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青苔,一种丝状绿藻。春季温暖时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一样附生池底,颜色深绿。当大雨过后,天气晴好,水温合适,青苔就大量繁殖,好似罗网悬张于水中。衰老时变成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手感光滑。 青苔对对虾养殖有利的一面是一是青苔本身可以作为养殖对虾的饵料,对虾从小苗  相似文献   

2.
正青苔多发生于春季及初夏,只要温度适宜,几个晴天内就会大量生长繁殖,形成团团乱丝而占领水体空间。一、青苔发生的原因青苔在水温5℃时就可以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由浅绿逐渐变为深绿。水温升到10~15℃时,在晴天,光照强透明度高的水体,青苔就会大量繁殖。而青苔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35℃。除温度  相似文献   

3.
正一、了解青苔青苔又称青泥苔,是水产养殖池塘中丝状藻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青苔多在水温5℃时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般附着在池底,颜色由浅绿逐渐变为深绿。若天气晴好,光照强,透明度高,水温在10~15℃时,青苔就会大量繁殖。青苔衰老或死亡时呈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或黄色,手感滑腻,不易捞除,极易败坏水质,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只有对青  相似文献   

4.
<正>一、养蟹池塘中早期青苔泛滥1、现象。蟹池早期会出现青苔(丝状绿藻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等)大量繁殖的现象。初期藻体颜色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以后渐变黄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养殖的旧池塘,都会因为青苔的过度繁殖而苦恼。在温度适宜时,养殖塘中的青苔生长繁殖较快,用药防治,易对池塘中  相似文献   

6.
<正> 鱼池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它不仅消耗鱼池水中的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使池水变瘦;而且当鱼苗游入青苔时,往往被乱丝缠死。因此,对鱼池中的青苔。必须有效地进行杀灭。杀灭鱼池青苔,最好在鱼苗放养前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是对河蟹养殖生产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敌害生物,一旦管理不善,将给河蟹养殖生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广大养蟹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养蟹者参考。一、青苔滋生的原因春季水温回升至10℃以上时,青苔于蟹塘浅水处开始滋生。青苔滋生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8.
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通称。虾池中出现的青苔大多是在肥水时浮游藻类未及时生长,水体透明度大而使得丝状藻类大量繁殖。青苔如不及时处理,大量施肥均被青苔吸收而使得水体始终清澈见底,导致对虾难以正常生长。一、青苔的危害1.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营养盐类,使虾池中有益藻类如硅藻、绿藻没有营养而不能繁殖成优势种群,水质清瘦。2.青苔大量繁殖覆盖住池底,对虾尤其是刚放人的虾苗会被藻丝缠住影响其觅食而降低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正>青苔,又称青泥苔,是转板藻、双星藻、水绵等丝状藻类的总称,它喜欢在富含有机物但水体能见度较大的静止的小水体中生长繁殖。初发时着生在水底,长成后漂浮于水面形成碧绿色的漂浮藻团。初春连绵雨期过后,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青苔的细胞分裂繁殖特别快,特别是在pH值8.0-9.5的碱性水体里,经过2-3天  相似文献   

10.
<正>在虾蟹养殖池中春季很容易长出大量青苔,某些名贵鱼类的鱼苗和鱼种在小池塘精养时也容易发生这种现象。一方面青苔会争夺其他藻类生活空间,并消耗池塘水中的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使得池水变瘦,溶氧偏低;另一方面,当鱼、虾、蟹苗游入"青苔"时,容易被乱丝缠死。  相似文献   

11.
<正>青苔是一种丝状藻类。幼体时多营附着生活,在水下面生长,成长时大多飘浮水面,通常大量存在,丝状体互相缠绕,形成碧绿色的漂浮藻团。绝大多数种类喜生活于有机物丰富的静水中,水温14-22℃最适宜。螃蟹养殖池塘常因青苔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消瘦,阻碍水草生长。等到高温天气又开始迅速死亡,造成水质恶化,破坏水草生长,同时给螃蟹养殖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避免青苔带来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中的青苔是丝状绿藻(特别是水绵、刚毛藻、水网藻等)的总称,其生长早期如毛发一样附在池底,呈深绿色,青苔衰老期则会变成棉絮状,漂浮于水面,手感滑腻。青苔一方面会争夺其他藻类生活空间,并消耗池塘水中的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会使池水变瘦,溶氧偏低;另一方面,当小龙虾、蟹、鱼苗游入其中时,往往易被苔丝缠绕致死……  相似文献   

13.
<正> 青泥苔又称青苔、绿色水绵,它是一些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青苔又分沉水青苔和浮水青苔。在虾蟹养殖特别是河蟹大眼幼体大棚培育豆蟹过程中,青苔繁殖力最强,生长也很快。对大眼幼体及一二期幼蟹危害极大。如果用药防治,弄不好就会对虾蟹苗造成毒害。尤其是对刚蜕壳的虾蟹软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笔者因工作关系走访一些水产养殖专业户,发现他们很注重细菌性和病毒性鱼类疾病的防治,却忽视了植物性敌害对鱼类的危害,因此影响了鱼类的生长。这里介绍四种常见植物性敌害与防治方法,希引起养鱼户的关注: 一、甲藻 鱼池中的甲藻大量繁殖时,在阳光照耀下呈现红棕色。裸甲藻呈蓝绿色。幼鱼大量吞食甲藻后,会使鱼类中毒而死。当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应立即换水。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7克全池泼洒,能有效地杀死甲藻。 二、青苔 青苔是一种丝状绿藻,多生在鱼池的浅水处,春暖时开始生长,早期像毛发  相似文献   

15.
<正> 春夏季节是春苔、有害藻类易发生的时期,青苔是丝状绿藻(双星藻、转板藻和水绵)的总称,开始是在浅水底处萌发生长,渐渐蔓延开来,严重时像一张巨网布满整个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变成棉絮状,漂浮水面,尤其晴好天气光照充实,水面随处可见,俗称“油青苔”。青苔的大量生长,消耗水中营养物质,至夜间大量消耗氧气,引起池中缺氧,虾蟹苗易被缠绕,降低成活率。有害藻类主要是指不易被鱼虾食用的微囊藻,大量繁殖生长时,池塘表层漂浮着一层油绿色,俗称“水华”。其对鱼虾蟹的危害更  相似文献   

16.
<正>青苔危害在养殖过程中时常发生,以春季和夏天最为流行。池塘长了青苔,采用人工捞除费时费力,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实为水产养殖的一大心腹之患,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青苔有一个全面而又彻底的认识和了解。青苔在虾、蟹池内大量繁殖,其主要危害  相似文献   

17.
鱼塘青苔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苔是一类丝状藻类,常见于鱼苗池中,成鱼池有时也有发现。青苔在池塘中大量繁殖时会使池水急剧变瘦,从而影响鱼的生长。常见的丝状绿藻为水绵,一般春季水温上升时开始萌发,逐渐长成。鱼苗或小鱼种一旦钻  相似文献   

18.
正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水网藻、双星藻、转板藻等绿藻以及微囊藻、囊球藻等蓝藻的通称,是一种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小龙虾养殖池塘或稻田的水环境非常容易生长青苔,但很多养殖户不重视,从而错过防控良机,以致泛滥的青苔缠绕小龙虾幼苗并与其竞争营养和氧气,影响生长甚至死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极大损失。因此,特对小龙虾养殖中青苔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正>青苔能附着在对虾、蟹的颊部、额部、基关节及鳃上,使虾蟹活动困难,很少进食,严重的堵塞进出水孔,导致窒息死亡。青苔是由蓝藻类在鱼虾蟹池中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它既消耗鱼池中的溶氧和营养,同时严  相似文献   

20.
<正>一、青苔发生的主要原因1.对虾池冬季存有积水,开春没有排干水,就进行清池、消毒。2.放养虾苗前纳水,没有肥好池水,致使池水过清引起,当对虾池出现青苔大量繁殖现象,其采取的主要补救措施有:(1)当未放对虾苗而出现大量青苔,可采用硫酸铜全池泼洒进行杀灭,用量为0.7~1mg/L,或每亩用草木灰80kg盖在青苔泥上,使它得不光照而死。(2)放养虾苗后,尽可能抬高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