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针对秦皇岛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如何利用企业生态学的共生共存、合作竞争、协同进化和整合机制,打造秦皇岛产业集群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乔志  滕颖 《价值工程》2009,28(1):36-38
中心-卫星式产业集群是处在一个区域内的系统,其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外宏观环境,也离不开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文中对中心-卫星式产业集群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根据内、外部风险的分类,分别对内、外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明确其危害性。在分类基础上,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基于AHP的模糊评估方法,提出中心-卫星式产业集群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使得中心-产业集群和政策制定者能够有效的评价集群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产业逐步向特定地域集中.由于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交替作用,产业集群成为介于市场与企业的组织模式.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在竞争中求合作、求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当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提高以后,如何促进当地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就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地理格局从产业集群转向创新集群,传统以地理距离为边界的区域发展格局被逐渐打破,中心与外围城市之间技术互补关系逐渐成为主导。本文运用技术复杂度和城市间技术互补指数对创新集群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进行重新识别,并对互补性技术体系下创新集群中心—外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创新集群中心—外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缩小的特征;中心与外围城市间技术互补促进了创新集群经济增长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创新集群中心—外围技术结构呈现从技术竞争向技术互补的转变,中心与外围城市技术竞争对创新集群经济增长收敛具有抑制作用;外围城市协同式创新水平和倾向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创新集群中心—外围技术互补程度。这些经验证据的政策含义是转变区域发展思路,实现从以地理半径为导向到以技术半径为导向的逐渐转变,增强城市间、都市圈与城市群内外部城市的技术互补,赋能创新集群中心城市,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实现城市间技术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组织进化的基本准则和目的是提高环境适应性和组织生存能力。在产业集群进化过程中,集群内企业种群间的竞争与协同是推动集群进化的主要动力。竞争使生存潜力最大,环境资源利用最充分的企业种群得以生存和繁衍。协同使企业种群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影响,在长期的相互适应过程中共同进化,以提高企业种群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竞争与协同促进了企业种群间的生存平衡和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进化。  相似文献   

6.
刘艳梅 《物流技术》2013,32(2):69-70
简述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及物流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竞争优势,指出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的格局。而区域物流产业又通过产业系统、竞争协同和资源协同等三个方面来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集群内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与服务供货商、相关企业及其它相关建设,使得企业内部与产业的生产力提升、增加创新的能力、刺激新企业的成型,形成产业在特定领域竞争成功的关键多数。产业集群效应有助于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创造产业甚至区域整体竞争优势。本研究通过提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提供贵州相关产业能通过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市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屈娅玲 《价值工程》2009,28(6):112-114
从产业集群协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属性,并结合产业集群协同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没有达到协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通过进一步分析没有达到协同的原因,指出决策或运作过程中信息缺乏与信息失真是协同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以协同为目标的信息共享是达成协同的有效途径。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的信息共享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自身的特点和信息需求,最后提出了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我国产业集群创新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然后阐释了协同创新在解决集群创新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集群的发展特点和协同创新的模式,指出了提升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空间模式,集群化的竞争优势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的产业集群。本文在产业集群的环境下,从产品供应链与品牌战略相结合的角度带动区域品牌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品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一种突出的经济现象,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集群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其所生产产品的知名度,产生品牌效应;另一方面,由于集群内部存在激烈的恶性竞争,使得整个集群的优势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集群内的企业由于生产产品的同质性,使得其在原材料的需求上具有共通性。通过采取协同采购模式,增强集群内企业与物流企业、原材料供应商的谈判能力,降低其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全球经济中,一国欲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扎根于国土上的中小企业集群。现在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江苏省苏南地区,尤其是吴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并成为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自觉或非自觉的制度选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是当前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而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又经常是两难的抉择。破解这一难题的路径就是实现产业集群的生态化,这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多方共同努力,从强化政府规划、依托发展模式、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增强效能评估方面构建生态化共生网络。  相似文献   

14.
福建茶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被证实对地区产业发展有十分大的推动作用的一种模式。它具有有利于企业生产者主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交流、有利于整个产业实现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是当前福建省发展茶业产业所需要的。通过对福建省茶业产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是具有发展茶业产业集群的条件的,因此其建立产业集群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3个方面定义了协同商务,在对协同商务协同内容和范围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虚拟企业和产业集群的企业间合作模式,提出了供应链协同商务、虚拟企业协同商务、产业集群协同商务3种企业间协同商务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6.
转型与升级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里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产业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应有之义。本文认为基于产业生态化思想的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也代表了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文献梳理和对苏中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及生态化演进整体判断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认为当前苏中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是:在企业层面继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层面建立生态产业园区。并以此为切入点,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提出应从政府、企业、产业等多层面进行具体思路设计和针对性制度安排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壮大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产业集群的壮大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已日益受到关注。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一)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一般有两种形态:一是水平型产业群,即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以及与之关联度较高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二是垂直型产业群,即相互独立的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着上下游关系而形成的集合。(二)产业…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在我国,要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应当从产业集群抓起。绍兴纺织业作为规模较大、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研究绍兴纺织业集群的优势,对于加快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20世纪,世界的产业组织形式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种趋势是,通过多种横向和纵向的兼并和收购,将相关的企业变成自己的控股企业、独立子公司甚至内部工厂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另一种趋势是,通过业务外包,将内部的车间或子公司变为外部的交易伙伴,用市场交易代替产权控制和内部管理,使企业小型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
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承红 《企业活力》2005,(10):22-23
<正>一、目前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现状1.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中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的指令性计划以及从战略后方的意义上考虑建立了一些“三线企业”(如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区、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基地等),但这些都是不完善的企业网络,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实际上形成对周边地区没有经济辐射力的“飞地”。2.西部地区已出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随着西部大  相似文献   

20.
高新区产业集群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温床,产业集群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南宁高新区发展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从区域创新优势就高新区的竞争力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