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招聘是当前大中型企业招聘人才的重要途径,企业在招聘中往往存在把握不好招聘关键点的现象,本文通过新员工元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以达到提到校园招聘的针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胜任力的人才选拔是将胜任力理论与模型应用于人才招聘选拔,目前,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章探讨了胜任力引入民营企业高管人员的选拔模型和进行胜任力测评的方法,旨在为民营企业选拔高管人才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断的向世人证明,在员工的绩效创造过程中,员工是否具有胜任其岗位工作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对于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越来越要求重视对员工素质的测评。胜任特征模型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人进行科学地评价、分析、鉴定的技术和方法之上,它的实际意义显而易见。中小企业通过素质模型的建立,为人才招聘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标准,在遵循有效的招聘甄选决策的同时,提高了企业招聘人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左国舟  胡辉 《价值工程》2012,31(5):157-158
工作胜任力的测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和选拔工作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胜任力不确定性的定量研究不多见。本文从随机模拟的角度出发,以铁路信息化领域的IT架构师工作胜任力的测评为例,介绍了Crystal Ball软件在工作胜任力测评中的应用过程,为胜任力测评的实践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生就业目标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探索和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随着人才测评技术引入以及在企业招聘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入人才测评技术的实践,尝试研究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引入人才测评技术全面提升和改进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膏争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骨干人才招聘甄选的双匹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企业甄选骨干人才面临的困难,提出职位匹配与组织匹配、完全匹配与边缘匹配的双匹配甄选理念,阐述运用这一理念,通过简历筛选、职位胜任力测评、组织适应性评判和深度背景调查来提高招聘甄选的质量和效能。  相似文献   

7.
顾杰  黄娟 《企业活力》2011,(9):63-67
甄选大学生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测评结果,可以为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霞 《活力》2024,(3):187-189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非常关键;对于招聘方而言,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优质人才的招聘工作是一大难题;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在校园招聘中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和企业至关重要。要想实现三方共赢,就需要合理应用人才测评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测评技术的隐藏功能。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人才测评技术的内涵、重要性、实际应用,其次围绕数智化背景下人才测评在校园招聘中的问题展开详细分析,如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测评技术人员、岗位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测评结果应用不深入等,最后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曹建佳 《企业研究》2012,(15):60-61
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将人才测评技术运用于岗位的胜任力评价、人员的发展潜能评价、聘用与晋升的选择性排序等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便于组织做出更准确、更高效的人事决策。本文就以人力资源经理岗位为例,探讨如何运用人员测评技术对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进行科学测评。  相似文献   

10.
隋建华  张芳丽 《企业导报》2012,(21):182-183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是企业解决人才招聘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基点来说明胜任力模型在企业员工招聘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庄勇  黄珈庚  彭博 《人力资源》2007,(16):37-42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校园招聘活动的热度也在逐年升温、越做越大,除了引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外,企业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品牌营销推广成为另一重要目标。如何充分融合校园招聘的人才吸纳和品牌营销功能,如何将校园招聘打造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子品牌,如何在大学生心目中建立并维护企业的雇主形象成为校园招聘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要成功,雇佣优秀人才很重要。尽管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员工胜任力模型,但是胜任力模型在我国还是一个时髦的名词,真正能够将其成功应用到具体管理活动中的企业屈指可数。以下为企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应用胜任力模型进行成功招聘的方法,并探讨如何正确对待招聘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不能仅凭应聘者的简历来判断其是否胜任某职位。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为组织人力资源的人职匹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大大提高了招聘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校园招聘,岂能泛泛而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乔 《人力资源》2012,(9):48-51
随着人才测评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才评价已经从粗放式应用进入精细化测评时代,即便是在校园招聘这种强调速战速决的情境下,流于形式的“泛测评”也只会白白耗费时间和成本。能否在每年一度的人才争夺战中招揽到能力素质达标的毕业生,关键还要取决于对人才测评方法的深入把握和精准运用。  相似文献   

15.
眼下,新的一批大学生即将开启大学生活。这些新生中,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在未来成为企业眼中合格的麾下之兵,不仅要靠学生多年的自我修炼,还要看企业HR能否在未来纷乱的校园招聘中慧眼识珠。作为企业人才的源头,校园招聘不仅是企业人才争夺的首个战场,更是企业建设良好雇主品牌的绝佳契机。从校园宣讲到筛选简历,从测评技术到人岗匹配,校园招聘曾是企业施展浑身解数的一个大舞台。  相似文献   

16.
e化人才测评     
赵燕斌 《人力资源》2007,(10X):58-61
当前,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将人才测评技术运用于人员的基本素质及岗位胜任力评价、人员的发展潜能评估、聘用与晋升的选择性排序等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便于组织做出正确的人事决策。但是,传统的人才测评既费时又费力,而且随着被测评人员数量的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招聘体系重在关注对应聘人员的经验、知识、技能等表面因素的考察,忽略其潜在动机及未来发展潜力,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体系能在这些方面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本文首先阐述了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内涵,比较传统招聘与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的区别,指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招聘体系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体系,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员工内在素质与岗位的高度匹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在对国内学者关于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熵值法VIKOR算法纳入到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测评的环节中来,并基于实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VIKOR算法对职业经理人胜任力进行可量化的测评。熵值法VIKOR算法在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测评中的应用为企业科学的甄选人才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胜任力概念的人才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员工进行基于胜任力概念的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为企业的人员选聘、任用、调配及培训提供比较客观、可靠的依据。文章介绍胜任力特征在构建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应用,帮助企业根据工作岗位或任务要求来确定人才的素质范围、角度和程度。  相似文献   

20.
企业要成功,雇佣优秀人才很重要。尽管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员工胜任力模型,但是胜任力模型在我国还是一个时髦的名词,真正能够将其成功应用到具体管理活动中的企业屈指可数。以下为企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应用胜任力模型进行成功招聘的方法,并探讨如何正确对待招聘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