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林 《魅力中国》2010,(35):314-315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使儒家登上了政治的巅峰时刻,确立了儒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然而儒家的正统地位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斗争过程,与其争锋的便是道家学派,确切的说是黄老新道家。  相似文献   

2.
谢鹤醒 《魅力中国》2014,(24):226-226
纵观中国历史文化思想,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都是其中的精髓和核心,传统儒家伦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主体性思想资源。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先秦、汉唐、宋明等几个阶段,承前启后,相互交替。并且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仍彰显着它无穷的智慧和魅力。本文便是从儒家伦理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入手,对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张文文 《魅力中国》2011,(8):253-253
唐君毅是中国现代哲学家与哲学史家,又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学问博大精深,而且更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传统儒者的担当精神,在民族面临存亡的时刻,他着重于从思考生命存在入手,以儒家的“心灵”学说为根基,构建了以儒家天人合一的天德流行境为最高境界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郝世英 《魅力中国》2013,(17):120-120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家庭道德伦理思想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儒家学说主张家庭和睦,而维系这种亲和关系靠得是家族威望、家长权威下的孝悌观。这种思想极具代表性地体现在中国的四合院建筑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儒家特色的民居习俗文化,探讨传统民居中蕴涵的儒家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田坤  陈立恒 《魅力中国》2010,(32):322-32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法律思想为主导,而儒家法律文化又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孔子的法律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今天的法制建设。本文仅从孔子的礼治论、德治论、人治论三个方面对孔子法理学思想作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束然 《魅力中国》2011,(18):85-85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而在古代管理思想中,儒家管理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本文通过“仁”“和”两个方面,浅析了儒家的管理思想,并在现实管理中的价值应用。  相似文献   

7.
《学记》是收集在《礼记》中的一篇教育论文,它的作者,据郭沫若考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礼记》在儒家经典中被称为大经,是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这是一部丛编,内容包括战国至汉初儒家论述有关礼的文章共四十九篇,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的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书,其中两篇《大学》、《中庸》被朱熹抽出来与《论语》、《孟子》组成四书,与五经一起构成对中国古代知识人影响最大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王陈 《黑河学刊》2005,(2):44-46
“全球化”是现存于人类社会中锐不可当的强大历史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相对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社会主义和儒家资本主义这两种路线各有利弊,中国应充分利用各自所长走与儒家资本主义进行区域合作的道路。就根本性而言,中国具有与西方文明相抗衡的资质和潜力,但应坚持自己的民族独立性,而最终形成具有鲜明色彩的强势文明。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要想在现代中国生根开花,就必须解决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代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相适应的问题。儒家之所以在近代中国面临那样大的挑战,都是因为儒家的道德伦理与科学、民主的时代思潮相冲突。  相似文献   

10.
罗仁之 《河南经济》2003,(11):95-95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儒家与法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儒家所倡导的是“性善”论,而法家所倡导的则是“性恶”论。这两种对人的本质特征截然相反的假设,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思路。探讨其中的差别,对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的企业管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伦理思想曾统治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探讨儒家伦理思想对当前道德建设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晓 《黑河学刊》2011,(2):155-155
以孔子为集大成者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在封建社会,儒家教育思想一直居于正统地位,有效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经典表述历来一直为中国教师所信奉,并在职业中认真践行。  相似文献   

13.
马琛 《魅力中国》2013,(22):400-400
在中国,复仇有着支撑它的道德体系,即所谓的“节”、“义”、“孝”、“友”等价值观。儒家的伦理纲常要求子尽孝道、臣尽忠道,因此儒家典籍中的复仇文字屡见不鲜。但这些并非无条件的倡导复仇,而是有张力不同的复仇主张。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的中国,有不少人不同程度地感觉到了道德危机的存在,比如生活意义失落,道德信念丧失,等等。其实从中国儒家道德文化中吸收一些精华和养料,或有助于解决当下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15.
寻找“群象”背后的黑马 一山之隔的晋商与鲁商,同为中国商帮的主要代表。成长中国行记者东出三晋,折入齐鲁,探寻儒家故里的现代商业黑马。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身世     
王新元 《走向世界》2010,(19):96-96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在中国历史上首先创办私学,整理保存了在他之前的古代典籍,开创了儒家学派,在中国及世界历史影响深远,被历代封建王朝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相似文献   

17.
陈雷 《新西部(上)》2009,(12):142-143
“无为而治”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并非道家所独有。儒家思想中也包含着“无为而治”,只是两者的意义不尽相同,道家主张是“自然”的无为,而儒家主张是“德化”的无为。道、儒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思想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因此,深入研究道家、儒家的“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对当今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学派由孔子所创。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其间受到外来佛教文化的冲击,在近代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启蒙思想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早期的严复到后来的五四运动直至今日的新儒家,关于启蒙的话题一直在继续。从“物竞天择”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到日后的“超越启蒙心态”,中国知识分子一直致力探索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契合点。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理念,也是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主流。其中很多有益的思想对当代的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借鉴意义。儒家行政伦理以人性善为基础,重个体伦理修养、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借鉴儒家行政伦理思想,也要同时结合制度建设,从内部修养和外部制约两个角度建设现代社会主义行政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