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磊 《云南金融》2012,(6Z):72-73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日趋明显,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为安徽金融业整体发展增加了生机与活力,地方金融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形成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实际运行中,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要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建立健康稳定的地方金融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金融体系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安徽省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安徽省地方金融体系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磊 《时代金融》2012,(17):72-73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日趋明显,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为安徽金融业整体发展增加了生机与活力,地方金融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形成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实际运行中,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要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建立健康稳定的地方金融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金融体系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安徽省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安徽省地方金融体系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代贝 《北方金融》2023,(12):62-65
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已成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在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保障地方金融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地方金融组织统计有助于刻画企业监管画像,推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本文分析了地方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组织统计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当前影响地方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组织形成合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新时期地方金融组织统计助力地方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地方财政学》课程在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比较目前国内不同版本的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异同,总结了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的沿革及其基本框架,指出目前我国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体系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我国为刺激经济发展于2009年发行了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本文从经济学的维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券面临的各种发行风险,并提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风险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方气象部门是我国气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不断加强地方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地方人民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地方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地方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玲玲 《时代金融》2014,(7Z):53-54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我国财政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理论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和资料,说明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和特点,阐明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包括债务规模扩张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释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及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定义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阐述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常用方法。最后给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我国财政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理论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和资料,说明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和特点,阐明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包括债务规模扩张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解释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及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定义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阐述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的常用方法。最后给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某一国家中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我国为刺激经济发展于2009年发行了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本文从经济学的维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券面临的各种发行风险,并提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风险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浙江地方银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谓"地方银行业",有两层内涵,一是"地方",二是"银行业"。"地方"既是空间和区域上的概念,但实际上强化的是"地方法人的范畴",即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在浙江本地,具有地方税收属性、地方业务属性和地方管理属性。"银行业"既是金融业态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放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发达国家发展地方经济和地方公益事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因此,有选择地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正当其时。本文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电脑》2014,(1):87-87
近几年,随着业务的蓬勃发展,很多地方农信社转成了农村商业银行,加上以前的城市信用社转换成的城市商业银行,全国有上百家地方商业银行,从而构成了国内地方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规范和指引,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地方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信息化系统,因此,在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地方银行的灾备建设、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就提上了日程。那么,地方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和挑战都有哪些?2013年11月13日,赛门铁克邀请了多家行业媒体,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地方金融的历史起点不同,发展模式各异,但世界各国普遍都很重视发展地方金融,并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点的地方金融体系,为我国地方金融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深入比较分析了美国、德国地方金融业在体制模式、市场定位、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异同,从理论上探寻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地方金融业的特点,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仅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了资金,极大的推动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且,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促进经济回升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的快速膨胀,其所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探索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体系奠定基础,从而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在地方政府融资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地方税制结构及地方税收规模的基础上,论述了优化地方税制结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具体阐述了优化我国地方税制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土地出让为地方财政带来了极其丰厚的收益,在短期内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管理和运用这部分资源型财政收入中,绝大部分地方政府表现出明显的"赌徒行为"特征,使地方经济发展过热趋势不断加剧,成为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钱昕黎  盛朴 《现代金融》2010,(12):33-34
一、地方政府融资状况及需求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扩内需、保增长"系列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挥了主导作用,缓解了地方财政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财政出资实际担当了主导性角色,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15年新预算法的施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前门"已被打开,数百只地方债券已经进入债券市场。但新预算法是否真的增强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一直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不存在折价或溢价,因此其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是衡量地方债券市场化程度的主要指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新预算法作为虚拟变量与地方债发行利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新预算法的施行确实影响了地方债券的发行利率。在对2015年前后发行的地方债券分别进行回归的情况下,对比地方债券特征变量与地方债发行人特征变量的显著性变化,发现除地方债券的发行量外,其他变量在两次回归中均显著,而地方债券发行量在新预算法实施后对地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变为显著的正向,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在新预算法实施后有了一定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稳步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但根据6省市的试点经验,目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在工具配套方面面临较大的制约。为更好地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具面临的不足和挑战,指出了丰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具箱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对未来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具的创新进行了设想,同时对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环节,识别、量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做好风险化解工作的前提。本文从地方性债务的现状出发,对全国31个省级区域,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223家地级市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进行了统计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信用评分模型,并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资质进行了排序,为衡量地方政府对地方融资平台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支持能力和信用评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