危机,相应会使商业银行信贷损失风险加大,特别是提货担保业务风险。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引起高度重视,加以研究,认真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