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大的利好     
此次修宪,对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而言当属喜从天降,期盼已久,利好颇多。其中最大的利好是有关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我们知道,修改前的《宪法》也有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规定,但相对而言,“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表述更加明确,也更加坚定。这有利于我国对公民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2.
私有财产权是一项维持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它是公民一切其他权利的基础。2004年我国第一次在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了私有财产的有关条款,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我国在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方面还并非尽善尽美,因此应当进一步对公民财产权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宪法修改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修正案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借助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进行分析,从交易成本、经济效率、社会成本等方面进行权衡,修正案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有利于激励个人,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修正案对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的不平等保护,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公共财产。但是宪法修正案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将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宪法修正案进行再完善。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我国对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历史入手,遵循从理论到现实,从制度到实践的研究思路,着重从“宪法实施”视角对保护私有财产的规范进行分解,强调宪法规范的遵守和适用。  相似文献   

5.
《商》2015,(10):231-232
拆迁过程中公民为保护其合法私有财产权而与行政执法机关产生摩擦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了,这不应仅仅被看作"民与官"的矛盾,其后面更深层次的则是我国宪法统领下的法律体系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的宪法保护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财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私有财产的生成及其法律保护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通过对物权、债权等具体权利形态的详细分析释解私有财产关系。今天重温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的思想,对于深刻领会和践行我国的宪法修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私有财产入宪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和巨大的宪政价值。中国新宪法在总纲中通过确立私有财产的地位、扩大私有财产的范围以及建立私有财产限制的救济制度,完善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在宪法的实施中,尚存在宪法的司法化与解释、权利分配与私有财产的尊重以及私有财产限制中的程序正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148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表达了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标志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不仅对中国的民营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道德伦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把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的过程可谓是漫漫长路……  相似文献   

9.
茅于轼 《商界名家》2003,(10):27-27
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不少委员就纷纷建议应该“修改宪法、明确保护私有财产”,此后“私有财产”人宪就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在我看来,中国是到了需要修改宪法,完善宪法,以保障大多数人民群众私有财产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李海川 《商》2012,(11):93-93
本文从宪法中的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角度出发,对现实中面对种种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却不能予以保护的宪法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如何真正落实宪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03年12月22日提交给人大常委会讨论。建议提出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把保护私有财产写入中国宪法将给予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同等地位,它的象征意义重大,表明中国对市场经济做法的承诺,它也应有助于扶持私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私有财产权及人权入宪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同时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国家对人权的保护写进了宪法。私有财产权和人权是现代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民主权利,更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人权和私有财产权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从这个意义上,此次宪法修改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观点新闻     
《光彩》1998,(3)
观点新闻宪法应该明确保护私有财产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强调,宪法应当明确保护私有财产。他说,改革实践的结果推动了对私营、个体经济的认识由“对立论”到“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的演变。但在实际生活中,非公有制经济仍然缺乏公平的“国民待...  相似文献   

14.
发挥价格保护公民财产权功能浅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邹建辉  杨莉 《价格月刊》2007,2(7):56-58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确立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并明确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要给予补偿,但宪法的规定还有赖于其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其中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功能长期被忽视,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本文就发挥价格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骆俊 《光彩》2011,(2):1
贵刊2011年第一期卷首语"保护私有财产应该落到实处"表达出对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性规定仍然还有制度缺失的担忧,很具有现实意义。翻看时下的报纸、杂志,打开网络和电视,恐怕最让人揪心的事情就是  相似文献   

16.
骆俊 《光彩》2011,(2):1-1
贵刊2011年第一期卷首语"保护私有财产应该落到实处"表达出对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性规定仍然还有制度缺失的担忧,很具有现实意义。翻看时下的报纸、杂志,打开网络和电视,恐怕最让人揪心的事情就是  相似文献   

17.
廉希圣:据我所知修宪要等到明年。我个人觉得,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写到宪法里比不写好。许多更普遍、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需要修改宪法。  相似文献   

18.
十届二次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写进了宪法。对此,社会各届欢欣鼓舞,国内外舆论评价积极。但是近来有些说法值得注意:一说“私产入宪”有钱人受益,与普通百姓无干;一说“私产入宪”会使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逆转。确实,对于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问题,入宪前,个体私营企业家们呼吁最积极,入宪后他们又表现得最高兴。这是因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家们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05,(4):37-38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全国工商联认为,除了《宪法》以外.私有财产保护还有赖于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的保护.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私有财产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目前,《刑法》中还有很多规定不利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现行《刑法》中,对侵犯非国有公司、企业财产利益的犯罪行为比对侵犯国有公司、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2)
强拆现象的本质无疑是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侵犯,对此,作为我国根本法的宪法在其第十三条中对私有财产权进行了明确性的保护规定,但与此同时,该条又对私人财产权进行了一定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宪法又为强拆现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依据宪法学理论对当下层出不穷的强拆事件进行分析,从而梳理出强拆事件中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发展轨迹,以便为现实生活中强拆现象所带来的侵权和维权的困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