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3年7月5日,“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换帅,老书记吴仁宝退居二线,原党委副书记、吴仁宝四子吴协恩接过9帅印。2004年1月10日,“2003年中国十佳小康村”揭晓和颁奖仪式在华西村举行。会议期间,吴协恩书记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了本刊记的采访,就有关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农村财务会计》2006,(4):58-58
吴仁宝在担任华西村书记的40多年里,始终认定“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把华西村从一个农业小村发展成为工农商并举、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元、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第一村”。吴仁宝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杰出带头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心系群众、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到齐名华西村吴仁宝的“中国功勋村官“,57岁的吴恩福打拼了35年。他见证了七宝镇九星村迈向“中国市场第一村“的每一步。在这块面积仅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500多个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4.
在华西村掌舵人吴仁宝退居二线之际,华西村经济再传捷报:华西村,去年总收入突破了60亿元。是1980年的60倍,一个华西村变成了60个  相似文献   

5.
动态信息     
吴仁宝628万元奖金分文不取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年已75岁的全国著名劳模、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在村党委扩大会上宣布:我决定将镇里批给我的2002年度628万元奖金全部留给集体发展经济!村主办会计杨红玉,一边从吴仁宝手中接过华士镇党委的批文,一边惊叹道:“老书记,从1995年开始到现在,您留给咱集体的个人奖金已达3000万元了!”村党委副书记程先敏说:  相似文献   

6.
在华西村掌舵人吴仁宝退居二线之际,华西村经济再传捷报:华西村,去年总收入突破了60亿元.是1980年的60倍,一个华西村变成了60个华西村.凡到华西参观的中外人士无不惊奇:华西的经济何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华西人说,是老当家吴仁宝的创新思维,把华西经济搞活了!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8日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这个"中国最有名的农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他是当代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在吴仁宝的推动下,华西村不仅带动了周边十多个村庄共同致富,帮助宁夏、黑龙江分别建成了"省外华西村",还为全国培训了数以10万计的农村基层干部。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始终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县,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相似文献   

9.
30亿建中国第八高楼、买飞机自办航空公司、进上海发展金融业。拥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又有新动作了。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一上台,掌声响起。"大楼为什么是328米?因为北京最高楼328米,华西村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台下响起轻快笑声……吴仁宝口音极重,每说一句,旁边的主持人便翻译一句,配合默契。对于大多数来华西村参观的游客  相似文献   

10.
子系 《中国改革》2004,(10):61-62
江尾海头,有这样一个小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她就是江阴市华西村。华西建村43年来,为什么红旗不倒,长盛不衰? 这与全国著名劳模、华西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的科学发展观、特色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辛文 《农家之友》2010,(2):10-11
从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到齐名华西村吴仁宝的"中国功勋村官",57岁的吴恩福打拼了35年。他见证了七宝镇九星村迈向"中国市场第一村"的每一步。在这块面积仅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500多个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12.
华实 《农家之友》2013,(10):29-29
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位于江阴华士镇西边,1961年建村。过去的华西村,就像民谣里唱的那样:“高田岗、高田岗,半月无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华西村人在吴仁宝、吴协恩两任村党委书记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终于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江南小村,冉冉升起为中国农村的一颗新星。如今,华西村已成为一个村强民富,社会和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每年都要吸引200多万名国内外游客的生态城。  相似文献   

13.
吴仁宝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西村为什么能几十年红旗猎猎飘,经济步步高?就在于吴仁宝在带民共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善于集合各种积极因素、靠人才、靠智慧促进了科学发展,逐步练就了过硬的科学发展能力。选择决定命运——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抢抓机遇有人把华西经济称为“会议经济”,开会,在华西村大有学问!在华西村,吴仁宝爱开会,华西人也爱参加会,开会已经成了华西独特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开会是吴仁宝与华西人创造先进文化,创造学习型党组织,创造学习型企业,创造学习型村庄有效的路径之一。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汽修厂…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大型征评活动,目前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江苏省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被评为“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之首、“中国新农村建设十大风云人物”之首。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中国长江边上最普通不过的江南小村,因为一个人让这个村庄越来越不普通了。这个村就是华西村,这个人就是吴仁宝。2013年3月18日吴仁宝离世而去,而今延续这个人的是吴仁宝的小儿子吴协恩。坐在我面前的是华西村的新掌门人吴协恩。他年近五十,浓眉大眼,高大魁梧,皮肤黝黑,头发稀疏。他说话不急不慢,温文尔雅,声音不大不小。他的身上体现了苏南人应有的小心谨慎、精明能干的特点。他说他像妈妈,淳朴富态,开口先带笑脸,而其他几位哥哥姐姐则像老书记,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通讯》2009,(23):23-23
吴仁宝(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做干部要讲党性、讲公心、讲良心。要“三不倒”:再大的困难“难不倒”,再多的表扬“夸不倒”,有人威胁、恐吓“吓不倒”。 目标是方向,精神是力量,班子要建强,班长要过硬。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元旦,上海解放日报记邱曙东前来采访对华西村吴仁宝的看法。他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吴仁宝在位50多年,为什么红旗不倒?二是有人称吴仁宝是思想家,能否成立?  相似文献   

18.
在华西村,当干部难,当吴仁宝的子女更难。因为党员干部就要比群众多吃苦,多干活,吴仁宝的子女要吃更多的苦,干更多的活。  相似文献   

19.
华西村富裕起来了:村里每个家庭都拥有400至600平方米的别墅.1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的存款.1至3辆轿车。吴仁宝是村上的领头人.一共当了48年的村书记。  相似文献   

20.
辛文 《农家之友》2010,(3):10-11
从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到齐名华西村吴仁宅的“中国功勋村官”,57岁的吴恩福打拼了35年。他见证了七宝镇九星村迈向“中国市场第一村”的每一步。在这块面积仅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500多个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