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家心灵的“能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中外管理》2010,(6):115-116
有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家的压力全球最大!面对世界级的"阻力",请先把自己这辆汽车的油加满!  相似文献   

2.
3.
项兵 《企业文化》2009,(12):13-14
要想赢得世界的真诚认同和真心尊重,不仅要改变创造财富的方式,而且要改变使用财富与处置财富的方式。在财富使用与处置上要有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企业家真正的财富?在一片有关中国企业家财富排行榜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相关事件的声浪中,这个问题显得是那么孤独,极易招人白眼:这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企业家的财富不就是他们口袋中的钱吗?  相似文献   

5.
能否实现从单一规模到有效规模、从经营产晶到经营价值、从野蛮成长到文明成长的转型升级.是中国企业能否持续做大做强的关键。而成功的难点是企业家自我超越与领导力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欣然 《上海质量》2003,(9):50-50
福布斯来了,在APCE上海之后,在上海赢得世博会主办权之后,在上海刚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潜力的企业家城市"之时,在上海正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到着眼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转变中.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令人鼓舞,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脆弱性,看到中国经济作为新来者,竞争的根基其实并不牢靠。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激情的同时,还需要“冷静的脑”。这一点,对于企业家们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刘天池觉得企业家基本上都属于"唯有用论者",做什么事都在问结果。但她也断定企业家是感性动物,理性乃后天习得刘天池拉下了窗帘,摁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插曲的播放键,在排练厅里,人们陆续躺了下来。一个房间里,通过这种方式,她让一群身价动辄过亿、年过三四十的企业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从生意场上的种种面具下走出来,回到"赤身裸体"的灵魂,想起业绩之外一些更重要的被遗忘的事。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自己的照片,让他们看着那张年轻的脸庞,坐下来,一笔一画地为自己写下"遗书"。  相似文献   

9.
张维迎 《经济界》2010,(2):23-24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中国过去30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一个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励炼成熟的过程。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明白中国企业家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可能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研究,企业家精神包含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这些改革措施的实现,关键是人,靠企业家去组织实施。因此,企业家的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改革的成败。企业家除了要有精明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和开拓创新精神外,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注重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才能在职工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企业家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来源于企业家本身…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研究,企业家精神包含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赚大钱的是“大”企业家,捐大钱的是“伟大”企业家。做大官的“称作”大人物.做大事的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14.
“过去12年问,共有1882位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其中‘问题富豪’有23位,18位如今仍在狱中。”这是胡润在《2010中国富豪特别报告》上的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与企业持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企业家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关键,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家将其核心价值观通过规章制度内化为组织文化,并与物质资本结合最终来表现物质文化形式——产品。另外,企业家通过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精神的实现是企业家个体素质转化为企业素质的过程,它通过企业家个人理性权威的建立和对企业进行职业化和制度化的经营和管理来进行.同时,这种转化又必须依靠合适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来保证,是个体转化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优化配套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国际上在华人社会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具有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台湾有被西方称为经营奇才的王永庆;香港有李嘉诚、李兆基;美国有王嘉廉、杨致远,还有以前的王安等。就是在南洋,华人总人口所占比重虽然很小,但在企业界,70%-80%的企业家都是华人。也就是说,从中国文化传统、个人素质来讲,并不是不具备成为企业家的潜在可能性,那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成长不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