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曾6次创业失败,却帮助眼下人气飙升的嘀嘀打车、黄太吉与大姨妈获得了天使投资。他不擅长创业,但擅长与天使交流 天使feego兰宁羽有一段“久病成医”的创业史。存创办天使汇前,他有过六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创办过音乐网站,  相似文献   

2.
《中外企业文化》2006,(10):76-79
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跟进一个客户,在这个客户身上,我花费了很多心思。随着对他的逐步了解,我也越来越有信心。可当我向他推销保险的时候,他却断然拒绝了。历经千辛万苦却以失败而告终,我失望的想:他应该是那种顽固派,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购买保险的。我觉得再花过多的功夫在这位客户的身上无疑是在做无用功,所以也就没再多和他联系。  相似文献   

3.
彭婧 《乡镇论坛》2009,(3):36-36
一切故事从1995年4月20日开始。25岁的谢莉遇见32岁的余勇,他是个体户,生意失败债台高筑,正值穷困潦倒时,她却从人人羡慕的医院辞职.义无反顾地跟了他.“现在我们都一样,都是没工作的人了。”——只因她怕他自卑。  相似文献   

4.
和《越狱》里面的角色策划越狱时候的情景非常相似,都想走出铁丝网,到高墙外边去。可一部分人只是在心里想想,一些人做过尝试却失败了,另一些人失败以后坚忍不拔,继续进行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2005年,傅成玉和中海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世界最著名的财经媒体上,他亲手发动了中国企业史上最大的收购行动.最后,却又不得不亲手中止它,以避免更大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当老板的自然智商和情商都相对较高,哪怕是最后失败的老板,在芸芸众生当中也是堪称优秀者。但为何有的老板成就伟业,有的却难以建树甚至潦倒收场?在我看来,就是因为很多老板都太过聪明,在很多浅显的大道理上始终没有悟透,最终为之付出代价,遗憾的是,可能他一生都感觉不到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政  常远 《审计文汇》2007,(5):9-12
这是一个寂寞而又枯燥的工作岗位,可他却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血与火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审计事业;这是一个被人视为得罪人的差事,可他却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本色,赢得了人们的交I=1称赞;这是一个众人关注、容易引起争议的行业,可他却恪尽职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用令人瞩目的业绩,  相似文献   

8.
杨丰 《现代企业》2008,(1):13-14
为什么有的人经营企业总能获得成功,有的却总遭失败?难道成功的人总是有靠山,或者是他运气好?……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到底经营成功之道在哪儿?笔者在此向您层层揭示。  相似文献   

9.
性格竞争力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作者说,他研究过无数的失败案例,发现失败的真正原因,既不是投资问题,也不是产品问题,而是CEO的管理性格的失败。因为,投资、产品问题,都可以靠别人帮助解决,而管理心理,真的跨越不过去。作者还讲了几个小故事,来验证他的这个观点——所有的失败都是管理性格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子默 《新前程》2006,(1):44-45
这是一个崇尚“榜样”的时代。 我有一个朋友,过去几年发现自己与某位培训师的某些特点,以及走过的路很相似,但是人家比他早走几年,很成功。于是,朋友就把他当成学习的对象,离开了企业,开始走培训师的路。但几年下来,他的“榜样”继续一路成功,而自己却折腾得很累,觉得很失败,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觉得这是“命运”。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创业失败?倒闭了是失败;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却陷入平庸也是失败;预期目标和现实相差很大,也是失败;想做大做强,但总是小打小闹,也是失败;一遇风雨就飘摇也是失败。这些都是广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昔日的封建王朝不断改朝换代?是什么力量推动我们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人心!从社会心理角度说,即所谓“人心思变”。我们发现所有的成功变革都是人心思变的结果,而失败的变革恰恰是没有抓住人心,而变革本身却不一定是错误的。比如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后人都说它好,但是在那个时代的人可能说他简直是胡闹,变革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希特勒的纳粹思想可以说是遗臭万年,但是当年他极具煽动性的演讲迷倒了成千上万的听众,让他一呼百应,追随者众。  相似文献   

13.
云霭 《成功之路》2012,(9):10-12
著名演员李诚儒可谓大器晚成,43岁那年,他才正式以演员的身份进入演艺圈。凭着在《过把瘾》、《大腕》、《重案六组》等影视作品中的出色表演被观众熟知。而在演艺之外,李诚儒和单亲儿子的关系也称得上跌宕起伏。经商辉煌及至失败时,他冷落了在寄宿学校受人欺辱的儿子,致使父子形同陌路十余年;当破碎的父子关系得到恢复后,却因两代人的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商业机器公司曾有一位高级负责人,由于工作严重失误造成了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这位负责人为此心里非常紧张。许多人向董事长提出要对他革职开除,而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副产品”,如果给他继续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挫折的正常人。第二天,董事长把这位高级负责人叫到办公室,通知他调任同等重要的新职。这位负责人当时非常惊讶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推销员,经常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把脚都走破了。一次这个推销员在拜访一名客户约30次后,客户却在最后关头想转向别人购买。这位推销员百思不得其解,也很失望;但他仍不放弃,决定拜访该客户的总经理。他随身带着“有望客户表”,里头记满了这30次拜访的谈话纪录,诚恳地请求总经理告诉他失败的原因,以便改进。  相似文献   

16.
成功,人人追求,个个向往。为了成功,人们在付出.在拼搏。然而,成功之后又如何呢?司空见惯的是,沉缅于成功,陶醉于经验,终招致失败。飞龙、三珠、秦池、巨人、爱多不都尝过成功之悦吗? 不过,倒是有了失败的结局,让人锐长几智、清醒几分、反思几刻。如果要设一个试题:“成功好,还是失败好?”综观不少成功者的落马,我会斩钉截铁回答:成功不如失败! 抛出此言,会让人觉得不是傻冒,便是白痴。可活生生的“实际”就是这般让人看不懂。 环顾四周,成功者都创造过让人瞠目结舌的奇迹,他们全都具备成为英雄的秉质,然而,最终他…  相似文献   

17.
杨柳 《英才》2006,(11):94-95
赫尔利和陈士骏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失败了,他们却成功得如此之快?Google为什么天价收购一家连半个子儿都没挣到的初创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4年的时间里,7次创业失败,他成了不折不扣的“笨人”与“倒霉蛋”。在他的面前,仿佛笼罩着厚厚的云层,以至于,成功的阳光难以照射到,他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困境,前方的路该如何走下去?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就崩溃了,可是,这个“笨人”——连峰,却屡败屡战,跨剑上马.左突向冲,终于,在第8次创业中,闯出一条生路,突围成功,并且,打了翻...  相似文献   

19.
老杨虽然生在南方,却有着一副北方人的直性子,平时看不惯的人和事他总忍不住要说上几句,不吐不快。为这老杨没少得罪人,好在同事们都知道他口无遮拦、认真耿直的脾气,没人跟他计较,日子到也过得去,可前一阵子老杨却遇到了麻烦。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同一个人性格的理解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你可以说他执著,也可以说他固执——成功了是执著,失败了就是固执;你可以说他灵活,也可以说他优柔寡断——成功了是灵活,失败了就是优柔寡断。对于埃克森美孚,很多人的看法却很一致:它固执,傲慢,甚至自闭。所以,当它于今年7月中旬宣布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进行生物燃料的研发时,不少人都难免惊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