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提升就业质量的核心。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齐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要改革毕业综合实践活动,保障学生技能训练与就业岗位问的无缝对接;要落实好“双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首选目标应该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就业”,实际上应该是“适度的充分就业”。政府在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时,要优先考虑就业增长;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时,应把治理失业放在优先地位。实现适度充分就业,要建立健全规避就业风险的政府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苏州市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有一个新提法:“农民创业和就业”。不仅仅是被动“就业”。更要主动“创业”,而且多数是就地就业、就地创业。在有条件的地方,这个经验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区建设》2007,(12):41-42
转移农民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农民顺利就业,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其中,对农民引进就业技能培训,就是“授人以渔”。农民有了一技之长,转移就业就能输得出,稳得住,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不但事关“城里人”的吃饭、穿衣大事,也关系到“乡下人”的生活出路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到今天,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提上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而推进农村就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工作。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非理性”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不断增加,“非理性”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化解之道,从大学生个人方面,要在学习生活中培养理性信念,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高校方面要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政府应增加就业岗位,要在相关政策上加以扶持。媒体也要从正面加强宣传,引导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对就业有深远影响。文章基于2000~2020年中国291个城市面板数据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Bartik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OFDI的国内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OFDI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国内外生产要素呈现互补关系,扩大了国内就业规模,因此“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促进中国OFDI拉动了国内就业。同时,就业效应会因城市区位、城市级别以及产业而异。此外,文章还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是OFDI影响就业的重要中介变量,人力资本高级化对就业效应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不能自动地解决就业问题,就业工作有其内在规律。要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扩大就业的重要性,并以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五个统筹”分析扩大就业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以其推进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贺军 《老区建设》2006,(6):16-17
2005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的战略决策,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内容。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如何把握这一机遇,促进地方发展。近日,笔重点就“百姓创家业”这一课题对国家级贫困县——上犹县作了一番调查。通过调查,笔认为,创业离不开就业,要实现“百姓创家业”的目标,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促进就业,不断提升做好就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九五”中国劳动力供求与就业问题分析文/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在下个世纪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战略,不能片面地强调劳动力的安置,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重要的是要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11.
“未到毕业时,先为就业忙”,这是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写照。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2007年毕业大学生495万,再加上去年离校时还没有就业的120多万大学生,所以,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左右。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本应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可是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却与之相悖,这不得不引起多方面的焦虑。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有效地组织农民进城经商打工,有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要认真抓好。如何抓?作者从政府部门要“形成共识,落实责任”和“求真务实,引导帮扶”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14,(18):34-35
9月10日,天津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表示,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在专家看来,此次总理讲话主要强调,经济增长目标要更加注重“弹性”,政策重心将主要放在促进改革上。就业与创业形势向好城镇就业不降反增。李克强介绍,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7.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3%。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增。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小康中“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本身也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使劳动者尽可能多地实现就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将失业率控制  相似文献   

15.
语录经典     
《宁波经济》2013,(12):9-9
“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50万人就业” ——自T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经济形势报告在谈到就业时,李克强指出,“我为什么上来要跟大家讲GDP?我们关注GDP其实关注的是就业我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有关方面反复测算。  相似文献   

16.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这次浪潮前锋凸至,预计今年9月达到最高点,而且要蔓延“十一五”头两年。在解决就业难题上,各方的努力可以用“千方百计”来形容——政府决策掷地有声,企业充分挖掘社会责任,此外对青年“结构性失业”的心态调整,辅以专家的救治方案等等,这些措施都将是安全度过第三次就业高峰的保证。[编按]  相似文献   

17.
朱铬基总理指出:“目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增多,是我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正确分析和估价就业形势,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机制。由于我国原有的就业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单一所有制就业”和“计划分配就业”,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头脑里的就业观念是“绝对充分就业”,即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全部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与某个“单位”、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经贸争端中,贸易顺、逆差已不是主要原因了。主要原因是对“饭碗”的竞争。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最稀缺的资源是就业岗位。我们最需要是就业岗位。有了这个资源,我们什么事情都好办。没有这个资源,我们可能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我们要作的就是要争取让更多的就业岗位配置到中国来,转移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19.
周嵘 《魅力中国》2011,(14):110-110
全国两会后,国家发改委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了38处修改。其中一处细微的改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将草案原文的“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改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本文针对这一变动,分析对比收入分配问题的数据,最后从政府作为方面提出改善收入分配悬殊现象的建议。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相似文献   

20.
李峰 《发展》2008,(4):28-29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劳动保障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一是明确了新目标。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二是部署了新任务。提出要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其中“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我们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在部署加强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涉及劳动保障工作的就有三大任务,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