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向雯 《银行家》2006,(4):79-82
银行存差,是我国在1979-1983年信贷资金管理制度中,作为控制银行贷款的指标提出的。存款大于贷款是存差,贷款大于存款是贷差。当时,存贷差额有“年末差额”和“年中临时差额”。其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我国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余额直接相减得出的数额,称为余额存差或余额贷差;二是用我国银行的当年存款和贷款累计增加额相减得出的数额,称为增加额存差或增加额贷差。  相似文献   

2.
本质上,银行业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发放贷款即为买入风险,收回贷款相当于卖出风险,银行就是靠不断地赚取风险溢价生存。其实,对于银行而言,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贷款风险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是一切贷款都共同面临的,小企业贷款所隐含的风险,大企业贷款同样也会面临。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大企业中也有经营效益差、偿贷能力弱、诚信度低的;小企业中也不乏经营业绩良好、偿贷能力强、诚信度高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比如一些贷款项目,贷前看起来不错,贷后不久就变成了不良贷款;很多贷款在贷前并无瑕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一暴露,最终还是变成了不良贷款。银行往往将不良贷款形成的责任归罪于企业,而对自身贷后管理的问题却很少提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贷后管理跟不上,不良贷款不但难以下降,反而会越积越多。对此,银行只有充分重视贷后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勇于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贷后管理水平,才能不断促进信贷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业的大力支持,但因为小(微)企业和银行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小(微)企业的贷款面临很大的困难.在微贷业务上可以采取事业部制,这样既可以防范业务风险的发生和扩散,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又可以促进微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与银行放款难现象较为突出,这说明银行与企业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中小企业和银行这种非正常的关系不但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银行业的效益。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资金需求量大,所以对银行业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而尚未有效开发的市场。银行要想占领这一市场,中小企业要想取得贷款,二者就必须建立良好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现阶段我国银行信贷部门行为约束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分管企业信贷人员的贷款决断行为,得不到其他信贷人员的约束。许多银行的贷款决定权,基本掌握在分管企业的信贷人员手中,而“双人批贷”、“集体批贷”、“领导批贷”等,仅仅是例行手续,由同一个信贷人员操作贷款“三查”,使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难以相互制约。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偏离信贷政策,影响贷款效益,甚至形成贷款风险;另  相似文献   

7.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福录 《新金融》2007,(7):60-63
我国《物权法》明确肯认应收账款质押,使银行业不再担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存在法律瑕疵。但由于《物权法》规定较少且简略,缺乏操作性,加之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给银行业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带来潜在风险。本文在界定应收账款及其质押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存在的十二种风险,并从法律和银行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这些风险的建议或措施。本文还指出,在当前法律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贷款银行更应从强化贷前调查、发挥合同约定和完善贷后管理三个方面去防范此类贷款业务风险。律师界在推动法律完善、帮助银行约定风险防范条款上,要发挥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8.
信贷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和现阶段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其资产质量差始终是困扰银行业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以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业务贷前、贷中、贷后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体系,严格按照商业化原则和择优限劣的标准筛选贷款支持对象,切实强化贷后管理机制,以提高新增贷款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如今,互联网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颠覆已深入骨血。目前多家银行已开始试水直销业务,例如"快贷""闪电贷"等基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的贷款产品。然而"面签"这道无法逾越的红线对于传统银行发展的束缚已经越来越明显。1月8日,央行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未来商业银行有望打破面签的规则,银行不仅能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得客户,贷款、理财业务等也都有望转向线上以降低营业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中国银监会出台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贷款新规,新规涵盖了各类贷款业务,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 "实贷实付"作为贷款新规的核心内容,对银行和企业的经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围绕“增加储蓄、改进服务,合理使用资金”的要求,深入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在加强资金管理、筹集和融通资金,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成效。1986年全省银行、信用社各项存款(剔除中央财政存款)和各项贷款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8.8%和25.6%,银行当年信贷收支由上年的扩大贷差6.9亿元转为存差1.1亿元。今年第一季度银行信贷仍是存大于贷3.44亿元。银行、信用社新增加的贷款已完全靠组织的存款解决。通过大量筹集和融通资金,有力地支持了生产建设的合理资金需要,促进了全省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生产总  相似文献   

12.
罗振海同志在《这笔贷款该不该贷?》一文中,提出了贷与不贷的理由,并认为这笔贷款应该贷。笔者看法不同,认为这笔款不该贷!其理由如下:一、发放这笔贷款不利于银行内部实行企业化经营和经济核算制管理。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单位一样,必须实行科学化的企业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按照社会主义货币信用的原则,实现货币自身的增殖,来解决银行职工的工资和集体福利事业,为国家增加积累。发放上述这笔贷款,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呢?从表面看,发放的贷款是贷者的存款,且存款和贷款的利率都是4.8%,存贷款一年内应收、应付利息均是57.60元,好象银行、贷者两不亏。其实不然。按税法的现行规定,银行按业务总收入缴纳5%的工商税,这样,银行发放壹仟元贷款所收取的利息57.60元要上缴2.88元的税金。从  相似文献   

13.
侯建飞 《时代金融》2015,(3):202-203
<正>众所周知,贷款是银行的核心业务,而控制贷款风险则是保持银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控制贷款风险,关键是要做到"三查",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贷款"三查"工作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银行经营的"传家宝"。农村信用社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为市场定位,坚持"支农支小"为信贷服务方向,所以服务的对象及信贷产品主要是农户小额贷款。在农户小额贷款工作中,贷前调查是贷款"三查"工作的第一  相似文献   

14.
当前贷款存量板结的成因及对策温惠昆当前.农业银行贷款存量板结、资产流产性和效益差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摆脱这种状况,提高贷款质量,使信贷资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已刻不容缓。一、贷款有量板结的原因1、政府、企业和有关部门金融意识差,信用观念淡薄。认为银行贷...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从1979年开办固定资产性贷款以来,在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综合国力上取得显著效果。实践证明,银行开办固定资产贷款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靠政府的权威实现宏观调控,助长了各地区、各部门争规模、争项目、盲目布点、不合理重复建设,这是国民经济效益和贷款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在各地的盲目布点、重复建设中,银行投进去的固定资产贷款,有的形成呆滞,有的已造成重大损失。随着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我国银行的存贷差主要是地域间的问题,总体上看是贷款大于存款。对贷差问题普遍的理解是经济生活中的资金需求巨大,银行仅仅靠吸收存款这项资金来源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靠中央银行的资金支持,超出吸收存款能力发放贷款,是造成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是不正常的现象。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内需不振,这一时期我国的银行业又转为存差,而且逐年上升。1998年9月末金融机构的存贷差是9236.5亿元,占全部存款余额的10%,2000年10月末,存贷差达到2.3万多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20%。到2002…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我国银行业信贷保持合理增长,“三农”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一方面银行涉农业务资产稳定、效益平稳,另一方面“三农”发展得到有力支持,为民服务的理念得以声张。这种种的前提,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改制、细化贷款管理和主动风险管控,这些又都见证了中国银监会做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防范信贷风险,促进银行业建立全流程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树立“实贷实付”理念,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被挪用,为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提供制度保障,银监会颁布实施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得到银行业积极回应。但是在这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银行家》2003,(1):57-61
爱立信倒戈: 中外银行竞争第一枪 2002年3月,南京爱立信熊猫移动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提前偿还了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共计19.9亿元的贷款,转向花旗银行贷得同样的巨款.这一举动,引发了国内银行业的巨大震动.随后,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迅速推出"公司金融VIP服务模式",圈定自己的首批重点客户.民生银行也接连推出买方付息票据贴现、外汇票据买断、保理和民生集团网、个人委托贷款等新业务品种.国内银行业开始投入更多资源来争取高端客户.  相似文献   

20.
王峰 《黑龙江金融》2005,(12):37-37
长期以来,在企业融资上一直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资金短缺制约着市域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另一方面,银行选择好项目难,收贷难,贷后管理难。因此,作为银行来说,在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加强贷后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样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好融资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