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棘又名酸刺、醋或里刺。是胡颓了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带有粗枝刺。树叶茂密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是荒山造林改良土壤和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所以开发引种沙棘资源是加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河化耕地治理的一个极其有力措施及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沙棘浑身都是宝。沙棘果呈黄色或桔红色,味道酸甜,含有全面的营养成份,维生素A、C、E、K的含量几乎居一切果蔬之冠,其中维生素C含量竟是猕猴桃的2.7倍。沙棘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富含油脂.这种油脂是各种生命活性物质的浓缩物,在现代医学中有广泛用途,可抗辐射、抗疲劳、增强肌体活力,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沙棘果实有广泛的食用价值,沙棘酒清脑清心.沙棘汁是一种健身饮料,还可以制成果酱、果片、果冻、果晶等。  相似文献   

3.
沙棘造林技术,包括苗木管理、造时林时间选择、立地条件、栽植技术、平茬复壮、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沙棘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青海沙棘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粗略的谈了一些今后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5.
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我国目前已建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数量占各类自然保护区的1%,而面积却占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5%,是一种被认知、划分和建立较晚的自然保护区类型,也是保护和发展难度最大的一种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08,(7):37-37
“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荒漠化的真实写照。通过“生态草”建设工程,经过8年的艰苦治理,这里41万公顷荒漠重新变成了绿洲,当地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新药沙棘干乳剂和常见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慢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对照治疗。结果沙棘干乳剂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6%。结论沙棘干乳剂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保护胃肠黏膜。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对城市化生态作用的片面理解,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论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解决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问题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城乡生态系统耦合作用、生态极等概念以及实施此区域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只要昭通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资源,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就会普照乌蒙山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及宫颈糜烂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轻度宫颈糜烂总有效率96%;中度宫颈糜烂总有效率95%;重度宫颈糜烂总有效率80%。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对宫颈糜烂的治疗具有应用方便、作用直接、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森林害虫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森林昆虫综合管理的观点出发,害虫这一术语是以人为中心定义的,缺乏生态学的概念。本文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害虫与资源昆虫的关系,认为害虫与资源昆虫的概念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对森林害虫进行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是双重性的。森林害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员,当它们被人类利用时,它们又成为资源。无论是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还是从资源利用的观点来看,对森林害虫的开发利用都应遵循生物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仲伯  李万 《经济地理》2000,20(6):101-105
本文把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在对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管理水土资源的设想,以促使在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能够按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匹配与组合,协调水土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Strengthen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epening rural reform,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put, and promoting a more stable and higher-speed growth of peasants' income, all of these are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not only economic problems, but also important political problems. And they constitute an urgent and arduous task that we meet, and need a long time to be conquered. Under the present ne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we shoul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hilosophy,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build up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which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progressing coordinately.  相似文献   

14.
胡细英 《经济地理》2007,27(4):625-628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鄱阳)湖关系,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建立了湖区农业生产的新格局。文章从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出发,针对鄱阳湖区农村经济特点,探讨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工业化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繁荣现代服务业是湖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增长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这对矛盾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从而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从自然观演进的角度,分析不同阶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观特征;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生态自然观是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的一种理想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观,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实践形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静波 《经济地理》2005,25(5):745-748
郴州市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大市,其水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且特色鲜明。在对水体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规划水体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加强保护、打造水景旅游精品景区、开辟水景旅游专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7.
矿产开发中伴随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对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区域发展进行补偿。但补偿依据、原则、主体等如何确定?经济学理论为其提供了阐释。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强调: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强化了其相对稀缺性,通过资源合理定价可以起到保护资源的目的;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理论认为:资源、生态环境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为之付费;外部性理论解释了资源开发区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与全国范围内的外部经济现象,指出生态环境补偿、区域补偿的责任主体;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要求企业规范开采行为以维持资源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通过资本转化保持区域总财富不减少。  相似文献   

18.
在西部大开发中,农业开放是基础,而水土资源则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和希望,西部大开发应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为核心,以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为重点,本文从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质量、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民居旅馆的开发与经营初探--以桂林阳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雨萍  李肇荣 《经济地理》2005,25(3):418-421
乡村民居旅馆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为满足城市居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需求而出现。文章通过对阳朔乡村民居旅馆的的实地调查与了解,分析了其乡村民居旅馆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开发与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海洋开发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美荣 《经济地理》1999,19(3):87-9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开发在福建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置。本文从海洋综合开发高度,考察福建海洋开发的优劣势和开发现状,探讨促进和规范福建海洋开发的问题,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