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蒋晓莲  何泽寒 《商》2014,(24):54-55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忽视了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新一届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要重视人的城镇化,其中重点是要解决农业人口市民化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问题,包括户籍准入问题、农民市民化后原有财产保护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公共服务供应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不仅注重数量、规模、速度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注重人口、生态、经济的和谐发展。城镇化效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市民化成本与收益量的角度,分析江西省新型城镇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谭树森 《华商》2013,(12):91-91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农民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顺利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成功构建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主要内容,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六个协调”的内涵特性入手,近期和长远兼顾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围绕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领域明确了战略重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下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举措。总体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领域的系统转型和发展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利益主体长期的参与支持和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6.
要想建设好新型城镇化,首先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摆在第一位,其建设核心就是农民工的逐渐市民化。由于在过去建设新型城镇时,我们对农民工的市民化工作做得还不够透彻,因此导致新型城镇化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从农民工当下的生活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农民工的生活困境,对如何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困境提出基本解决想法。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价值体现着现代的人本主义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旨归,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的启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能否能有效实施;指出了城镇化过程中市民化的速度和规模;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中产业结构调整三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我国拉动内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由于农业转移人口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高昂的市民化成本的阻隔,以及存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不足等困境,"半城镇化"问题长期阻碍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为实现农业转移人口顺利市民化,本文提出三条对策:第一,政府要继续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第二,政府、企业和个人要协同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第三,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要突破思想障碍和社会偏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  相似文献   

9.
《商》2015,(23)
农村的人均土地减少,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在周围人的示范带领下,开始就近城镇工作,他们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角。政府顺势而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农民工在变市民的道路上出政策,做引导,为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是这条道路更顺畅,农民工自身和政府形成合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我国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三农”问题有所缓和,但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而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要推动新型城镇化。然而,由于特殊的二元社会结构,农村各类矛盾堆积,问题纷杂,就业培训严重滞后,影响农民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不利于生活的在城镇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为此,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着力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就业培训长效机制,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人力资源基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视角,结合城镇化发展基本理论,分析了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揭示了当前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充分发挥对城镇化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0):72-73
城镇化的外在表现是城镇规模的扩张,但其实质应该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二是实现迁移人口的市民化。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小城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所带动的城镇化,本轮城镇化无异于一场农业革命。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此消息一出,有人将其解读为拉动投资的巨大驱动,甚至有人解读为这是中国城市化的延续。对于这些解读,笔者均不以为然:一、新型城镇化的定位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多带动的城镇化,是一场农业革命,其驱动力量是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所涉及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梁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168-168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用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失地农民"的行列,"失地农民"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从目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入手,挖掘"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市民化既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虽然农民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因此,研究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索农民工市民化路径,对加速江西城镇化建设步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未来会有大量的"农场主"出现,现代化的农业工人可能比现在的农民工更有荣光。公共服务业的兴起,以后什么新行业都可能出现。新型城镇化中国农民最为期盼。农村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市民化最大问题是农民身份,把农民与耕种土地死死捆绑在一起,把农村与集体土地死死绑在一起的这种古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已经成为解放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测度河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效应,本文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虽然河南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但城镇化发展的滞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两者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趋势,也是我国政府的当前的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经阶段。文章简单探讨了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及其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型的城镇化要求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和土地规模上的城镇化,而且应注重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社会、经济、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客观和主观的评价指标,评价分析了永州市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研究结果显示,永州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湖南省其他代表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势头整体良好。  相似文献   

20.
谈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市民化步伐要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抛开制度供给不足、农民适应性差等问题之外,还要确定农民市民化的主体范围,本文在探讨消除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应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从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这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