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社会发展机制,通过稳定的机制路径来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当前,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依法行政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文化整合机制四大社会发展机制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丁元竹 《浙江经济》2006,(18):10-1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物质和制度层面的,一是价值和心态层面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张芳 《魅力中国》2010,(1):18-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并要求我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党的十七大在党章中又增写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作这样的修改,既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现阶段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5.
谷裕 《宁波经济》2005,(8):25-26,45
构建现代警务机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公安机关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谐社会赋予现代警务机制诸多内涵。公安部门应通过“一点”、“二抓”、“三化”、“四处”的途径建立健全现代警务机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底层社会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流动机制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底层能否实现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执政合法性的重大考验。当前底层社会在向上流动中遇到很多的障碍,这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体制的原因。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底层群体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君茹 《特区经济》2008,(2):141-143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为此,应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以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过程。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好字当头,在"好"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主要对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必然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综观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严重滞后,根本性的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缺乏动力.如何发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并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推动中国特色政治健康、顺利、稳定发展成为广受国内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现状的分析,在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促进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良性运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利益协调机制是社会和谐机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可以有效地协调、平衡各利益主体间的复杂关系,使利益主体的逐利活动受到适当制约,增强利益主体或利益群体间的合作。因此,应努力建设科学、合理、系统的利益协调机制,以确保利益表达、利益竞争和利益实现的有序进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思路。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近期也提出未来5至10年,是重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形势和矛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指导思想和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华,同时又注入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意义.“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把“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又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15.
劳资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特区经济》2008,228(1):160-162
劳资关系是否协调是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与和谐社会是否能够得以构建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现状、原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对策入手展开论述,指出在劳资矛盾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多方力量的介入才能使和谐社会真正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和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是其他措施无法替代的.发挥法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安定有序;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中心处理好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庸之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其“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和强调“过犹不及“等一系列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处理这四大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方法论依据,对当前建构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当前,我们必须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真正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对于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审视。因此,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设计理想的政治制度、培育具有现代政治意识的高素质的政治主体及倡导文明的政治行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全面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用制度设计和政府安排等体制改革为手段,着力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