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俊 《价值工程》2011,30(11):324-324
意境,是诗人内在思想感情内涵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统一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因此,诗歌翻译时必须忠实再现诗歌的意境。本文从情感、形象及韵律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意境再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代玉华 《价值工程》2012,31(3):219-220
作为文学的最高表达形式—诗歌,历来是文人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因此对于诗歌的翻译,对翻译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渊冲的三原则理论给诗歌的翻译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思维,对于诗歌的翻译实践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三原则进行探析,希望我们继续继承优秀的诗歌翻译传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诗歌文化传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唐文丽 《价值工程》2011,30(31):179-180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精华,英译时必然时刻体现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文章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特性的传译难点出发,探讨了历史、地域、习俗及宗教信仰等文化特有现象的如实传达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解构主义观点认为,译者应该跳出原文文本的狭隘框框,是译文赋予了原文新的生命。解构主义给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带来了新的视角。歌词翻译作为诗歌翻译的特殊形式,更应在解构主义理论下再现其艺术美,使原作得以传播。  相似文献   

5.
田雨 《活力》2009,(11):76-76
中国古典诗歌乃中国文学的瑰宝,它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精炼的一种形式。而“古诗之妙,专求意象”。(pi.1986:49)意象是诗歌的精髓,诗者所精心构建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因此,译诗实则译意象。一首诗歌在其译文中能否保留原文的文化韵昧与审美要求,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主要取决于意象的处理,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能否传达出汉诗的审美神韵则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认为,一切翻译行为应采取的手段和策略都由行为目的决定。译者是翻译行为的执行者,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选择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李清照的《声声慢》一直是翻译者热衷探讨的一个话题,迄今已被译成多种语言。本文拟用目的论三个法则对林语堂和许渊冲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同时借鉴其诗歌翻译思想,指出两者诗歌翻译思想,尤其是目的的不同是造成译本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彭湘 《活力》2009,(25):69-69
本文从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三似和三美论出发,对比了陶渊明《饮酒》的不同英译本。认为古诗翻译中三似是低标准,三美才是古诗的高标准。即翻译古诗词必须做到使译文能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  相似文献   

8.
杜晓军 《价值工程》2011,30(19):224-225
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且分析了各个时期翻译大家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从而得出"信、达、雅"三字是对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全面概括和总结,这三个字也是中国传统译论的精华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彭湘 《活力》2009,(Z1)
本文从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三似和三美论出发,对比了陶渊明<饮酒>的不同英译本.认为古诗翻译中三似是低标准,三美才是古诗的高标准.即翻译古诗词.必须做到使译文能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  相似文献   

10.
张荣 《河北企业》2014,(10):93-93
<正>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的实践。一般意义讲,翻译是文化信息的传播,是对两种文化的统一。在《文化之间的交流》一书中,将"文化"定义为一个人们用于应对外界和彼此而产生的共同的信仰、价值观、习俗、行为和工具的体系,而且这一体系通过学习代代相传。因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翻译的主要困难在于文化障碍。一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对外文化交流能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汉英翻译题部进行了重大改革。然而中国学生所接受的多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重形式多于重意义,方法单一,错译和误译现象十分普遍。通过对学生翻译实践中所出现的错误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对策,对于帮助学生克服翻译中的困难,提高汉英翻译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诗词文化作为国之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及独特的审美情趣。文章从古诗词文化中汲取室内陈设设计理念,浅析室内陈设设计中借鉴古诗词意境的价值,挖掘了古诗词意境在当代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和运用方法,望能对当下的室内陈设设计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3.
赖祎华 《企业经济》2012,(12):67-69
中国企业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作为沟通桥梁的外宣翻译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成功的外宣翻译应是一个多维协作的文化创意过程。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外宣翻译中的问题,提出企业外宣翻译应采用以译者为主体的多维思路协作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维管理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翻译质量控制,提高服务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公共外交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业务也明显增加,21世纪对于翻译的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专业知识以及翻译能力掌握好的复合型人才是如今最为关注的。在翻译中,中英文颜色词因为文化差异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内涵。其中,"红色"这个词汇就是因为不同国家所信仰的风俗的不同会有差异,例如:"红"在中国代表的是喜庆与吉祥;英文"a red letter day"就是代表"欢乐的日子"。基于此,以红色色彩的差异为切入点,结合中西方文化、习俗、风俗等差异,总结出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职业中专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在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上与普通中学同中有异。如何在诗歌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内化为语文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许松 《数据》2013,(6):10-11
中国翻译协会在2010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语言服务业"概念,标志着以翻译服务为核心的语言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得以确立。作为语言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服务业(语言翻译业),探究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认识我国语言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80年  相似文献   

17.
李淑琴 《科技与企业》2013,(10):291+293
企业外宣翻译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其基本任务,但在网络时代以及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时期,企业外宣翻译还要担负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外宣翻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阐述企业外宣翻译的双重任务是时代所需,以期引起相关企业管理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外宣翻译人员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静夜思》千百年来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意境为世人所传诵。本文基于“三美(音美、形美、意美)原则”,鉴赏了三个有代表性的译文。认为在诗歌的翻译上,应以正确理解诗歌为基础,保留原诗的内容和风格,运用有效的翻译方法尽力体现出原诗的音韵和形式,努力做到神形皆备。  相似文献   

19.
李莹 《民营科技》2012,(1):84+132
在旅游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处理的方式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针对汉俄旅游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提出了"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对受众负责"的两点原则和四点翻译技巧,包括:增补法、释义法、改写法和替换法,旨在不破坏原句意思的情况下,对导游词中涉及的文化信息做一些变化处理,使受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意象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是中国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含义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深化。学术界对于"意象"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很大原因是因为,诗歌内容、形式的发展,意象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充实。从最初的诞生到现代诗歌,意象走过漫漫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