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黄南藏族自治州反假货币网络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打假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制贩假币的犯罪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假币犯罪也出现了新的特点,诸如利用高科技制贩假币,假币流通开始向偏远农村和牧区蔓延等,可以说人民币反假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一、基层央行反假货币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组织机构不健全。基层未明确成立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基层人行包办了反假货币联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反假币斗争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假币并没有完全消除,仍有相当数量的假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特别是广大农牧区已经成为犯罪分子使用假币的重点地区,农牧区反假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海北假币流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反假币斗争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假币并没有完全消除,仍有相当数量的假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特别是广大农牧区已经成为犯罪分子使用假币的重点地区,农牧区反假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海北假币流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虹  魏永军 《金融博览》2014,(19):58-58
为了构建农村反假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反假工作深入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在理念层面,要用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统领农村反假货币工作,把在农村大力开展反假货币工作作为当前保稳定、促民生和建设新农村、服务“三农”重要思想及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主要措施,实实在在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7.
假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屡屡出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商业银行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机构,在反假币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假币制造、贩运手段更加隐蔽,制作技术不断翻新,商业银行反假人民币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对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反假货币活动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的反假工作得到逐步加强,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是农村金融机构假币收缴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
发行和管理人民币流通是人民银行法定职责,优化人民币流通券别结构是人民银行履行职能和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总量不断扩大,市场流通中现金持续增加,现金流通中券别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更好地调剂民族地区人民币券如结构,优化流通环境,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民族地区人民币券别调剂工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反假货币工作形成了一个全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对做好防范、打击假币犯罪活动,遏制假币发展势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各成员单位作用发挥的不尽理想,人民银行在此项工作中上演着"独角戏",本文对如何发挥反假货币联席单位作用,引导各相关部门自觉参与,完善考核制度,提升履职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师波 《中国金融》2001,(8):39-39
近年来,河北省反假币工作联席会议在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领导下,从维护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反假币宣传工作规律,不断拓展宣传途径,深化宣传内容,组织辖内各金融系统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现行惠民资金现有发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拓展国库服务的民生视角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反假货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反假币宣传主体单一性和工作系统性之间脱节。虽然当前基层各地普遍建立了反假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但运作效果欠佳,导致多数反假宣传成为金融部门的“独角戏”。二是宣传时间阶段性和工作长期性之间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硬币造假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发案率居高不下,反映出反假硬币工作形势较为严峻,广大群众反假硬币意识较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当前假币在农村非法流通的特点和原因,提出在农村建立反假币长效机制,确保人民币在农村市场正常流通,以切实维护农村地区的金融稳定,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假币不仅扰乱社会、经济金融秩序和政策,而且损害国家货币的信誉公众利益。作为经营货币特殊企业的银行,如何履行职责和义务,扎实做好反假币工作,是基层农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基层行反假币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假币在农村蔓延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自发行以来,国内外不法分子采取各种手段破坏人民币的犯罪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假币也日益增多,尤其在农村广大地区制贩假币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货币流通秩序,损害了人民币的信誉和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假币蔓延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反假币工作的难点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反假货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一)流通领域假币问题十分突出。2000年至2003年。全国商业银行柜台人员每年收缴的假人民币面值均在数亿元以上。其中广东、浙江、河南、广西、安徽、云南6个假币案件高发省区每年收缴假人民币数量均占全国收缴总量的60%。以上。2004年,假币案件上升势头很猛,重特大案件连续发生。1至6月,全国商业银行收缴的假人民币面值已接近往年全年收缴数量,假人民币案件和假币收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反假货币宣传的局限性。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布署的年度宣传月活动,宣传时间较集中,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宣传人员也非专职人员,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宣传培训。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组织下开展反假货币宣传,与其工作效益和业绩考核不挂钩,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受以上因素影响,依靠金融系统扩大反假货币宣传范围的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反假货币作为维护人民币流通安全的重要工作,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为了正确把握反假货币工作环境,维护人民币良好信誉,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各地市的反假货币工作进行综合评析,认为反假货币工作的整体水平由社会综合环境、人民生活综合水平和消费意识以及反假货币工作信息传播水平共同决定,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区域内反假货币工作重点,指明各地市的反假工作重点方向,为反假货币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