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市场上,"大国"和"小国"的贸易行为有根本差别.从"大国"和"小国"的贸易模型入手,以我国小麦贸易为例,利用格兰泽尔因果关系模型对中国小麦进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进行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小麦进口是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变动的原因,中国是国际小麦市场的"大国"之一.  相似文献   

2.
卜林  赵轶薇 《保险研究》2023,(3):87-104
本文通过整合省级粮食进口数据并构建粮食安全指标体系,从中国粮食供给侧进口端出发,探究粮食进口规模、粮食进口价格和粮食进口渠道的变化是否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并考察国内农业保障制度是否对该影响机制存在调节效用。研究结果表明:粮食进口规模的增加、粮食进口价格波动的减缓以及粮食进口来源国的扩展对粮食安全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财政支农和农业保险可以在粮食进口规模保障国内粮食供给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国家粮食自给率,助力我国粮食安全水平。财政支农负向调节了进口粮价波动对粮食安全的削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但农业保险尚不能起到降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食安全冲击的作用。在国内资源稀缺性和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约束下,本文为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升粮食市场国内国外双循环互促动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梅新育 《新理财》2012,(1):26-27
作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至少20年来,外贸数据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走势;而作为占全世界贸易额10%以上的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外贸又对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施加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的中国外贸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贸易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进口关税下降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商品进口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全球贸易中的进口大国。当前,我国货物进口贸易的主要特征是:进口以短缺能源、原材料以及关键设备为主,进口市场较为集中、进口与出口不对称,一般贸易进口和外资企业进口占主导地位。因此,应该通过转变轻视进口的观念,进口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完善进口税收,建立进口服务体系等措施,积极扩大进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粮食供给严重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土地资源紧张,粮食严重依赖进口。随着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贸易限制的增多,继续依赖进口面临危险,因此,农业“走出去”发展不失为一种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基础雄厚,不少企业利用粮食种子丰富、技术先进等优势,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速境外投资,积极参与全球多国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克服国内人口与资源矛盾,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巩固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的思想由来已久,中国是长期以来全球唯一只用外币结算的贸易大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出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风险,引发全球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也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2009年3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能源贸易的角度探讨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能源安全的内涵以及能源贸易对于能源安全的意义,并根据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选取了7个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对其石油进口依存度、进口集中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说明了我国的石油安全状况。本文得到结论认为尽管我国近年来石油进口依存度有所提高,但在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中仍处于中等水平:我国的石油进口集中度较低具备一定的抗风险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服务贸易第二大国,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当前,全球疫情蔓延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较大影响。订单延后或取消、运输受阻、消费需求萎缩、国际产业供应链断裂……都使期盼复工已久、准备"大干一场"的众多外贸企业遭受冲击。  相似文献   

10.
吴析  应韵 《云南金融》2012,(7X):217-218
我国业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发展状况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为寻求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析  应韵 《时代金融》2012,(21):217-218
我国业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发展状况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为寻求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众多生产和贸易型企业在购销大宗商品时,产生了价格锁定和杠杆融资的需求。同时,国内各商业银行近年来普遍看好贸易融资,并纷纷抢滩国际银行业的成熟大宗商品融资市场,视为新的增长点。大宗商品融资,简单地说,即银行围绕大宗商品贸易,充分利用大宗商品贸易的标准化、大批量、易变现、易控货、信用证结算、整船运输等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贸易融资整体解决方案。为厘清大宗商品融资的思路,本期约请了几位国际业务专家,探讨大宗商品进口融资的风险把控和业务模式,以及如何看待大宗商品贸易的信用证争议,以促进银行界和贸易界的深层次思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占我国CPI权重的32.79%。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快速增长,粮食进口对CPI的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粮食进口直接影响CPI指数;粮食进口通过产业链条影响下游企业成本进而影响CPI;粮食进口通过示范、替代和心理预期对CPI产生影响;外资通过粮食进口控制重要粮食品种进而影响CPI。粮价为百价之基,因此,必须优化我国粮食进口格局,努力避免外资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控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轻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CPI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粮食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大幅提高了国内的粮食自给率,不仅对平衡全球粮食供求、稳定国际市场价格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光辉 《中国外资》2006,(10):38-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国。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不断增长,对外贸易摩擦、倾销、反倾销频频发生,对外贸易环境趋于恶化。为了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目标,我们应该适时地推进出口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贸易大国,近年来中国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势头非常喜人。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为己任的国际商会也非常关注中国贸易活动的开展。多年来,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副主席张燕玲一直在国际场合积极呼吁,应重视巴塞尔系列协议对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所发挥的作用,并积极推动中国银行业高度关注相关监管规定对贸易融资业务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代蓉 《西南金融》2005,(5):36-37
进入21世纪,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新机遇,我国的各类企业必然要用跨越式的发展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竞争生存空间,制定全球大市场经营的发展理念。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资格审批的放宽,更多更新的进出口企业不断涌现,也带来了许许多多贸易的变化更新,使贸易的真实性核查难度增加,造成我国外汇管理中进口核销监管难的局面。现就进口项下的贸易变化与外汇监管难度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鼓励进口战略的实施.我国进口逐渐显出经济引擎的迹象。有关专家指出,进口和出口是一国通过国际交换实现国民收益最大化的两个环节,二者缺—不可;进口贸易主要通过6条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分别是推动出口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国内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声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为促进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我们迫切需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贸易平衡。近年来,我国进口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同时,资源进口上的种种失误也造成一些严重的亏损,部分企业的进口策略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用好钱(进口)可能难于多赚钱(出口)。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一组文章,与读者一起探讨我国企业的进口战略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开辟新渠道,制定新型规则与框架,中国应当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从贸易大国到规则制定者分析2014年大势,如果先从经济说起,第一件大事就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3月1日媒体报道:“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统计,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冠军,也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又一突破。改革开放35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中日贸易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具有进口替代、出口创造和进口引致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中日贸易效应后得出:短期内,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出口创造效应强于进口引致效应,但总体上却是出口创造效应弱于进口引致效应。对此,笔者针对日本对华投资特点及趋势加以了阐释,对如何充分发挥日本对华投资贸易效应和双边贸易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