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兴起而在商业保险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保险业务。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一项新的业务,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理论研究相对有限,相关保证保险条款设计不够完善。因而出现的问题较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保证保险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焦点集中在保证保险法律性质问题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2.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兴起而在商业保险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保险业务。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一项新的业务,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理论研究相对有限,相关保证保险条款设计不够完善,因而出现的问题较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保证保险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问题;二是保证保险合作协议的性质问题;三是保证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3.
也谈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消费信贷作为一项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所推崇,汽车消费信用贷款的前景非常可观,但由于前几年通货膨胀风险的释放、汽车信贷保险的退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至今仍未走出低迷不前的困境,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要重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完善和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就必须加快个人信用咨询网络、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对个人汽车信贷明确资质要求,加强风险控制,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从事专业化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完善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配套法规,改善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才会更加稳健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保证保险业务的急剧增长,但近年经济环境变化引发信用风险激增,保证险承保利润也随之"悬崖式"下滑,保证险经营陷入困境.通过对保证保险内部各险种经营状况的具体分析,发现融资性保证险业务巨额亏损的同时,非融资性保证险业务呈现出风险低,市场需求潜力大,经营稳定的特点,并符合监管当局的政策导向.建议保险公...  相似文献   

5.
保证保险合同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保证保险合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未对此作出具体规定,学术界和司法界对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存在较大争议,从而导致司法实践中处理保证保险纠纷时在适用法律上不尽一致。保证保险不能被视为由保险公司作保证人对贷款合同的保证担保,保证保险合同不具有从属性。  相似文献   

6.
保证保险性质之探讨--兼论我国保证保险之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舶来品",保证保险在中国学术界引起诸多争议.国内对保证保险的性质存在三种学说保险说、保证说和联姻说.无论是在存在原因、责任还是在运作上,保证保险都应当属于一种担保方式而非保险经营.中国保险界对保证保险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从中国保险业自身之稳定出发,保证保险之业务应当由专门的担保公司来经营,而不宜由保险公司兼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回顾国外发达国家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现状,阐述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入夏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部分保险公司相继宣布停办汽车消费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业务,曾经风光一时的车贷险成了人见人弃的鸡肋。车贷险市场到底怎么了?车贷险市场存在哪些问题?保险公司、银行、汽车经销商及政府面对市场潜力还很大的车贷险该采取什么的解决办法?本文就上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保证保险是保险人作为保证人为义务人即投保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对保证保险合同性质的不同界定,进而带来不同的法律适用。虽然在立法上在加快且有效地对保证保险行为进行规范,但在现行法律框架没有相应的行为关系模式下,本着法的基本精神,在现行法律框架以外谋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无疑是现实的和亟需的。  相似文献   

10.
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思路是:银行发放动产质押贷款的同时,就此笔贷款向保险购买贷款风险保险,由保险公司来保证银行信贷,从对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险保险的市场分析看,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从对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性分析,为降低风险需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确定质押率,担保金额,投保期和有效期,赔偿额等;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社会有利条件是“混业”经营的发展,保险创新的推进,保险法规的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1.
赵维峰 《西部金融》2003,(10):16-17
一、目前全市汽车消费信贷运作状况及效应 2001年底,工商银行庆阳市分行率先在全市开办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此后农行、建行陆续开办了此项业务,中行也在积极申办之中.三家银行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有利时机,把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作为调整信贷结构、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开展营销策划和业务宣传,使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迅速扩大.截至2003年6月底,全市汽车消费信贷规模达5026万元,营销汽车514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较快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前景来看,今后信贷提供既不是商业银行,也不是专业汽车金融公司,应当由两合作共同占领市场。在经营范围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提供消费信贷,要把业务对象扩大至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在风险防范上,金融机构在现阶段可以采用“直贷式”运行模式和加强贷前审查来解决,但最终要采取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来防范经销商的欺诈风险和消费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要趋利避害,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就应该提高对消费信贷业务的重视程度和推进速度,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狠抓贷款“三查”,确保业务操作规范化,加强对消费信贷系统软硬件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可以通过有效遏制产品质量隐患和积极的保险赔付来降低因产品质量缺陷导致的各类社会损失,增进社会福利,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本身的成本又制约了其福利效应的充分发挥.提升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效率的关键在于控制该项制度本身的成本.为此,需要构建和完善保险信用制度,推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走向规模化经营,提高保险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家保险公司都开办了银行按揭保证保险,但在保险经营中出现了经营效益不理想的局面,可通过从银按揭保证保险在承保前承保后及理赔各方面出现的问题。探索控制赔付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消费信贷业务现状 巴州消费信贷自2000年开办以来长足发展.2005年6月末,消费信贷余额达19.50亿元,是2000年的5.04倍.2000-2003年呈上升势头,2003年末到达最高峰21.09亿元,2004年-2005年呈萎缩下滑态势.已开办的消费信贷产品主要有住房、汽车、助学、大额耐用品消费等贷款品种,其中住房、汽车贷款占比达90%,近年来,消费信贷增速低,甚至余额绝对下降,主要是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萎缩所致.  相似文献   

17.
汽车消费信贷起源于美国,发达国家由于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个人贷款相对宽松,汽车消费信贷已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方式。相较之下,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文章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着手,介绍了汽车消费信贷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其较好的势态、较快的速度、较大的规模健康发展,如开展了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业务、综合消费信贷业务、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等等,然而在发展之中不难看到,仍存在着潜在的案件风险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9.
贫困农户因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物权而难以进入金融市场,金融扶贫需要通过增信机制解决信贷配给问题。实践中的农户增信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基于农村外部正式制度的增信,如农业保证保险贷款;二是基于农村内部非正式制度的增信,如农户联保贷款。农业保证保险贷款制度以“保险合同”为增信标识,是一种建立在法律合约基础上的经济性制度安排,其制度缺陷容易导致合作博弈低效和需求刺激不足;农户联保贷款以“共同还款责任”为担保约束,是一种以社会资本内生激励机制为核心的非经济制度安排,既有信用发现和监督惩罚的优势,又存在农户还款集体违约的风险。在精准扶贫目标下,湖南“瞄准”扶贫项目的农业保证保险贷款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而农户联保贷款还需要更多的模式创新,如激励乡村精英与贫困农户组成联保小组等。  相似文献   

20.
消费信贷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贷体制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为银行业务的拓展和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已进入“住”与“行”消费升级阶段,居民消费模式也同步发生变化,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晚,整体规模也比较小,因而,必须从转变观念、调整策略,完善机制,创新品种等方面,全方位,分层次地寻求加快发展消费信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