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玉胜 《中国西部》2013,(9):109-109
备受诟病的"择校热"缘何屡禁不止?尽管各地不乏破题招数,但由于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一般校与重点校的差异格局,导致所有行政干预措施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名校独大"不仅凸显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也大大压缩了周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种有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怪象必须整治。而取缔名校无疑是终止择校、力推公平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择校费现象源于择校热,择校热源于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短缺且配置不均衡。以扶弱保强理念,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是对择校热现象釜底抽薪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3.
徐蕾 《中国西部》2014,(12):8-8
<正>3月31日,成都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三级目标"给"择校热"降温《方案》要求,2014年,成都市制定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学校划片范围,清理各类学校不规范招生方式及行为;2015年,全市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义务教育"择校热"以及由此带来的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据匡算,西安市仅2009年秋季开学,部分小学、初中违规乱收择校费达3亿元以上.按生均计算,一般学校0.6-1万元,较好学校1-3万元,高知名度学校3-7万元,其中尤以西安八大名校所属中小学为最甚.  相似文献   

5.
粟道中 《中国西部》2012,(30):38-47
四川省成都市,我国西部的经济、文化、金融、科技、商贸、教育、通信中心,享有"西部之心"美誉。近年来,成都市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基本取向,坚持全域成都理念,统筹城乡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治理择校成绩斐然。2009年,该市与教育部、四川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破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水区的体制机制难题,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铜鼓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件精神,积极创建教育强县,加大了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设施设备得到较好改善,全县中小学校的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加快了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开创并发展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模式品牌,重视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2011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称号。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1,(16):76-77
政府对于解决“择校”问题决心如何?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新疆乌鲁木齐市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教育均衡的第一步,是让教师流动起来。从今年9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522名老师在学校间相互交换,强校老师到弱校任教,弱校老师到强校学习。"教师流动了,就意味着备受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热点学校流动了。"市教育局局长胡军海说,优质学校兼并薄弱学校、优质学校可异地建立分  相似文献   

9.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开始由基本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高阶段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但江西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还不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因此,对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展开系统研究,将有利于总结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对中部地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年育树,白年育人。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片把义务教育视为“重中之重”。4月29日,省教育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的四项举措受纠广泛关注。为解决陕西省教育大班领及超大班额依然存在、“择校热”不降反升、城乡教育矛盾尖锐等问题,省教育厅提出,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各市县要把建设项目集中于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关键,致力征三年内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均衡资源配置;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核心,学校要转变办学观念和课程理念;而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是重点,教育部门要合理划分学区,确定和调整公办学校的就近招生范围和人数。  相似文献   

11.
打破校际隔阂,让中学、小学、幼儿园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水涨船高”.近两年来,西安市新城区实施中学、小学、幼儿园共建共强工作机制,均衡了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择校热”,也实现了基础教育的连续性,回归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中国老区建设》2023,(7):36-37
<正>政策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市(地、州、盟)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绝大多数县(市、区、旗)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学区房价格持续攀升,大大超过了普通民众的购买能力,造成大多数人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学区房价格飙升的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和集中。结合我国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从根本上化解高价学区房问题的几点建议:一是通过建立优质校分校,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等途径,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二是通过统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优质教育集群发展,依托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等方法,高水平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三是通过促进师资流动,增强普通校师资力量等方式来均衡师资配置;四是创建有利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底,重庆市政府将对该市15个区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督导评估,力争到2012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均衡。这是国内率先启动全新模式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专职督学张荣称,全新模式的督导评估工作将凸显"均衡"和"发  相似文献   

15.
<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并不意味着放弃竞争、甘于平庸,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缩小广大民众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与落后的教育现状之间的矛盾。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人追求效率的时代,教育均衡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并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教育均衡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下,影响教育均衡问题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们头脑中日益凸显的"效率"意识。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从法律角度明确了政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农村全面普及免费义务教育的实践表明,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为政府合理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有效地解决了弱校的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办学环境等问题.促进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困惑突出表现为城镇的义务教育发展呈现"大校额"、"大班额"的现象,导致城市教育优势减弱、教学质量下降、加剧教育不公平、滋生教育腐败等问题;而农村学校出现"空心化"现象,面临着被撤并的命运。这些现象给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树立整体规划与协调发展理念、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倾斜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合力是摆脱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校漂族"队伍迅速扩大.本文分析了"校漂族"存在的利弊.建议通过积极实施"引导工程",扎实开展"管理工程",逐步完善"保障工程",以促使毕业生尽快就业.  相似文献   

19.
张天劲 《中国西部》2013,(33):36-45
【关注背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县域内教育高位均衡成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突破口。在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四川省成都市1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的督导检查评估中,武侯区的各项指标综合排名位居全市榜首,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赞扬。有别于教育均衡,高位均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和模式?教育如何从均衡提升到高位均衡?高位均衡缘何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追求?它又是如何助推教育改革发展,成为其前进的又一新生势力的呢?  相似文献   

20.
邯郸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春秋战国时期是赵国的国都。"邯郸学步"、"价值连城"、"奇货可居"、"毛遂自荐"、"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等典故均出自邯郸。早在战国时期,邯郸的工商业就比较发达,汉代为全国五大商贸城市之一。然而,与它盛极一时的古代商业、文化相比,邯郸现今的知名度却不如以往,代表着地区先进生产力——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也相对滞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