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首先用AR—GARCH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之后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研究了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们发现,从长期看,随着汇率波动率的增加,我国的出口量会减少,而进口量则会增加,而短期中汇率波动率的增加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后,只有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才能保持贸易收支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各方均看好亚洲经济。事实上,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结构的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哲学的变化等均在促进亚洲世纪的形成。四小龙的崛起及此前的日本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均为突出的例子。但是亚洲的经济发展也和其他地区一样,总是受着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过程曲折复杂。 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与东盟五国均为出口导向经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1988年以来,它们由于出口和引进资金的增加,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外资涌入和大量建设项目的上马也使各地出现日益上升的通胀和财政收支的不平衡,于是各地当局只得采取收缩信用提高利率作为对策。现在的情况是日元升值和美国经济放缓,从而使1995年亚洲的经济增长较为持平。中国尽管自1993年中期采取了宏观控  相似文献   

3.
文章使用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对世界主要经济体构建一个增广的VAR模型,分析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外贸进出口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单个经济体宏观变量波动的影响程度而言,美国和日本GDP波动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要高于欧盟。美国金融市场变量冲击对中国外贸进出口产生了显著且复杂的影响效应。人民币汇率波动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发挥了一定作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可能会对外贸发展产生长远影响。在以一般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下,外部经济波动的传导效应会更加明显。这将为未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带来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欧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GARCH模型量度了人民币对欧元实际汇率的波动性,并运用协整检验模型、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就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欧元区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在长期内随汇率波动而增加,而进口却随汇率波动而减少;在短期内汇率波动推动中国进口,抑制中国出口。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给双边出口均造成伤害,但对中国出口伤害更大;在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将对中国进出口均有推动作用。本文分析还表明,在长期内,中国对欧元区出口收入效应远远大于欧元区对华出口收入效应;在短期内,中国实际收入变动对欧元区出口表现负向冲击,而欧元区实际收入变动对中国出口表现为正向冲击。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出口欧元区产生推动作用,对欧元区出口产生抑制作用,且前者大于后者。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性变化对欧元区对华出口变动的解释力高于中国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解释力,而对于中国对欧元区出口的变动,欧元区实际收入水平变动的解释力高于实际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性变化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6.
针对中国研究文献中认为中国具有某种本体或历史基体的惯常假设,同时包括中文和英文文献,但尤其重视日本文献,作者对中国历史基体的论述进行了分析,并将沟口雄三具体提出的中国历史基体的主张作为反省的对象,旨在分析他提出历史基体论的动机,即要摆脱因为日本自身历史脉络对日本学者认识中国所造成的限制。作者以韩国学者研究朝贡关系为案例,对历史基体论这一学术议题提出了质疑,并佐以越南的两位中国学专家的观点进行了比较,认为对基体论进行检视有助于中国研究取得知识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祎  钦晓霞 《北方经济》2011,(18):41-43
本文选取我国2001-2008年按HS编码细分四位数水平的1149种进出口商品数据,将其归为五大类商品。在此基础上运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和国际专业化水平(LFI)指标,对我国2001-2008年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测度;同时计算了各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通过比较优势与贸易条件的不同变动趋势,考察我国目前外贸行业结构特征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行业调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荣富 《特区经济》2007,219(4):181-183
为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选取了安徽省1981~2005年进口、出口和GDP的数据,利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在长期存在着唯一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出口与进口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然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物价稳定等社会目标在内的经济周期波动指数,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政府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前期具有有效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呈不断减弱趋势;经济波动更多地来源于自身冲击,政府投资激励贡献度偏低且不稳定。分产业分析发现,政府投资冲击引起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济波动效应非常微弱,而对第三产业经济波动的影响强劲,并且表现出较长时期的持续性。中国现阶段的政府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不能起到有效激励作用。本文认为,政府在利用投资调控经济运行时,不仅要关注投资规模,更要重视投资效率及投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根据SITC将中国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将初级产品按照用途分为食品类原料、非燃料原料和燃料.将工业制成品按照部门分为纺织服装类产品、化学产品、机械及交通运输产品、金属冶炼产品及电子产品等.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计算各分类产品在中国出口金额中的比重,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其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均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是总体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燃料出口比重上升对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起主要作用,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和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对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起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95年以来东南亚1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状况进行集中研究,证实了提高服务贸易国际比较优势、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当今各国贸易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2.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东盟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口岸效率、海关环境、国内规制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应用4个指标对贸易便利化进行测度,利用引力模型定量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的关税税率对推进贸易便利化并影响贸易流量的不同作用。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对贸易便利化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影响东亚国家和地区在APEC框架内贸易、投资自由进程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是:各经济体的宏观环境因素;经济年增长率;各经济体本身的经济管理体制变革;各经济体对外开放自由化的性质、程度和范围;APEC成员内部的社会、政治方面的重大变动.本文还就对APEC自由化进程有影响的反危机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从长期看,东亚金融危机将对东亚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一进程实际上将放慢.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中国与"一路"沿线66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数据,研究认为"一路"沿线国家为出口方、中国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且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而以中国为出口方、"一路"沿线国家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则发现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与"一路"国家贸易互补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效率、贸易效率、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环境等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但这些因素发挥效果仍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What is the effect of shocks to the terms of trade on a country's current account position? The Harberger-Laursen-Metzler effect predicts that an adverse shock to the terms of trade will worsen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in contrast, the prediction of intertemporal models of the current account is dependent on the duration of the shock. This paper examines several features of the terms of trade series of five OECD countr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rms of trade shock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Median shocks to the terms of trade are found to be highly persistent, yet with a large transitory component, and to account for only a small share of the variability of current account balances in Canad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contrast, terms of trade shocks are found to account for a relatively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variability of current account balance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 of EU's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Asian countries and the U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In addition we examine the impacts on the Chinese industry output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production network and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EU's economic reach toward ASEAN and Japan through free trade agreement will generate a positive macroeconomic effect on negotiation participants while it generate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hinese economy: Some portions of existing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ill be shifted to partner countries from non-partner countries. However, according to a sectorial analysis, EU's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three countries result in a positive impact on China's electronics and machinery industry, because China's industry is linked to the production fragmentation and foreign affiliates play a crucial role.  相似文献   

18.
东亚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状况与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回顾近些年来东亚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后,主要分析了该地区外贸急剧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本文对该地外贸前景作了展望,认为东亚经济全面复苏还需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1999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外贸状况会好于1998年,但不大可能出现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最优货币区:对东亚国家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海红 《世界经济》2007,30(6):3-12
本文采用一般购买力平价(G-PPP)模型对东盟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的货币合作程度进行经验研究。在计量方法上,我们运用Johansen的多变量协整分析方法,样本期间采用1994到2003年的月度数据,分别对6组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一组实际汇率关系不存在G-PPP外,其他5组关系之间的G-PPP都成立,表明样本国家基本具有形成最优货币区(OCA)的潜力。这一结论的延伸判断是,目前在该地区存在的非制度性货币合作形式,在事实上低估了该地区实际存在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