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八届(2015-2016)"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于2015年4月15日正式启动,开始接受地方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和群团组织的创新项目申报。上述机构或组织在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创新项目均可申请,尤其鼓励法治、透明、协商民主和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创新项目申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将组织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全国专家委员会严格按照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选,从申请项目中选出20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中,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生活、参与治理、对那些关系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政府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的失职及缺陷.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却存在着诸多困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构建公民的文化建设,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当下公民社会的发展还不完善,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意识薄弱,参与机制短缺以及制度的不完善等导致了公民参与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阻碍了公民参与进程和民主治理的推进.因此,依据公共政策性质和合法性要求,选择适度且均衡的参与途径与策略,辅以具体的完善公民参与的措施,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从管理到治理,国家治理是一条参与的道路,包含公民及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以社会制约权力、通过协商达到共识进而实现治理现代化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与此同时,参与式预算从源起到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治理的范畴,不仅是全球最佳的政府治理实践,也是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模式.参与式预算是蕴含政治民主的理念与实践,是不同于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一种成功实践,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治理模式,还是一种公共预算实践的创新方式.由此可见,理性认识参与式预算理念和实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引入公民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治理模式的形成,增强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政务流程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巩固主人翁的地位。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着参与的动力不强,参与的信息不畅,参与难度较大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公民评估政府活动的信度和效度。为此,必须在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和政府互动协调机制,加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法制建设,强化公民参与主体的教育与培训等方面选择合适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行政权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行使,它们担负着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行政权的行使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是通过各级人民政府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来实现的,一旦一个政府行政行为成立,一律认为其具有公定力.但有时候政府做出的行政行为在主体、内容、权限、形式以及程序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瑕疵,这就势必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政府作出的具体政府行政行为为研究切入点,初步探讨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户对当前水利、道路、农技服务、农村文化活动等公共品的满意度较低。民主参与是乡村公共品提供及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调查发现农户在当前的乡村治理及已有公共品项目建设中的参与程度都很低。对未来公共品再建中参与意愿的调查发现,农户对项目预算管理以及监督的参与意愿很强,但是在融资和项目决策上对政府依赖度较高、参与意愿较低。通过有序Probit模型回归发现农户对项目的监督会显著提高农户对项目的满意度。本文结论认为促进乡村治理转型,提高民主参与水平尤其是扩大农户对公共事务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NGO和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主要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灾后社区重建的过程,普遍强调参与式发展中的赋权理论与策略.但在实践中,这种策略却遇到了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笔者持续三年参与的B社区重建实践,指出社区实际上处于迅速的灾后重建、城乡一体化以及社会管理改革的多元社会进程之中.各种力量对社区的多方面介入使得传统社区参与式发展理论难以应对.基于对社区重建中三种主要力量——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发展NGO——的分析,本文提出转型时期的社区发展需要社区骨干、公民组织与国家权力和市场力量建构合作治理的关系,发展多元化的社区权力结构,真正形成对社区的有效赋权.同时这种赋权既不应该激化社区中官与民的对抗,也不应该使居民更依附于地方政府,形成新的内部殖民过程,而是能够推动官民合作,以创新方式解决社区问题,实现社区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27日由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治理评论》编委会和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治理现代化与绩效管理科学化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围绕着中国治理现代化、绩效管理与治理现代化的关系以及绩效管理科学化等具体问题,与会专家认为,治理现代化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治理改革和实践要学习和借鉴体现为工具理性的世界治理经验;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治理合法性、提高治理有效性,是实现民主治理价值的有效方式;绩效管理的科学化本质上要通过推进绩效评估走向真正的绩效管理来实现,并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估的技术化水平,优化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在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新的条件的同时,也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重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发挥网络舆情的功能,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区域治理理论认为,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治理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可以平等协商公共事务,其本质是制度创新。然而目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较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原因是区域治理理念滞后和治理体制机制缺陷。今后我国区域治理要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构建有效的制度安排,设计有效运行机制,重点在行政管理、政策体系、法律法规、考核评估上进行制度创新,在公共协商、社会参与、利益补偿、信息传递、监督约束上进行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1.
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 一、建立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建设的制度化平台 在当前我国呈现“大政府、小社会”总体特征的背景下,政府应当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力量,并推动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树立多元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综合运用行政管理、法治手段、道德约束、市场机制以及社会政策等多种管理方式和手段,改变传统的一元主体并以行政控制为主的社会管理格局.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化沟通渠道和参与平台,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2.
社区居民参与是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主体积极主动参加社区公共事务的制定、管理及运作的行为和过程。通过研究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的理论,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中几种不同类型的公共事务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分析居民参与和社区建设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居民参与主体、参与路径等居民参与问题,进一步探讨出发展居民参与管理、强化社区相关功能以及提高社区相应治理能力的相关对策。即处理好政府、社区以及社区居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各类社区组织,建立层级分离的社区工作体系,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社区自治的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区域公共事务的特征为分析起点,指出跨区域公共事务应寻求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通过对从"囚徒困境"到合作博弈的解析,分析了跨区域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可能性及其所要具备的条件.即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加强各方协商和信息交流.具体的制度设计重点是,创建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此外,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创新经济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全新经济形态,它引发社会经济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趋势,对政府经济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在创新经济治理中,政府必须摈弃行政本位意识,树立服务主导理念,政府职能要由全面参与主导型向宏观管理服务型转型,同时要根据创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政府职能创新,以适应创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是党政管理与自治管理的有机统一。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既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效率的客观需要。基于目前中国的民主参与机制不够完善、公民的参与意识不强的现状,各级政府及政府官员应转变观念,扩大民主参与范围,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和参与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和保障社会自组织建设;公民个人应提高参与意识,主动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碎片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碎片化”,是地方政府数量庞大、功能重叠、边界不清的形象称谓。多元民主理论认为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直接政治参与,公共选择理论则将其视为表达公共经济领域中消费者偏好的制度工具。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地方政府体制所产生的整体效益低下、部分地方政府民主程度与效率不够、以及无力应对社会问题等弊端,招致了大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7.
保障和扩大公众参与是确保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在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扩大公众参与,对于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公众文化素质较低以及特殊的行政文化等因素制约,民族地区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对民族地区发展非常不利.今后应当从政府、公民、制度等层面采取措施,切实把公众参与融入到公共决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公共服务行政理念逐步树立,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议活动的现象在逐渐升温。由于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和旧行政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公民评议政府"活动仍存在着区域差异、评议部门过多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转变行政管理观念,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等途径,完善我国"公民评议政府"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志愿服务在台湾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台湾行政机构、企业及非政府组织(公益组织)一直都把民众的志愿服务作为发展整体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民众也一直有自发做"善事"的传统。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迁、民众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的提高、社会公益需求的增加,以及广大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意愿的增强,志愿服务的理  相似文献   

20.
卢现祥  张翼 《财经科学》2011,(6):92-100
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间的分权有利于政府关于二氧化碳减排治理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强化,基于199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通过完善司法体系来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政府的环保治理均有利于促进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的降低,通过精简政府规模以及加强政府的腐败治理也有利于提高减碳治理的效率,而现行的环境管制工具对于激励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