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2月6日,第五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推出“跨国公司与中国可持续发展”主题峰会,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及企业的代表与会。在三十余篇的精彩演讲和两场互动的主题对话中,代表们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发表了真知灼见,共同探讨了“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跨国并购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话题。主办方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在主题报告中,推荐了11个跨国公司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并建议跨国公司应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大方向下寻找新的商机。本刊摘选了部分代表的精彩发言,并将陆续追踪报道跨国公司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由于跨国公司的进入,带动了中国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中国加入WTO做了相应的准备。这一点跨国公司功不可没。今后,跨国公司也应该继续在这些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在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入世十周年”的2011(第十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上发表畅言说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30年里,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世界工厂”的名片与跨国公司休戚相关。随着“廉价中国”时代的终结,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地了解跨国公司与中国市场的关系的演化,毕马威中国深入到十几家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级管理人员中进行调研,最近发布了其调研报告《跨国公司——未来的“中国之路”》。带着对同样问题的思考,《中国外汇》采访了毕马威中国税务主管合伙人何坤明。  相似文献   

4.
2006跨国公司的中国预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吸血鬼,他们只想盈利,仅此而已。”《哈佛商业评论》早在1998年就指出了跨国公司开拓中国市场的本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并在逐步向周边市场辐射的极具有示范意义的市场,跨国公司笃信“得中国者得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资》2007,(4):24-25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在年初举办的“跨国公司与中国可持续发展”主题峰会上,推出了11个跨国公司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案例,研究它们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本刊上期“特别报道”栏目对峰会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中国外资》2004,(11):1-1
<正> “公关”。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定的组织和个人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有人将它与人才、技术、资金合称为在当今社会成功的“四大支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如潮水般涌向中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公司采取种种公关手段,对消费者、媒体、政府等进行公关工作,力求进一步占据、站稳中国市场。但是,我们注意到,直到2、3年以前,国内的研究机构、媒体和来华的跨国公司,并没有对跨国公司在华如何公关进行全方位和有深度的研究和探讨。2002年,微软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投标全军覆没,一  相似文献   

7.
屠国玺  石昊 《中国外资》2013,(13):47-47
这些跨国公司显然是在来西北地区之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许多公司的代表对中国西部许多省区的“十二五”规划都了如指掌。 包括微软、通用电气、西门子在内的数十家跨国公司,纷纷派出代表参加正在中国西部兰州市举行的一场座谈会。这些跨国公司努力地向当地政府展开推介,以期抢占包括甘肃在内的中国西北地区这样的“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8.
UPS为什么赢?     
李琳 《中国外资》2005,(12):52-53
<正>从近几年世界物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UPS(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的风头可谓独一无二。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UPS在其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与整合完成了自己从快递巨头向供应链集团的巨大转变,而且在中国也率先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独资运作,成就可谓有目共睹。在这只来自美洲的“棕色巨象”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变法”背后,人们不禁纷纷发问:到底是什么支撑着UPS在全球物流市场上一路纵横,UPS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物流业而言,UPS的成功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9.
“我的目标是让UPS公司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同样家喻户晓。到今年年底,UPS将把包裹文件通过它的合作伙伴中外运送到中国境内的每一个地址。”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为中国经济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春 《中国外资》2005,(12):12-14
<正>自从20多年前进入中国以来,跨国公司一直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神州大地开化结果。截至2004年底,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超过51万家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落户,经营范围遍及制造业、贸易、农业、基础设施等众多行业,投入金额累计已达5700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虽然近年来跨国公司屡屡因品牌危机、“血汗工厂”而成为舆论的中心。但是,在这20年来,跨国公司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发展迅速,它  相似文献   

11.
外资带来经济繁荣,使得中国GDP迅速增加,但中国的GNI(国民总收入)并没有取得与GDP同样的快速发展。中国有可能出现“增产而不增收”、“繁荣而不富裕”的问题。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日前在其《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资》2010,(21):34-34
9月26日下午,第五届中博会可持续发展市长论坛——“市长与跨国公司对话会”在南昌举行。来自中部六省的市长们与跨国公司代表“零距离”接触,深度探讨中国城市如何与跨国公司合作,共同实现绿色经济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使更多的跨国公司“走进来”,也催动着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本土化”成为中外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分析了欧美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过程及其附加效应和积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企业在海外“本土化”过程中内外兼修,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注重提升企业的价值,从而为实施长远的国际化战略铺路。  相似文献   

14.
UPS逆变器电源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I)的高低是判断UPS选型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在分析UPS的“失效率”时,不宜简单地采用总失效率=各元件、部件的失效率的“叠加和”或失效率的“乘积”的分析办法。在UPS逆变器电源的“总失效率”中,其中52.3%的故障是由IGBT管的驱动电路+IBGT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资》2007,(10):8-8
为深入探讨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由我社发起的“寻找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系列活动已全面启动。2007年的活动将包括:推出50家候选公司,通过公众投票与专家评审,最后选出20家“最具中国心的跨国公司”;举办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高层论坛;发布2007跨国公司企业公民白皮书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中国外资》2003,(10):1-1
<正> 外面的千方百计想挤进来,里面有些却已在收拾行囊准备离开。在很多跨国公司眼里,中国市场就是这样一座“围城”。 那些在中国市场步履维艰的跨国公司到底怎幺了?其实他们最大的敌人,事实上就是他们自己——初入中国时的快速成长掩盖了身后的阴影。而当他们刚刚扎根中国市场,高额的管理营运成本又开始侵蚀他们的竞争力,其内部公司治理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跨国公司中国之痛》试图为它们“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17.
孙兆慧 《中国外资》2004,(11):34-36
<正> 不久前“跨国公司本地化问题研讨会”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大会围绕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本地化这一主题,结合百事公司投资中国及其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就跨国公司人员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等问题展开研讨。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百事可乐公司中国区总裁介绍百事公司本地化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其伟 《中国外资》2004,(5):32-34
<正>研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大多数跨 国公司已经把“本土化”作为在中国生存发展的一条 重要原则,而成功的公关战略是跨国公司顺利实现关 系本土化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行销中国的公关招数 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高级人才从“洋面孔”到“土面孔” 跨国公司入华已有20年,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十多年之内,中国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加之跨国公司缺少对中国本地人才的认同感,使得本地人才难以进入外企的高级管理层,“高级技术人才出口,高级管理人才进口”成为中国人才流向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唐玲 《国际融资》2012,(2):55-57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重要推手,同时也是全球化的得利者。跨国公司也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在中国的“十二五”期间,跨国公司有了新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