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李约瑟难题"提出了这样令人困扰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胜过欧洲,而近代科学革命却没有在中国发生?该难题的核心问题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这两种相反变化的原因何在?本文基于全球视角,对"李约瑟难题"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比较中西科技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来揭开中西科技发展速率差异之谜,从而发现中国科技发展研究问题应取新的切入点--基于全球视角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2.
梁志坚 《环球财经》2008,(11):42-49
“救美国的只能是中国。”这个声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着。然而,中国为什么要救美国?中国有这个实力吗?美国需要中国吗?中国救美,我们需要更多、更充足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明中,技术一直都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更是举世闻名,可为什么工业革命又没有在中国发生?这是名的李约瑟难题。从诺贝尔奖的获得以及SCI,EI索引或专利的申请等等方面,都表明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在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地区)中,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743;而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序为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8,(15):16-17
中国人当前除了西藏问题外,最关注的大概是两个问题:“A股何时才能见底”,“政府是否会救市”。为什么,因为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股价一个阶段来泄了几乎一半。3月26日,中国股市收于3600点上面一点的地方,这是在连续大泄后一个小小的徘徊。这是在开什么玩笑?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不讲道理?为什么两大银行及整个中国银行业成绩那么好,股市却不予理睬?为什么中国股市这一个阶段来持续大泄?  相似文献   

5.
学者们主要从政治、经济、教育、地域、文化等方面阐述"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向世界证实了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通过反思目前中国创新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障碍,结合"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以及屠呦呦获奖的经验,提出从正确定位政府的作用,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加强产学研合作,营造纯正的科学氛围等方面实施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相利盈 《魅力中国》2010,(15):102-102,104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何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产生手中国?英国学者李约瑟抛出的这个问题让几代中外学者苦苦探索着其中的奥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遗憾的是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为权威的答案。对此问题的回答有很大现实意义,只有完全破解了“李约瑟之谜”,才能抓住问题之根本,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金融大“海啸”。金融危机的蔓延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造成全球性企业开工不足、失业增加、经济低迷。人们在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忧虑中不禁要问,为什么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竟经受不住一点点“小”风浪的冲击?为什么偌大的世界会因一个国家的问题就一蹶不振?而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在近些年来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8.
<正>来自大洋彼岸的OpenAI以及ChatGPT的出现,如同一场飓风暴席卷了整个科技圈,自从发布后,就一直是国内的顶流话题。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ChatGPT?在这个问题出现后的近半年时间里,约30家国内科技大厂、创业公司、机构相继宣布推出大模型。此后,业界最为关注、也充满争议的一个话题是,国内的大模型距离OpenAI有多远?  相似文献   

9.
如果真是弊大于利,真要“与狼共舞”,为什么中国政府苦苦也进行长达15年的世界经济关系史上罕见的申请谈判?以致于国务院总理朱Rong基曾说:“‘入世’谈判,我们从黑头发谈到了白头发。”如果真是没有太大的弊端,真是一种秦晋之缘,又为什么中国政府一再坚持必须“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与地位加入世界?!又为什么一再提醒国人要迎接挑战?!地位确实不是“谈”的来的,而是背后的力量“的”出来的,所以我们的代表龙永图才说:“在当今的国际经贸关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毕竟还是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入世问题采取积极手段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态度”。所以我们必须十分具体地分析各种具体问题。但有一点却容易取得共识;如果说1972年,中国在政治上加入了联合国,那么在2001年,中国将在经济上加入联合国。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很多人在反思一个问题,历史上的中国为什么没能成为科技强国?曾经的“四大发明”为什么没能让中国实现科技强国梦?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制度缺陷论、人才短缺论、环境决定论、战略选择论等一系列观点。而笔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的重要原因,正是科举制度阻拦了中国的科技强国梦。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前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系统的经济学?这是至今仍有待探索的问题,可以称作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李约瑟之谜"。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提出一个关于中国经济学的猜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开始陷入迷茫?谁最有希望成为未来的产业领袖?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十字路口的中国企业又将何去何从?[编按]  相似文献   

13.
廖丹  侯虹 《中国西部》2012,(17):34-45
四川人把房前屋后的普通竹子变成了钻盐的工具,成就了世界钻井史上的中国高度。早在1835年,自贡鬃海井突破到1001.42米,成为世界第一口人工开凿的超千米深井钻凿技术,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为什么无法摆脱美元霸权和美债陷阱?世界各国为什么心甘情愿(或迫不得已)借钱给美国?为什么嘴上骂声愈来愈高亢,手上持有的美元储备和美债资产却愈来愈庞大?美元霸权和美债陷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摆脱它的根本出路在哪里?面向未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最热门、最尖锐的讨论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究竟应该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十五年来,中国已发展到500家孵化器,13000家在孵企业,32家上市公司,30万从业人员。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虽蔚为大观,而上个世界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依然还在困扰并迷惑着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经营管理者们:“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究竟应该是营利性的还是非营利性的?”本文从孵化器的非营利特征与成分、判断孵化器营利与非营利的标准、孵化器对于营利与非营利的选择三个方面对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非营利性的来龙去脉作个比较透彻的分析。请看——。  相似文献   

16.
张怀珍 《发展》2002,(9):15-15
中国加入WTO的最大机遇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各行各业的具体问题,还要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当说,加入WTO对中国的最大机遇是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面对入世加速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为什么加入WTO,有两个大的背景需要考虑。一个是全球化的大背景,另一个是中国改革的大背景。90年代以来,世界上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在不断加速。什么是全球化?简单概括,全球化就是人们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消费。全球化实…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项改革,在1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它是什么?熟悉中国经济的人都知道,这就是燃油税费改革。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改革?它为什么如此举步艰难?它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关键的是自由,言论和行动的自由。中国历史上,凡是政府管制不严、自由较多的时候,就出现学术繁荣和科技进步的高峰。过去30年中国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改革和开放释放出了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而中国的未来仍然依赖于企业家精神的进一步解放。李约瑟研究所是李约瑟生前创办的一个研究机构,继续着李约瑟开创的事业,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科学与文明之家"。研究所收藏着有关中国和东亚科技与文明史方面丰富的图书资料,研究所工作的学者通常是《中国科学和文明》项目的合作者,我们访问时遇到了撰写中国有色冶金史的作者梅建军教授,他是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9.
平衡计分卡自1992年至今,不仅获得广泛赞誉,被称为最具颠覆性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更被世界各类组织广泛采用。中国近几年也开始引进平衡计分卡。但据调查,大多数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实施平衡计分卡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实施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认为中国企业在实施平衡计分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中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远比欧洲先进,而近代以来,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在拥有四大发明的中国?这与两国的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和商业发展的环境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