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融合总体上做得不错,但是也存在教育公平显失、低收入"高学费"困扰就读、生源质量的差异化考验学校的教学工作等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入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简要分析税费改革后,基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和问题,从效率和公平二个层面应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必要性,并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政府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如何合理分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如何保障政府投入到位、如何保障政府投入效率和公平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异地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子女却未享有公平的义务教育。全面概述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相关研究发展历程、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并且对相关研究做出客观评析。  相似文献   

4.
祁毓  田丹 《发展研究》2009,(12):17-21
财政对教育支持的区域公平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从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大为改观,这些地区教育的"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得到进一步体现.立足区域公平的背景,利用统计学中的差距分析工具泰尔系数,对近年来我国财政对教育支持的绩效进行动态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的存在,我国义务教育有失公平的现象仍然严重。因而,在对我国义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中之重,也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义务教育免费之后,教育改革下一步怎么走?教育福利增长怎样同经济增长同步?如何更加体现公平正义,让社会全体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当前城市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了教育公平最突出的问题。公共政策是用来对问题进行排序的,最好的公共政策就是为那些最弱势的群体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如果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跟不上农民的进城速度,"城市化"就和"现代化"无关,不过是将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转换为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所以我们要应对解决农村教育不公平演变为城市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影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育管理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农村特有的弱势群体等。要解决这些阻碍教育公平发展的现实问题,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强化政府责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师资建设、建立入学机制、保护弱势群体、建立学校督导评估政策,以期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我国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收入分配领域里的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十七大报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些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的转变,无疑把侧重点转向了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方面。而在分配公平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各种似是而非的判断还在干扰着人们的视线。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必须给出进一步的科学回答,才能真正推进分配公平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国义务教育无论从普及率和资金看,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从相关指标看,也已经达到了下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形势严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经过调研,从一般原因分析,虽然我国教育资金在总量上还存在不足,但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资金结构不合理,即新增加的财政资金不是流向农村义务教育,而是流向城市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从深层次原因分析,是政府管理中存在某些制度性缺陷,阻碍了资金向农村教育流动。具体地说,就是"一级政府,一级学校"的办学体制,从"包干制"为基础的学费制度和以"基数法" 为基础的拨款制度。为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弱势群体"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本课题对农村教育改革方向进行研究后提出:(1)在办学体制上,应当结合我国实际,吸收西方国家成功经验,采取"县级管理,多级政府分担经费"的办学体制,由中央、省和县三级政府分担农村教育经费。(2)从收费制到免费制教育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现阶段学校在分担教育成本、教育公平方面仍有积极作用。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取消学费,而是在稳定负担的前提下规范学费制度,同时尽快建立对低困家庭减免学费制度,将学费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实现义务教育上的公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财政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于义务教育财政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论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关于义务教育产品性质的研究;二是关于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主体及各级政府之间对义务教育财政管理职责划分的研究;三是关于各级政府之间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研究。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前述研究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单纯的教育研究,实践研究偏少,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偏少。因此,这两方面将成为今后教育财政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榆林市义务教育事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地方财力、管理体制以及大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义务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均衡发展的问题已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榆林市总共有12个县,县域、城乡、校际之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还存在明显差距,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日渐凸显,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各县区必须把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工作的战略性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战略构想。然而,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不单纯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更涉及"城乡公平、区域公平与时际公平"问题,也涉及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宅基地改革的典型试点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宅基地放开流转可能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适用范围小"、"区域不公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宅基地指标化"模式,即以权利替代实物,并引进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实现宅基地指标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转。研究表明,"宅基地指标化"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更大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是解决宅基地问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指数研究"课题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约半数城乡居民对义务教育总体上感到满意,但随着择校、补课等支出费用的上涨,教育支出成为城乡居民家庭较为沉重的负担。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主要存在教学质量较差和学生上学距离较远等问题,城镇义务教育主要存在择校问题。为解决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建议加大改革力度,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探索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中国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教育公平的推进和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义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中国逐年增长的教育经费很难满足目前义务教育的需要。因此,从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分析入手,提出发行教育公债是解决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湖北省基础教育现状分析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受到重视,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对教育公平的要求和理解不尽相同。湖北省基础教育条件与过去相比有明显改善。1、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基础教育以义务教育为主,湖北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湖北义务教育投入在连续三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2004年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0.65亿元,增幅为14%。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就学决策形成机制研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通过大量认真的调查,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流动人口带子女进城就学的决策动因及各动因在形成最终决策中的地位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缓解城市面临的义务教育资源需求压力、推动教育资源更公平配置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之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蓉 《经济学》2003,2(2):453-468
本文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探讨了我国义务教育资金分配的不公平性。研究证实了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教育投入不公平问题的大量存在;同时也发现政府的一些政策,如对于未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地区的关注和相关投入已经产生了正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内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投入水平上存在悬殊差异;中部地区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和努力程度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各省之间在省内不均衡方面呈现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戴静 《经济论坛》2006,(10):109-109,114
义务教育从其消费特征来看,可视为准公共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效益的外部性。义务教育公共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负有主导性融资责任,否则会出现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局面。实行义务教育,使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进而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政府如何支持教育事业,以面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需要,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