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渔业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论文以2005-2015年我国湖泊捕捞和养殖数据为基础,分析目前湖泊渔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湖泊渔业资源正在被过度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污染加剧了水环境恶化;渔民转产转业能力差,对渔业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养殖捕捞效益不高;社会运行机制的缺失导致渔业贫困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本文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目标,从经济、社会组织制度角度聚焦渔民贫困和不公平使用渔业资源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渔业资源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收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性质的资源税费,使由于渔业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的保护,使由于渔业资源条件差别带来的级差收益不能得到合理配置,也使我国水产品的价格结构和税收结构产生扭曲现象。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不收资源税费造成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明显。 一、渔业资源税费的性质。在我国目前的价格水平和管理体制下,使用自然水面、滩涂和近海渔场的生产者,通过捕捞和养殖水产品实现其价值,在目前水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渔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廉价人力资源和外国资本资源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资源的支撑都是有限的。目前,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都面临巨大挑战,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渔船经济效益下降、水污染日趋严重和水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使渔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本文认为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渔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创新渔业经济组织制度是推动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我国渔业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渔业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 ,渔业生产、流通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种高速发展 ,是依赖于增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的发展 ,是过度利用渔业资源的掠夺性的发展。目前 ,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显露出其负面影响 ,带来了诸如渔业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渔业新技术引入不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又直接关系到渔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乃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海洋渔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1 .渔业资源日趋衰竭。长期以来 ,我国渔业产业结构是以传统…  相似文献   

5.
关松  武文军 《渔政》2009,(3):11-13
近年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在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海洋经济产业的扩大化和海洋资源开发的深入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损害也日渐严重.由于我省在农业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开发中.对渔业资源损害的补偿与恢复机制尚未建立.致使一些渔业资源在我省海域内面临着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种类缺失甚至出现个别珍稀水生生物灭绝的危险。建立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渔业资源损害补偿与恢复机制.是保护和减少海洋渔业资源损害破坏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又好又快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措施.更是渔业行政主管机关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开发农业,不仅是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而且是农村新的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开发,符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方向。一、农业开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商品生产、注重长远利益条件下的农业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改造。1.开发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农业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紧密交织的统一体。在农业生产力系统中,自然资源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开发新的自然资源。我国非耕地资源丰富,并且大部分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合理开发利用这些闲置、半闲…  相似文献   

7.
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是渔业生产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沿海大规模经济开发活动的迅速发展.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除陆源污染物对渔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外,过度发展水产养殖引起的自身污染、大规模渔业污染事故、爆发性水产病害、赤潮以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渔业水域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日趋衰退,成为制约我国渔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科学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是渔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渔业资源管理可分为资源限制开发和资源修复两大方面,渔业资源的限制开发具体表现为捕捞限额制度和捕捞配额制度,其理论基础为渔业权制度。渔业资源养护主要是增殖放流制度。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渔业权、捕捞限额和配额制度、增殖放流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我国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业对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在分析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及对天然渔业资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理念,在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合理确定养殖结构、制定完善的养殖规划、严格引进种的科学管理、加强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放流等方面的对策,从而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守信 《渔政》2004,(1):11-11
渤海作为我国的唯一内海,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区,也是山东渔民的重要传统作业区。渤海渔业资源的养护、管理直接影响到我省渔业经济的发展和广大渔民的切身利益。我省历来十分重视渤海区渔业资源的养护、管理,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专属经济区海域面积辽阔,渔业资源丰富,尤其是深海金枪鱼类资源优势明显。本文通过对斯里兰卡渔业资源、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和贸易等渔业产业发展以及渔港建设现状和特点的介绍,着重分析了其渔港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旨在为我国的渔业发展和渔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客观准确地判断捕捞业发展阶段,对于实施有效的渔业管理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美国、日本、俄罗斯和秘鲁海洋捕捞大国1950-2013年的生产数据,运用龚柏兹模型迚行拟合,研究其发展的变化情冴,分析不同国家海洋捕捞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对于不同的发展时期,产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是如何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伏季休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强  李长春 《渔政》2009,(1):30-31
针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和生产减产的实际情况.我国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开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相继实施全面伏季休渔制度。使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一些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有所增加.渔业资源得到了保护.但是休渔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及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求解决方法,以保障我国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理渤海恢复渔业摇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是我国的唯一内海,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曾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历史上被誉为“鱼虾的摇篮”,在北方沿海经济发展和渔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主要经济鱼类不能形成渔汛,沿海渔民生产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渔业经济严重滑坡。尽快恢复渤海渔业资源,充分发挥渤海在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渔业资源视角下中国沿海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休闲渔业在经历了资源开发、市场增长、基础设施改善、产业链复合化、目的地示范化等综合性建设后,其发展或将面临渔业资源的制约。通过对传统渔业、海水养殖、增殖放流与休闲渔业迚行相关性分析与检验,迚而验证了渔业资源与休闲渔业乊间确实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以渔业资源供给为视角划分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即自然供给、传统养殖与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幵对三类发展模式特点迚行归纳。相比而言,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在渔业资源供给、休闲渔业体验性表现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是我国沿海休闲渔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落实“两统一”职责重要保障。文章梳理了我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和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情况,以及省、市、县级自然资源执法改革典型案例,分析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存在的职责认识、执法权下放、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阐释了推动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改革的必要性,并从出台政策文件、规范执法权下放、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执法保障等方面提出推动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工放流增殖是把人工培养的生物种苗投入适宜的渔业资源水域,达到提高该水域的渔业资源量和改善该水域渔业资源结构的目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放流发展较快,据有关资料表明2004年,全国共放流鱼类、对虾类、贝类等共计近200亿尾(只),渔业增殖放流资金共投入约1.5亿元,内陆流域放流数量约135亿尾(只),放流资金投入9107万元。农业部和环保总局2004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人工增殖放流成为渔业部门实施渔业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建民 《渔政》2009,(1):27-28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上著名的湿地.已作为我国鸟类的重要栖息地纳入国际湿地保护公约的名录。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经济鱼类.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青海湖湟鱼在青海湖鱼鸟共生的生态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演变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湖区出现水位下降。沙漠化趋势加剧,特别是渔业资源锐减。鸟类栖息环境恶化。为了遏制青海湖渔业资源衰退的状况.省政府从1982年到2000年期间对青海湖实行了三次封湖育鱼.从2001年1月到2010年12月对青海湖继续实行为期十年的第四次封湖育鱼工作.这次封湖育鱼是全面禁捕,实行零捕捞政策。  相似文献   

19.
金德举 《渔政》2007,(1):17-19
一、我国渔政队伍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 自1978年国家恢复设立渔政执法机构以来,我国的渔政执法队伍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29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这支渔政队伍担负着我国渔业资源的保护、渔业生产秩序的维护、渔业船舶许可管理、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渔业无线电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等任务,并依法履行着专属经济区巡航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渔业权益的重要职责,是我国渔业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者,渔业资源的养护者、渔业生产秩序的维护者、渔业安全的监管者,为我国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渔业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新时期我国渔业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与“科学管理”观念、完善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改进渔业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渔政执法效率和效果等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