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建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上海自贸区的可复制问题特别引人注目,尤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到天津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后,结合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为主要特征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改革创新区(包括天津自贸区,以下统称"综改创新区")建设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可以得出,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资》2013,(10):46-48
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开业后,将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离岸金融业务方面打造创新品牌2013年9月29日上午,紧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浦发银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正式揭牌:由此,浦发银行成为首批获准设立上海自贸区分行的商业银行之一。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表示,将牢牢把握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历史机遇,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积聚新型金融人才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闵格 《港口经济》2014,(5):34-35
正天津与广州、深圳、厦门、大连等申报自贸区的城市相比,金融改革先行先试较早。金融改革带来的红利和比较优势占先,环渤海经济区域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明显。可以预见,在天津自贸区的新兴业态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必将为新一轮金融改革创新提供更为良好的市场机遇。天津与上海、深圳前海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和核心优势相差无几,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金融服务业提供了有利契机。其比较优势有:1.天津融资租赁市场在国内建立较早,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4.
闻增 《产权导刊》2013,(12):43-46
2013年9月7-8日笔者出席了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举行的以综合配套改革:转型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九届综合配套改革沪津深三城论坛。上海、天津和深圳三城市嘉宾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笔者提交了一篇关于《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促进与东疆自贸区建设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业务向纵深发展》的论文与会交流,以东疆港为例论述离岸金融与自贸区建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美娜  彭羽 《亚太经济》2014,(3):123-12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是上海自贸区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对离岸贸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背景和战略意义,最后提出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滨海新区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突飞猛进,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建设天津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滨海新区借鉴上海经验,在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放开、利率汇率市场化等方面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随着天津自贸区的批准成立,必将加速推进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新区要从新区、功能区两个层面,鼓励相关主体充分做好准备,结合自身特点,求取更大突破。"十二五"以来,滨海新区金融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7.
李齐 《魅力中国》2014,(7):62-63
2011年,广东珠海横琴新区开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决定把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并确定了横琴发展的战略意义、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等指导原则。横琴作为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承担着推进金融改革、建设我国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要任务。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区”)。  相似文献   

8.
中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分析称,这意味着自贸区"第二季"发令枪打响,预计两大方案正式文本将在一周内面世,自贸区挂牌也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各地自贸区都有基于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功能定位。上海作为自贸区样本定位于国  相似文献   

9.
杨维新 《亚太经济》2014,(4):129-134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负面清单不断缩减的背景下,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中心的要求日益迫切。尽管在政策和制度上,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建设的具体细节尚未完全落实,但基于国际各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探索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制度的创新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成立。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帷幕。27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了上海自贸区的总体目标,即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  相似文献   

11.
任翀 《首都经济》2014,(1):22-24
近年来,全球贸易规则体系加速重塑,我国面临“二次人世”的风险;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内外挑战日益加剧背景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亟待升级。顺应改革创新的要求,2013年9月29日,倍受关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建设上海自贸区旨在通过试验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后向全国推广。受改革需求刺激,目前广州、深圳、天津、厦门等多地正在紧锣密鼓地申建自贸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城市加入到申建行列中。那么建设自贸区究竟会为地方经济带来什么?各地该如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14,(9):46-46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6月3日在“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金融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握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放空”。投融资贸易便利化是自贸区内实体经济的最大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积累新经验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是党中央在新历史时期全面深化开放新的重大举措,也是能够成为实验地区省份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目前,天津、广东、广西、山东等地适应形势变化抢抓机遇,在积极筹备和推进这项工作.其中,天津、广东的方案已经报送国家有关部门,广西正在加紧拟定跨国自贸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由李文增同志牵头的天津市自贸区战略研究课题组,承担了天津市政府2013年度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完成了《东疆保税港区与天津港保税区共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研究》报告。报告意在促进东疆保税港区不仅能与香港经济金融联动发展,加快自身向自贸区转型,而且能与天津港保税区联动发展,形成共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格局,进而促进滨海新区逐步实现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并使天津深层次开放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成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仍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上海应借助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大力实施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吸引金融机构的汇集,培育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决定在依托现有新区、园区的基础上,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3个自由贸易园区,至此,天津自贸区已正式获批。如何对天津自贸区实施准确定位,并结合天津地方特点,设计科学长远的发展路径,是在自贸区建设中需不断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闵 《港口经济》2014,(9):39-40
正滨海新区应抓住先行先试的重要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北方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建设,着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重要的资本市场、要素市场、期货市场和排放权市场相继开业运营,对于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滨海新区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改革创新基地的定位要求比,还需要有一定的提升和改进的空间。为加快推进中心商务区金融创新基地建设,提出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2个月之后,2013年12月2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制订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30条)正式出炉,主要内容有: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五大方面。《意见》强调,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我国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为借鉴国外先进自贸区建设经验,加快天津自贸区建设和发展速度,本文选取了在区位优势、地理环境等方面与天津有相似之处、发展较为成熟的新加坡自由港、迪拜杰贝阿里和智利依基克三个自贸区,从功能定位、管理体制、监管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提出天津自贸区建设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任翀 《中国高新区》2014,(11):172-174
正近年来,全球贸易规则体系加速重塑,我国面临"二次入世"的风险;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内外挑战日益加剧背景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亟待升级。顺应改革创新的要求,2013年9月29日,倍受关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建设上海自贸区旨在通过试验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后向全国推广。受改革需求刺激,目前广州、深圳、天津、厦门等多地正在紧锣密鼓地申建自贸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城市加入到申建行列中。那么建设自贸区究竟会为地方经济带来什么,各地该如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