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赵亮   《会计之友》2007,(3S):35-36
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纷纷取消权益结合法,采用购买法作为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指定方法的国际背景下,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却给了权益结合法一定的“生存空间”。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存在的现实价.值,提出其在我国的今生——暂时的现实选择。同时。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改革的趋势,又提出其在我国的后世——取消之必然。  相似文献   

2.
李琳  童薇 《会计之友》2009,(2):92-93
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处理上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国际上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倾向使用购买法,取消了权益结合法;但我国实务中出现的不少企业合并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更适合采用权益结合法。本文主要就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之前的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准则中先后对企业合并中权益结合法的取消,进一步将合并会计方法推向了我国会计界的前沿.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合并会计的内涵,其次,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的问题,同时,从规范权益结合法的应用标准;补充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完善配套准则的可操作性;关注知识经济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就是企业在实施合并进行会计处理时对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权益结合法按账面价值进行账务处理,购买法按公允价值进行账务处理)所作出的选择行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法对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使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整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或者使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整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而选择对企业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群英 《财会通讯》2009,(1):83-84,105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中,国际趋向是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选择购买法。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却仍然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在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及利弊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准则中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而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却出现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二元并存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经济后果和会计后果进行分析,来解释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中二元并存的原因,同时对权益结合法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的合并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问题。在国际上,对于企业合并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基本方法。但在两种方法的使用上,会计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考虑改变现行的两种方法并行的规定,美国已经取消了权益结合法。那么,在我国的企业合并业务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前者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后者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以下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文章回顾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沿革,分析了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运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因合并的方式及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看,我国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而且其会计处理主要特点也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由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严格 的限定条件,因而在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国家采用。我国大部分同志也认为在我国不必采用此法。根据上述情况,本文以购买法原理来说明企业合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文章回顾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沿革,分析了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运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藺龙文 《当代会计》2021,(14):22-24
梳理权益结合法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权益结合法与美国权益结合法"和而不同".文章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原因,站在新发展阶段对权益结合法进行展望,建议会计界密切关注权益结合法的发展动向及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对权益结合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大范围地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以至于香港、欧盟等地区均纷纷承认大陆(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性。然而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权威机构先后取消权益结合法的背景下,我国却依然保留了权益结合法。那么权益结合法为何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没有了立锥之地?又为何中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毅然启用权益结合法呢?对此,笔者将对权益结合法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不同国家的会计环境、制度背景进行权益结合法存与废的相关探讨,并对我国有关这一方面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一明 《财会月刊》2003,(11):36-37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许多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合并会计实务中的两种基本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各有优劣,长期以来有关它们的争论一直存在.继近年来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分别禁止使用权益结合法后,经改组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最近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合并会计(征求意见稿)>中,也取消了权益结合法.至此,购买法已成为世界两大会计准则体系进行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指定方法.那么,对于一直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主要借鉴对象的中国而言,是否也应放弃权益结合法,这种方法在我国是否还具有应用价值呢?本文将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国际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中,国际趋向是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选择购买法。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中却仍然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在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及利弊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准则中允许同时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同时发布两项财务会计准则,即第141号《企业合并》和第142号《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其中,《企业合并》准则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会计上备受争议的权益结合法,要求所有企业合并事件都必须要采用购买法;《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准则的核心是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变化,改变了商誉必须摊销计入费用的规定,允许企业每年进行价值测  相似文献   

17.
权益结合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之一,各国的会计部门对其使用的规定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性作出分析.并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做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该准则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按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按购买法进行处理。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继取消权益结合法的做法存在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9.
<正>清华同方合并山东鲁颖电子,拉开了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序幕。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相继发生了20余起换股合并的案例,这些案例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4年3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3-企业合并》,明确规定企业合并只使用购买法。美国也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E)颁布法令,禁止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使用权益结合法。那么,为什么权益结合法在已被美国乃至大多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要求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类似于权益结合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取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在我国,学习企业合并不可避免要提及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企业合并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