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课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课整体水平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无法产生系统性效果,缺乏适当激励机制等问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应注意明确定位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及操作能力,使"基于工作过程"渗透整个教学环节,并加大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为了进一步促使"教、学、做"三者互相渗透,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并探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具体案例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实践丰富经验,同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促使"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由于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所编写的教材及内容很难跳出传统学科体系的篱笆,如果按照传统学科体系,教师所教的和学生所学的,势必与实际工作产生差距,最终达不到高职教育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基于此,按照工作过程的思路开展课程设计,将是解决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突破口之一。文章以作者所主讲的"推销实务"课程为例,谈谈该课程是如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与实践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过程本位的第三次课程改革浪潮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与难点之一。鉴于此,该文旨在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于海莹 《中国市场》2011,(40):171-17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个人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卢广平 《北方经贸》2010,(3):141-142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环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就是为了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建立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同时也应看到,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课程开发不够严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全面、片面强调实践教学比例、考核评价改革滞后、支撑课程实施条件欠缺等问题。因此,必须在准确把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海远  张俊峰 《中国市场》2011,(45):180-18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代表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就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课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海燕 《消费导刊》2012,(5):190-19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既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在这次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国际经济贸易法,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当前教育中十分实用额一门学科,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对该课程实施改革是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课程改革、题材内容、教学方式、实训学习等环节研究了机遇工作过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课改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随着市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高校需要以市场需求及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会计人才培养,许多学校纷纷开始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基础会计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文章重点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作用及改革要求,希望能够为我国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空中乘务》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雅文  路荣 《商场现代化》2010,(14):193-194
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介绍了本校《空中乘务》课程改革的实践,期望共同探讨,以有利于开发出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进入了由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转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支撑并促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体现了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在结合机电专业实际岗位技术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机电类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郭双宙 《消费导刊》2010,(4):136-136
本文重点论述了当前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比较关注的问题,即什么是项目课程,现在是否具备了课程改革条件。澄清这几个问题,既有利于消除一些迷惘,又有利于使高职课程改革进行得更加平稳。本文认为,项目课程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成果密切相关。开发和实施项目课程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按工作过程编排内容,以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为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刘艳华 《北方经贸》2012,(12):180-181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有利于更好的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征入手,通过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的研究,探索《电气消防技术》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本文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合成反应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系统化的几点思考,即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经贸口语》课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符合当今国际教育形势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国家教委以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时代需要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于200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由此拉开序幕,并将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有效地实施课程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就数学教学过程而言,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跟华 《商业科技》2011,(28):59-59
为了更符合当今国际教育形势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国家教委以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时代需要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于200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由此拉开序幕,并将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有效地实施课程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就数学教学过程而言,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学生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后,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目前的高职课程考核内容、形式、目标单一,从内容到形式上仅起到了知识学习导向的作用,不能达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为了适应高职现有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考核改革理念(改革考核内容、改革考核形式、改革考核目标)和具体的考核方法(理论知识考核、项目过程考核、职业素养考核、期末综合项目实践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汇总)。  相似文献   

20.
刘浩 《电子商务》2014,(12):84-85
电子商务项目策划是电子商务专业在国家创示范群内专业建设中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需要新设立的一门综合性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用以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能力。本文从课程建设改革思路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两个方面人手基于工作过程对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实施课程进行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