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学立 《西南金融》2014,(11):55-58
P2P借贷模式自产生起,迅速在不同国家开始复制,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信用体系,随着而来的是对P2P借贷模式的创新变异。就我国来看,主要是由"线上"P2P借贷模式向"线下"P2P借贷模式转变,并且日益演变为以"线下"P2P借贷模式为主导的趋势。本文对"线下"P2P借贷从其运作模式、运作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7,(17)
基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P2P业务的发展迎来了春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投资公司P2P业务的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如何做好风险管控是当前投资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以"三农"金融P2P业务发展概况为切入点,分析了投资公司P2P的业务风险类型,并结合本公司的情况,以"四重"风控展开了对如何应对风险的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2P网贷平台如何通过业务模式的改进来降低借贷行为内生的信用风险是本文关注的重点。P2P网贷平台业务有无担保以及担保机制不同,其内生风险机制也不同。我国P2P网贷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业务模式逐步融入了"中国元素"。扩大信用评估数据来源范围、寻求线上与线下模式的平衡、采用个人信用评级方式是P2P网贷平台发展的方向,为适应集约化趋势,未来还应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华南金融电脑》2014,(7):20-20
几年前,P2PN贷才开始进入中国,但现在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然而这个市场也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实力雄厚的P2P机构做得风生水起,一边趔P2P平台在不断倒闭,市场呈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整个P2P行业日子并不好过。金融业内甚至还有声音认为,P2P网络借贷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行业,这种情况再一次令大众意识到实施监管的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时代》2014,(7):20-20
几年前,P2PN贷才开始进入中国,但现在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然而这个市场也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实力雄厚的P2P机构做得风生水起,一边趔P2P平台在不断倒闭,市场呈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整个P2P行业日子并不好过。金融业内甚至还有声音认为,P2P网络借贷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行业,这种情况再一次令大众意识到实施监管的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6.
P2P信贷即网络信贷,具有小额、无担保、快捷、网络化的特点,又被称作"草根"金融模式。P2P信贷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国也相继诞生了上千家P2P信贷平台。通过对P2P信贷模式的运营模式、自身优点和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解决P2P信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2P借贷是一种创新的金融组织形式,实现了现有金融系统的部分功能,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我国P2P借贷行业经过近7年的发展,衍变出了一些具"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风险特征各异,给监管当局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从不同商业模式下P2P借贷的特征和性质出发,具体分析了各种P2P借贷模式的共性风险和特性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对P2P行业的监管分析表明,其监管应确定金融创新容忍、行为监管、监管一致性和消费者保护的原则,根据不同P2P模式的性质和风险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方案,同时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创新为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P2P网络借贷模式。但是P2P网络贷款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跑路"、"诈骗"的风险,造成了整个市场的混乱,急需整治。本文研究了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以及基本流程,探讨了我国P2P网络借贷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风险从监管、法律等方面进行提出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对策,对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有所提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望走出困境,金融资源"错配"难题开始逐步缓解,但作为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P2P网络借贷行业仍然乱象丛生、问题频发。区块链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其具有分布式记账、点对点直接交易、信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推动智能合约走向现实等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P2P网络借贷行业存在的诸多乱象,但将区块链技术嵌入P2P网络借贷平台还面临一系列技术和管理难题,还需要监管主体、P2P网络借贷行业共同探索、不断尝试。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国内P2P网贷平台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张。但在政府监管仍未明确落实之前,平台的发展喜忧参半。本文以2014年11月,贷帮网发生项目逾期但公开表态"不兜底"事件为切入点,搜寻政府提出的P2P平台"去担保化"相关政策内容,探究P2P平台"去担保化"的内在原因及目前平台相关实践操作,给当下P2P平台及广大投资人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贝  王杰 《时代金融》2015,(2):37+41
随着国内P2P网贷平台的迅速发展,它的"倒闭潮"也紧跟而来。针对国内P2P网贷平台存在的四大问题—法律、资金、平台及用户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对国内P2P网贷平台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网络金融诸如P2P网络借贷的出现,不仅仅是对金融的突破和困惑,也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巨大触动。它较之传统借贷模式能有效摆脱地域和实物传输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为借款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但随着隐藏的问题诸如提现困难、违法经营乃至跑路等事件的不断暴露,以及在高利诱惑下出现的非理性异样膨胀,其中的风险也不可小视。本文立足于P2P借贷的实际,围绕预警防范这一主题,循着"预警设计—实证检验"的脉络,着重搜集相关网络借贷平台的公司数据,将其纳入独具网络借贷行业特色的指标因子,构建了层次指标的风险预警架构;进而通过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计分和广义回归分析测算平台风险概率等,加以相互印证,旨在探寻适度监管的预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独具本土特色的P2P网贷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但同时问题频现,凸显了在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关系的重要性。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引入一系列重要的监管举措,特别是将P2P网贷平台严格界定为信息中介,施加"小额分散"的投资限制,并制定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要求,在防控金融风险的同时要求其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虽然《暂行办法》借鉴了英美国家严格监管的思路,但在P2P网贷的商业模式、监管路径、信息披露要求和监管机构设置等方面仍需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持续完善。  相似文献   

14.
015年"互联网+"正式的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P2P金融模式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经历了粗放发展期后,也同时暴露出了很多诸如平台倒闭、跑路、非法集资等风险,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因此,为了P2P网贷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对P2P网贷平台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风险加以管控,引入外部审计。  相似文献   

15.
要加强P2P行业自律和规范,尽快完善和开放征信体系,综合利用平台信息和数据,建成一个公开、透明、安全可信的信用数据库,为P2P发展助航。P2P借贷(信贷)的英文全称是"Peer to Peer Lending",也称为P2P信贷,在我国通用的翻译为"人人贷",按照字面意思它是属于一种基于"个人对个人、点对点"的借贷模式。自2006年5月宜信成立我国第一家P2P公司以来,P2P信贷在我国近年发展已成井喷趋势。据零壹数据公司监测,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线上P2P借贷平台数量接近700家,比2012年增长了5倍多,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影响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且利用"新新贷"等P2P网贷平台上的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发现,P2P网络借贷借款人的学历、婚姻、房产、车产、工作情况和提供的材料数量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婚姻和工作情况的影响较大。最后,针对P2P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柏  张锐 《金融博览》2014,(12):49-51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谈到P2P,都逃不开监管的问题。 银监会5月份两次召集相关人士探讨P2P平台的监管问题,部分已经投身P2P网贷的投资者听闻“监管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8.
在利率市场化与P2P网贷井喷发展的双重冲击下,作为"正规军"的商业银行到了"不改变就要被改变"的边缘境地,不得不迎合大势去主动介入。本文首先基于我国的政策监管、风险、资源和市场供需四个层面分析商业银行介入P2P网贷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商业银行介入P2P网贷的四种典型模式及可能存在的且又无法回避的四大风险,包括政策(监管)风险、信用风险(违约风险)、业务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最后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先合作、后自立"的介入策略,并进一步从平台定位、组织架构、客户筛选和风险防范入手架构起其可行的介入路径。  相似文献   

19.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但平台欺诈、倒闭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何从鱼龙混杂的P2P平台中识别、规避问题平台,是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平台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并从平台实力、标的特征、风控能力、治理水平等方面构建变量和模型,以提炼能够甄别问题平台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利率奇高是识别问题平台的最重要变量;同时,实力薄弱、标的类型单一、风控能力欠缺,亦是问题平台的前兆。这些风险因素不但能预测新平台出问题的概率,对资深平台是否会出问题也有良好识别能力。在控制上述变量的条件下,其他变量(如保障模式、资金托管等)不再有预测力。本文从"平台风险"的新视角出发,拓展了P2P领域的研究,并为政府监管和投资者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P2P网络借贷目前表现出"迅猛发展但乱象频生"的特征。这一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对我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需要规范与扶持并重。针对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运营风险和技术风险,现阶段规范的重点在于加强法律规制、明确监管归口、强化市场准入和完善业务监管;而现阶段扶持的重点在于强化技术安全保障、分步纳入现有的征信体系、完善资金存管制度、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教育、提升担保等其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对于P2P网络借贷的规范扶持,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正确认识规范和扶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