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文章选取了2002-2006年度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指出我国的股权制衡和董事会独立性现状,并对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股权制衡可以抑制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董事会独立性不能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
研究钢铁类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选取2012年钢铁类上市公司代表作为样本,筛选出公司规模、负债程度、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监事会规模、股东董事会独立性、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9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并以信息披露水平为因变量,经过实证研检验发现:上市公司的规模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最大,其次是股权集中度,最后为所有权性质,其他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资产减值视角下盈余管理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悦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25-27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导致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误导投资者,危害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因此必须加以控制。以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和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关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对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治理过度的盈余管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4.
丁源 《商业时代》2011,(17):56-57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上2006年106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流通股规模和董事会的勤勉程度与其审计定价正相关,但是独立董事比例和股权性质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5家高管舞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股权集中度和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高管舞弊行为显著正相关。造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舞弊行为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的缺陷,治理上市公司高管舞弊行为,应重点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11—2012年度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选择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并选择股权性质、监事会召开次数、董事会召开次数作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特征变量,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较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水平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性,但是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监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质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江晏时  周莉 《现代商业》2014,(24):267-268
本文选定656家2011-2013年持续经营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这三大方面探讨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性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其中,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高管薪酬与财务风险均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高管持股比例与财务风险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0-201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重点依据股权性质分组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风险承受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占绝大部分,其中私人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稍大于国有控股企业;我国私有股权控股上市公司风险承受大于国有股权控股上市公司;公司盈余管理与风险承受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在私有产权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赵敏  甄颖 《财经论丛》2008,42(1):71-77
本文重点考察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具有扭亏为盈、洗大澡动机的公司进行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金额和幅度高于其他公司;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最后一年(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与2004年和2005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私募股权投资入股期限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数据不易获得,国内在该方面的全面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2003~2011年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不同期限私募股权对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发挥正面的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其中,长期私募股权投资能够抑制正向盈余管理,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而短期私募股权投资抑制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有越演越烈之势,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规模、董事会独立性等因素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的影响,最后总结论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对于公司盈余来说,具有明显的调节管理效果。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相较于旧会计制度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更为审慎与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在方法处理上计量操作不够明确的界限难题,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值对象模糊化问题,本文基于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变革前后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比较分析,明确了现行制度在控制盈余管理行为方面仍然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13.
特殊的行业背景和发展特征,使农业类上市公司治理面临好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运作效率,影响着公司经营绩效。以50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视角出发,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农业类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治理效应整体较弱,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存在并没有缓解这一问题。而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经理兼任、高管薪酬激励等与公司绩效均无显著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对董事会规模、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选用2011至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修正的Jones模型测度盈余管理水平,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基于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探究企业董事会规模对盈余管理行为及审计意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股利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004-2009年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的角度,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对股利分配具有负向影响,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对股利分配具有正向影响,该结论对规范中小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2011年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及股价波动情况。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公司当年的股权集中度、每股净资产与盈余管理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盈余管理行为会造成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从而达到降低行权价格的目的。此研究结果丰富了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之一就是盈余管理.本文以2065家深、沪两市2010~ 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属性视角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越集中,大股东越容易操纵应计利润.国有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而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流通股比例大幅度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制造业公司在上市资产减值中的影响程度。通过对2013年和2014年49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小,受盈余管理因素影响较大,表现为连亏两年企业存在"大清理"行为;亏损企业高管的变动会导致当年计提增多。但是企业首亏当年资产减值准备并未有太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谷晓琳  张鑫 《商业会计》2015,(8):79-81,111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重要目标始终是夯实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然而现实中却时常被上市公司作为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亏损上市公司尤为严重,而且动机不同对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影响程度也不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现:亏损上市公司披露的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亏损上市公司中,存在扭亏动机的公司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比正常盈余公司要低,但是大清洗动机的价值相关性却显著高于正常盈余公司。  相似文献   

20.
高管薪酬激励是公司治理中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以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并就这些因素与高管薪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高管学历、地区和行业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而董事会规模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