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谈论管理修炼,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内外兼修。也许由于这句话境界太高,因此总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其实,“内外兼修”有一个通俗版本,这就是金庸先生笔下的“气宗”与“剑宗”。  相似文献   

2.
寿险路上,没有捷径可循,三点最重要:“心态改变人生,细节决定成败,坚持铸就辉煌”。成功营销,如同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侠客,靠的是力拼,更是智取。以下是广大寿险精英们在长期的职涯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李醍 《活力》2012,(8):50-50
丁玲的日记体裁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女主人公莎菲具有反抗意识,要求个性解放,但她的双重性格,她的爱情观与个性解放思想的尖锐冲突又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作者通过剖析女主人公的本我、自我与超我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力图揭示小说女主人公莎菲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挣扎。  相似文献   

4.
在金庸的笔下,<天龙八部>中的小和尚虚竹,因为得到了七十年的功力,虽然他在招式上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他拥有了强大的内力,只要在招式上稍微一努力就会拥有"盖世武功".看到金庸先生对这个人物的描述,就更加坚定了对基本功的重视.举个例子,华硕非常注重基本功,华硕对产品的品质的细节的追求,是不遗余力的.  相似文献   

5.
田地 《活力》2010,(8):313-313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所著的《飘》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拥有着广大女性的共鸣。它以南北战争为背景,以战前战后女主人公思嘉的生活为主线,展示了主人公对命运对婚姻的反抗,极大地体现出对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张扬。  相似文献   

6.
顾忌     
姜苏鹏 《英才》2007,(12):132-132
一个矮胖、平凡、几乎毫无特色的女人,在毕加索的笔下变得性感、诱惑、令人充满遐思。毕加索最后20年的作品主人公主要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雅克琳。他们年龄相差45岁,关系并不和谐,却相知极深。毕加索死后,在无法自拔的忧郁中雅克琳饮弹自杀。  相似文献   

7.
张宏亮喜欢乔峰,那个金庸笔下豪迈洒脱、正直不阿的大侠。他说,他最向往的是像乔峰那样,骑着马驰骋在草原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最好身边还有个阿珠式的女孩做伴。不过,现实中的张宏亮常常需要西装革履、小心谨慎,特别在公开场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与谈吐。  相似文献   

8.
作为阿克梅派的代表诗人,阿赫玛托娃以诗集《黄昏》和《念珠》成功实践了这一流派的诗学主张.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岁月中,爱情诗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诗中所塑造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伴随着诗人的人生阅历而不断地丰富.本文以诗集《黄昏》和《念珠》为例,分析阿赫玛托娃笔下的女主人形象的发展,进而以窥视诗人早期创作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袁敏 《财务与会计》2016,(11):76-77
令狐冲是金庸所著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主人公,是广为人知的一位大侠,其身上体现出来的少年侠气,尤其是在面临困境的极端情况下做出的选择,看似“愚”不可及,实则充分彰显了其个性中的难能可贵之处,在成就令狐冲这个小说人物的同时,也给现实中的人们做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的最后几个年头里,中国的企业无一例外地在一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伟大变革中经受空前的考验。考验的结局命运使人想起莎士比亚笔下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是生还是死?  相似文献   

11.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哈》剧中奥菲利娅和《黄色墙纸》中“我”的女性形象进行平行比较研究,解读男人等下的女人,女人笔下的自己的境遇状况。通过分析两位女主人公觉醒、反叛及追求独立的过程,探索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女性主义特征的共性与差异。他们或者选择死亡、或者选择疯狂来解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体现了她们对父权制社会以及代表这一权威的男性话语的憎恨与不满。  相似文献   

12.
求实     
审计工作难.做为一个带着孩子的女审计工作者要干一番事业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要撇子离夫千里迢迢去求学呢?我们的女主人公为了改变人们的世俗观念,为女同志争一口气,无时不在奋斗着,追求着。  相似文献   

13.
《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富盛誉的小说作品。在哈代的笔下,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善良、纯朴、自爱、自强的农村姑娘。本文从苔丝性格的复杂性入手,讨论了苔丝命运悲剧发生原因,指出苔丝命运的悲惨结局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新远见》2011,(1):13-13
在金庸先生“被去世”,渑池县煤矿瓦斯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微博上流传着一句话“金庸没死说死了,一堆人辞职。矿工死了说没死,一堆人没事”。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却击中当下时事的要害,于是一语风行。  相似文献   

15.
词人黄霑     
何映宇 《财会月刊》2008,(10):83-83
黄霑和金庸、蔡澜、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他写过一本超级畅销的书叫《不文集》,1983年结集成书以来,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重印了62版。其重印次数之多,甚至超过了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该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相似文献   

16.
求学     
求学□吴成行审计工作难,做为一个带着孩子的女审计工作者要干一番事业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要撇子离夫千里迢迢去求学呢?我们的女主人公为了改变人们的世俗观念,为女同志争一口气,无时不在奋斗着,追求着……出生仅六个月的女儿慧慧在父亲怀里哭了。“哄哄吧”。丈夫不...  相似文献   

17.
毕业典礼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5,(20):118-118
一个男人,走起路来肩膀高低不平,却让人感到安稳路实。一个将近八十岁的男人,普通话说得磕磕巴巴,却被人屏患静听。这不是金庸笔下隐身世外其貌不扬身怀绝技的武学耆宿。我跟李嘉诚距离最近时不过三米, 受其灿烂笑容感染,亦张嘴傻乐,久而不觉下颚困乏。2005年9月25日,李嘉诚从香港专程赶至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2005年长江商学院EMBA/MBA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相似文献   

18.
王世卓 《活力》2011,(11):197-197
凯瑟琳·安·波特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她的小说《盗窃'以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美国经济危机为背景,女主人公与朋友、爱人和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的交流,展现了她在与人交流沟通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迷失。  相似文献   

19.
蔡琳  崔波 《价值工程》2011,30(31):135-136
"逃遁"是美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美国文学中以"逃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异彩纷呈。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利·费恩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是美国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逃遁者形象的代表。本文试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两部作品中主人公形象、逃遁原因及作品的现实意义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以展示美国文学中的"逃遁"主题。  相似文献   

20.
邝山子 《企业导报》2014,(11):186-186
本文首先分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一书中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实现者的任务形象;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中国古典戏剧《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相比较,进一步分析能够让达吉雅娜产生这样性格特征的文化背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读者对达吉雅娜的形象进行再认识,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