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来自自然,最后回归自然,这是自然法则。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则应全力阻止或拖延人类的毁灭。在目前条件下,人类无力回天,几乎无力阻挡宇宙灾难和宇宙因素导致的地球毁灭,但是,人类可以改变自己,可以阻止人为因素导致的地球毁灭,可以阻止人为因素导致的地球灾变。  相似文献   

2.
柴文静 《魅力中国》2011,(18):11-11
本文从前进性和曲折性两个方面介绍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从灾害监测、资源利用等方面论述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效益,同时从太空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角度,指出了人类航天事业给人类带来的不利的影响。另外,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指出我们应尊重自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而为人类造福。本文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翁礼华 《浙江经济》2011,(22):59-59
帽与鞋,产品虽小,其作用却十分巨大,它们不仅使人类有了顶天立地的堂皇仪表,更关乎人类的头足保护,有利于人类在自然界的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4.
岳兴国 《发展》2010,(5):144-144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否保持平衡,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存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环境的污染已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已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怎样唤起人们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杜丽 《西部大开发》2011,(5):122-123
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接触各个时期的艺术,了解它们如何模仿生活、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受到当时文化习俗和科技新发现的影响,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人类科学的发展联系起来,既可以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又可以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因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岳 《科学决策》2004,(8):7-10
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类能创造和使用工具,还能用特殊的文字符号去解释自然。就是说,人类比其它动物更具有一种科技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人类才能创造出大自然中本不存在的东西——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学批评是一种新生的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批评理论。它的主要任务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批评认为,人类今天所面,艋的生态危机归咎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本文概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基督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生态批评所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8.
文辉  司思 《中国经贸》2008,(2):86-87
在距今几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中期出现了人类,人类懂得如何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人类的第一件服装就是动物的毛皮,已经几百万年过去了,我们现在仍然对动物毛皮制品和皮草服装情有独衷,所以说皮草是人类最具深度的时尚代名词。  相似文献   

9.
国际组织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元竹 《开放导报》2004,(2):19-25,64
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对人类发展给予极大关注,强调人类发展的核心是把人的选择和能力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在经济发展中既不损害人类当前的福利,也不损害后代的利益,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人类安全、社会安全、社会保护和社会资本等一系列的思想和战略,力求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来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现在已经进入了文明发展的阶段。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实现了由生产落后、物质匮乏的生产发展,向物质丰富历史跨越,人类由自然的奴隶变成了世界的主宰,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人类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活动空间,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和能量,同时还要容纳,改变和清除人类排放的废弃物,但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过量索取和任意排放必然使环境质量下降,而环境质量的下降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熊欧丽 《魅力中国》2011,(5):374-374
在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中,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争论已久,它们都主张保护自然环境,维系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焦点就在于对“人类中心”这一概念的认识。马克思真实地指出了人类中心的思想基础,这就是人只有把人自身的本质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看待时,才会有所谓的人类中心问题。以人的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类中心的思想基础,才是一种合理的人道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3.
朱仁炜 《魅力中国》2014,(13):239-239
园艺植物是指一类供人类食用或观赏的植物。园艺是文明的象征,园艺植物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园艺植物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园产植物在人类养生保健、家居、环境、营养、健康、防病治病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关于园艺植物对室内的装饰作用,园艺植物美化环境的作用,园艺植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作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1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经历的3种模式基于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3种模式。1.1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相似文献   

15.
郭晓婧 《魅力中国》2014,(6):252-252
在20世纪中期,美国的脑科学家指出,欣赏音乐时使人类产生的快感,与其大脑内存在的某种物质大有关系。脑科医生发现,音乐需要通过刺激人类的感官进而来刺激人类的大脑,当人脑受到象征某种情感的音乐片段时就会自动进行处理,在人脑中自动将这种情感进行还原。从而可以看出,音乐可以用来调节人类大脑的兴奋度,从而调节人的情绪,而在人类接收到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时,心理紧张、情绪焦躁等负面情绪都会被这种音乐所消除,  相似文献   

16.
王涛 《辽宁经济》2004,(5):109-109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在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利用各种先进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既让人们欢欣鼓舞,也推动着科学的进步的人类社会的大发展。但是,现代技术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生存、健康的存在严重危害。人类不断认识到环境保护已经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瞩目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一、绿色产业,21世纪的必然选择人类已进入新的千年,这是世界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变革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已经由工业文明的历史时代,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时代和跨入知识经济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困扰,因此,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人类发展史和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人类在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精神经济     
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精神的胜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张扬,是人类从根本上摆脱物质纠缠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很久以前,人类就意识到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了经济发展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瓶颈。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缺水现状和人类生活用水的水质极其检测方法来探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我们自身做起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