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行业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利用区住商与Hoover地方化系数对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此系数选择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产业,并提出打造产业集群、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智力投入、完善政府职能等振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实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再次腾飞。  相似文献   

2.
李春富 《商场现代化》2011,(12):113-114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黑龙江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众多。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我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深刻认识为我省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提供战略性人力资源保障的重大意义。笔者指出运用7S模型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希望对提升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基础,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以主成份分析法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七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处于中游这两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当作为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开展,黑龙江省从内陆腹地变成了对外开放前沿,如何依托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历史时机,完成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这是黑龙江省经济振兴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GVC嵌入模式以及中间产品进出口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存在着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低、价值增值能力弱等问题。而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中,通过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加大与东北亚地区深度合作以及重构东北装备制造业分工布局可以有效促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并进而实现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5.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为黑龙江省发展冰雪经济指明了方向。从外部机遇来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和冬奥会的举办,使得黑龙江省冰雪产业消费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从产业发展基础来看,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起步较早,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由于处于GVC低端环节,缺少集群优势,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因此,发展区域内冰雪产业集群、推进冰雪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培育出口复杂度高的冰雪装备产业是黑龙江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增速放缓,作为主导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弱化。装备制造业陷入了依托资源投入的外生增长路径,因此通过路径创新改造升级装备制造业,支撑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加速发展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发展模式单一、管理体制落后、产业链条短、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应通过体制和产品创新,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升级,实现技术产品化、装备成套化、配套本地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从而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帅  刘文勇 《北方经贸》2011,(4):153-154
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是为农业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产业的发展,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对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业存在诸多问题,应对此加以分析并研究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大重型和国防科技装备的重要产地。通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和构成、行业贡献、企业和进出口等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还存在着有存量,缺增量;有数量,缺龙头;有速度,缺效益等问题。应采取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提升装备工业协作配套能力;大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等对策,加快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应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区位优势、基础资源优势、基础雄厚的装备制造业等优势进行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以2007-2012年我国外商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资本模型和知识资本—洗钱模型为基础,对比离岸国家(地区)与非离岸国家(地区)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绝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抑制作用;相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促进作用;劳动力丰裕度严重抑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个行业;贸易成本和距离均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根基,制造业空心化是制造业危机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制造业空心化也会加剧制造业危机。因此,应当重视当前日益加剧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制造业自身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后危机阶段的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能否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满岩 《价格月刊》2020,(2):84-89
先进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实力和竞争力的直接体现。目前,在中国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先进制造业出现集群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较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研发能力不强、先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利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等问题。应采取给予先进制造业发展更大的支持力度、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融合、强化先进制造业的区域合作、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措施,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制造业升级带来产业的空心化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和锁定,造成制造业发展停滞,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极其不利影响,出现了大规模的垂直分离和再构。我国生产力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并受制于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限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只有实现国家比较优势的转变,嵌入GVC所带来的机会,创造升级换代的环境,才能保障制造业升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性产业调整和区域转移也逐渐向纵深发展,国际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带动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也是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火车头。围绕辽宁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阐述了制约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路径发生了改变。外资并购对东道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能促进东道国产业成长、技术进步,而且有利于东道国产业集聚形成、生产规模扩大及出口数量增加;但同时也可能使外资企业的市场支配力加强、抑制本土企业的成长、危害东道国产业安全。我国应利用外资并购这种高层次利用国际资本形式,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存在的供应短缺和库存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独立分销商对客户的双向购销模式,分析了该模式中的短缺采购服务、回购和调剂冗余库存服务两大职能,并根据我国特定的行业环境研究了双向购销模式在我国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正在逐年加快.因此,对于如何正确、适时的树立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的新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在解析与论述我国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的新观念,彰显出当今形势与经济下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新观念的高效、合理、完善性.以此,帮助我国的制造业企业能够更快、更稳健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和加工业的粘合剂,以服务业为中心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连起来,成为先进工业化国家后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因而,生产性服务贸易也就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与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贸易结构落后,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竞争力较弱,影响到作为世界加工厂的我国制造业。因此,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改善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是提高我国生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