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燕  张飞 《中国西部》2011,(24):26-35
2011年,世界经济依然处于低速型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快。由于日本地震和中东动荡等因素,国际货币政策和美国债务问题久久处于不确定性状态,  相似文献   

2.
安狄 《首都经济》2011,(6):22-23
中东局势动荡、欧洲债务危机等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进一步限制了美元的下跌空间。美联储何时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则是美元跌势逆转的关键性基本面信号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11,(11):8-10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此外,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5.
债务问题将成为长期悬在美国经济复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QE2对拉动美国实体经济复苏的效果则让人存疑。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远未收宫,新兴市场对于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和债权损失风险都不得不防  相似文献   

6.
<正>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出口压力增加。当前,欧美失业率仍处于9%至10%高位区间。主要国家赤字水平居高难下,导致各国政府紧缩财政支出,社会总需求压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上半年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措施共有38起,其中欧盟7起,涉案金额达到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上半年,受以希腊为典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疲弱和失业率上升等因素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显现端倪,全球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经济二次探底之说随即浮出水面。到了下半年,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方案的出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得到初步缓解,减少了对欧洲以及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压力,各国经济利好数据纷纷出台,全球经济实现了持续复苏性增长。2010年全球经济最终能够延续2009年的复苏态势实属不易,可谓是艰难复苏的一年;与此同时,随着各国经济复苏差距和不同步的进一步拉大,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协调出现分化,特别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导致未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增多,2011年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下行风险能否消除?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美国财政政策整顿的前提下,通过相关数据对财政悬崖的形成和演进路径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财政悬崖问题可能会将美国经济带入到弱复苏的境况。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失衡,加上债务限制,财政悬崖问题还将对国际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美国国会需要出台折衷的解决方案来尽量减小财政悬崖问题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永利 《环球财经》2011,(12):70-73
在全球力度空前的救市行动之后,至今已经3年时间了,尽管危机爆发初期的金融剧烈动荡和经济急剧下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经济金融却总体上依然低迷,并没有出现预期的V型反弹或快速复苏。而救市举措的边际效益已开始减弱,甚至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政府债务危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难以为继。过去五年来,美国政府净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翻了一番,十年后预计比现在更高。即使经济完全复苏,利率进入常态范围也是如此。老化的美国人口将导致社会福利迅速增加,使债务加速累计超过GDP。尽管美联储和中国等外国债权人现在还能为债务增加提供资金,但它们的意愿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发达经济体复苏增长疲软是构成全球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评估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空间有助于客观认识发达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并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及实证分析表明,当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已经偏离稳态水平,财政政策空间显著缩窄,由此倒逼央行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债务货币化拓展财政政策空间,但即使考虑金融危机期间超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当前美欧日财政政策仍然难以实现财政债务负担率的稳定,预示财政政策空间的缩窄。因此,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可能推高系统性风险,对此,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协调,降低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负面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曹彤  曲双石 《环球财经》2012,(1):94-101
美国金融形势评论 2011年美国经济的四个关键词是:“扭曲操作”、债务危机、“占领华尔街”、经济复苏。 一是货币政策方面,QE2效果不彰,推出“扭曲操作”替代QE3。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中国经济现在有一个良好的复苏开端。如果单从一些企业盈利、销售等指标看,经济并未到达复苏的状态,但由于前期的经济刺激计划、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措施,使得大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这给  相似文献   

15.
尽管金融界和商界对欧元区复苏表示了乐观,但失业和通胀的阴影仍让人感到担心,货币政策如何实施也处于两难境地。闭幕不久的2011年冬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要关注目标,是经济复苏和未来全球经济的潜在风险。国  相似文献   

16.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39):12-13
世行一IMF年会呼吁合力应对危机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9月23日-25日在华盛顿举行2011年年度会议。会议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使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7.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1,(39):12-13
世行一IMF年会呼吁合力应对危机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9月23日-25日在华盛顿举行2011年年度会议。会议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使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8.
已经到来的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经济减速慢行将呈现怎样的轨迹、货币政策将如何应时而变、房价会否如愿回落至合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稳定计划主要由问题资产纾困计划、"两房"接管计划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组成。美国金融稳定计划不仅促进了美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而且实现了现金流意义上的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甚至是略有盈余,避免了主权债务危机在美国的重演。近年来,美国金融稳定计划已向美国政府提供了可观的利息和股息收入,并显著减轻其债务利息负担,但也带来巨额或有负债,如"两房"债务担保责任、美联储持有的债券价值将可能因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显著下跌。不过,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复苏、量化宽松的逐步退出和"两房"资产负债规模的不断压缩,美国金融稳定计划产生的或有负债规模预计会稳步下降。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作为较早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在长期的经济衰退背景下进行了最激进的货币政策尝试,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后疫情时期全球的货币政策调整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SE-IVAR模型对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不同水平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的实证分析表明:(1)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2)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区制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核心通胀、消费和长期利率的刺激作用在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长期内仅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3)日本在2001年后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拉动效果要优于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但非常规货币政策受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常规货币政策;(4)日本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缓解核心通胀紧缩的效果仅局限于短期,难以在长期内实现核心通胀的温和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