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部基本法,《物权法》的出台对我国日后相关立法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部以调整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利用为主体内容的法律,《物权法》对房地产法律部门的重大影响更是不言而喻。有学者认为《物权法》的出台将架空房地产法中的私法体系,而将房地产法“醇化”为专门调整房地产纵向管理关系的房地产管理法。诚然,《物权法》中大量关于不动产的内容与现有房地产法中的规定有重合交叉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权法》的出台就掏空了房地产民事法律体系,恰恰相反,《物权法》中关于不动产权利的规定正好补充和填实了现有的房地产民事法律体系,进而为我国房地产法的完善,尤其是与民事立法的协调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的切身利益,全国人大在立法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方式充分听取意见、反复进行科学论证和推敲。从2002年至今,物权法草案历经七次审议,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经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至此,中国有了完整的市场经济财产产权体系,也使关平千家万户的房屋产权、小区车库权属和保护等问题有了真正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永生 《基建优化》2007,28(2):17-20
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物权法》。 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她秉承宪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精神,体现了国家立法机构对《物权法》立法的严谨,也标志着中国民法典向诞生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
历经八次审议,《物权法》于3月1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获得通过。一般而言,我国一部法律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即可付诸表决。但是,《物权法》草案却在反复修改后历经了八次审议。虽然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历史上审议及修改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但是通过后的《物权法》中有关房地产方面的条款仍然存在一些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历经七审,几经周折,创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的《物权法》,自10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其实施后,对物权范畴关系的重新确立和调整再度成为众望所归。土地交易、房屋拆迁、农地承包、物业纠纷……所有这些,人们都期待《物权法》给与明确的答案和指导方针。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历经七审,几经周折,创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的《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已经正式实施。其实施后。对物权范畴关系的重新确立和调整再度成为众望所归。土地交易、房屋拆迁、农地承包、物业纠纷……所有这些,人们都期待《物权法》给与明确的答案和指导方针。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7,(4):14-14
《物权法》正式颁布直到3月19日下午,《物权法》全文才终由新华社正式向社会发布,并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吸引了全体民众最大关心的法律,也注定是一部将载入中国立法史的法律。因为它非常罕见地酝酿了将近十四个年头,史无前例地被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了八次。在物权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时,在短期内搜集到了数以万计的民众反馈,可以说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开门立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物权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法律。目前《物权法》的制定中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其中有观点认为《物权法》草案是一个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如果现在通过,它将成为侵吞国有财产者的漂白工具,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得更严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确实严重,但归责于《物权法》却有点牵强,不仅阻碍《物权法》的制定,还给《物权法》的制定内容出了难题,让一部法律承担了它不应当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李肃 《中外管理》2007,(4):22-22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八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其耗时之长,听取意见之广泛,是中国立法史上所罕见的。可见,对这部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定的认识趋于一致是个艰难的过程,《物权法》立法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0.
在《物权法》立法中,因“抵押权”一章的内容而引起的争议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有《担保法》的立法在前。较之《担保法》,《物权法》作出的一些新的规定使抵押的规定更为完善。笔者认为,其中与房地产抵押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是民法典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财产归属和支配关系为内容的法律。物权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产权,与每个人的经济活动休戚相关。房地产是人们主要的财产,各种房地产权利更是与物权密不可分。而今《,物权法》已经正式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作为房地产业内人士,理应给予这一重要法律以充分的关注。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物权法》的立法进程、关注《物权法》的内容以及对我们的工作将产生的积极影响。自从梁慧星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问世以来,已经历时8年。其间,对《物权法》草案已经进行了多次审议,并且通过媒体公开向公众征求意…  相似文献   

12.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在《物权法》出台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部分学者提出《物权法》没有对公共利益进行必要的定义是《物权法》的立法瑕疵。“公共利益”的概念从各个方面来看由《宪法》进行规定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是一部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最近,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地进行了采访、查询,看一看《物权法》在我们深圳人眼中的地位如何?《物权法》的认识与意义 吕锐锋(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比较《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关于遗失物拾得制度的规定,《物权法》在遗失物拾得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立法价值取向有所发展和变化。然而,细究《物权法》中遗失物拾得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为充分发挥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的价值功能,应当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的出台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物权法》作为中国民法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永生 《基建优化》2007,28(2):15-15
在中国的立法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经历过如此漫长复杂的过程。从1998年3月正式启动立法,中间经过七次审议,到2007年3月最终审议通过,前后近九年的时间。《物权法》作为一部基本法,其颁布和实施,必将在中国的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时近十年的《物权法》在今年3月16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物权法》是一部民事法  相似文献   

18.
登记是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的疑问,可以说是登记机构最热望得到正面回答,又最怕碰触的部分。《物权法》对于登记机构职责的归纳采用了查验、询问、如实、及时、要求补充证明以及实地查看等用语。从立法的描述来看,登记机构享有一种对登记事实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的职权认定职能。由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其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一书中,  相似文献   

19.
一、《物权法》出台对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物权法》的出台,无论是在立法层面上还是理论体系建设上,对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会极大地推动各地拆迁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覃怡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156-157,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专设一编对担保物权进行规制,对《担保法》的许多内容进行了修正,就实务中担保物权纠纷的处理而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然而,《物权法》第178条规定:“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因此,对于《物权法》未作出规定的内容,《担保法》仍有适用的空间。鉴于此,文章只讨论《物权法》第187条与《担保法》第41条之间的变化,着重阐述这一立法变动的理论基础——物权行为理论的基本价值,以及对担保实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