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5年春交会上,蒙牛喊出了“整合国际资源,启动奶粉后发优势”的口号,欲发力奶粉市场。然而时间到了2005年的8月份,蒙牛奶粉依然没有启动的意思,市场业绩与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从全国各地传来的信息都是:企业没有投入支持,商超运作进展缓慢,经销商心力交瘁、积极性受挫等。面对蒙牛迟迟不发力的市场表现,许多人发出疑问。难道蒙牛“误入”了奶粉行业?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5,(7):B045-B045
去年此时节阜阳奶粉事件让“奶粉”二字蒙上厚厚的阴影,然而新年伊始,据记者了解,乳业巨头之一的蒙牛乳业正厉兵秣马备战奶粉市场,并且正与国际乳业巨头密谋合作。市场嗅觉一向灵敏的蒙牛,此举背后其实另有深意。  相似文献   

3.
一、食品安全让人痛心,从根本上违反了以人为本1.“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食品安全的严重性2008年的奶粉事件已经是第二次了,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因阜阳劣质奶粉而起,当时黑心老板被判刑7年、罚款5万元,并公布了54家劣质奶粉企业,其他奶粉企业也做了诚信承诺。然而仅过了4年,又发生了更恶劣的“三鹿”事件。恶劣表现在:一是伤害严重,达5万多幼儿,  相似文献   

4.
彭靖 《商界》2008,(11)
三鹿奶粉“911”,被定义为中国奶粉甚至中国乳业的一次标志性洗牌。其影响广阔深远,波及之处人人自危。然而从奶贩到厂家再到消费者,从质检部门到地方政府再到媒体,几乎社会系统上的每一个关键控制点都被无限放大审视,盘根错节晦暗不明。惟独,却缺席了经销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中国出现的一系列的奶粉安全事件,使人们对我国的奶粉品质失去了信心。为了保证奶粉的质量安全中国开始效仿在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等在药店销售奶粉。我国从2013年10月以来开始在北京和江苏等20家药店试点。作为作为一条新的销售渠道,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的市场上已经取得成功,再加上国家的扶持,我们推测效果应该很好。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现实的情况与我预想的不符合,这一矛盾这就是我做这个调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正>当价格高却销量连年增长的外资品牌奶粉进驻中国市场之后,国产奶粉品牌也应声低迷了一阵。然而,触底反弹的是,近来中外品牌奶粉开始火拼,其中在消费者眼中,高端不再是外资奶粉的代名词,包括飞鹤和君乐宝等国产老牌奶粉也在相继杀入高端奶粉领域,试图分得一杯羹。事实的销售数据也验证了国产奶粉这一明智的决定。根据飞鹤最新上半年销售数据表明,其高端奶粉销售增长200%,带动整体也销售增长了45%.无独有  相似文献   

7.
奶粉按其成分构成可涉及三个税目。在海关商品归类中,"奶粉"属于《协调制度》中第四章的商品,归类时应按浓缩归入税目0402。然而目前较多的奶粉成分与传统奶粉相比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不同品种奶粉之间的成分差异也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奶粉的归类已突破税目0402的商品范围。奶粉按其构成的成分可涉及的税目有0402、1901、2106。  相似文献   

8.
《商业科技》2013,(29):12-12
奶粉进药房是政府力推举措之一.商务部日前已选中10家奶粉作为首批进药店销售的品牌。然而,奶粉商向南都记者称,首批药店渠道奶粉将强制贴上专用标识,而且企业要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建立一套新的产品标识以及相关的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一些被国家质检机构及相关部门评价与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引发了社会公共危机。2008年,戴着“中国名牌产品”光环的三鹿奶粉就“出事”了。然而,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产品质量事故,更上升为社会公共危机层面。可以说,三鹿奶粉不但为“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抹了黑,更重重地打了“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与认定部门一记耳光。  相似文献   

10.
我畅想     
我经营乳制品差不多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我们主要是批发兼零售。奶粉主要是以国产品牌为主。近几年进口奶粉一直占据着我国高端奶粉的主要市场,价位也普遍要高于国产奶粉的一线品牌。但是很多消费者包括从我们这进货的经销商都会问有没有进口奶粉,也都是很看好进口奶粉的市场。现在奶粉这个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的同质化也十分严重。但是我个人觉得洋奶粉的优势存在于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投入较大的宣传力度上,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一旦小宝宝适应了一种奶粉的品牌也就不会再轻易变动了。但是我觉得现在国产奶粉的品质也十分不错,  相似文献   

11.
<正>奶粉进药房是政府力推举措之一,商务部日前已选中10家奶粉作为首批进药店销售的品牌。然而,奶粉商向南都记者称,首批药店渠道奶粉将强制贴上专用标识,而且企业要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建立一套新的产品标识以及相关的追溯系统。业界认为,这种标识无疑增加企业负担,对产品渠道间流动也不利。此外,奶粉进药店是否真正有助于提升奶粉质量,从而提  相似文献   

12.
空壳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内奶粉品上牌开始面对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在许多没有主流品牌的农村市场,因为不能正确区分真假奶粉,加上迅速萎缩的市场需求,经销商和零售商们已经把近乎所有的奶粉撤柜。这虽然暂时避免了假奶粉经由这一渠道流入消费者手中,但却使许多农村奶粉需求者不得不远途到县城购买,而一些无法前往县城  相似文献   

13.
燕塞 《糖烟酒周刊》2005,(11):A025-A025
2004年4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使国产奶粉行业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销量大幅下降,而被国产奶粉用价格战压制多年的进口奶粉则伺机抢占市场,国产奶粉的半壁河山在内忧外患中岌岌可危。如何提高公信力与美誉度,成为众多国产奶粉生产企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栗娟 《糖烟酒周刊》2007,(21):66-67
谈到配方奶粉行业的整体价格波动,就要将时间追溯到2006年下半年,多美滋、惠氏等国外品牌率先打出了价格提升的大旗。自此以后,涨价就成了配方奶粉行业的热点话题。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进口国产配方奶粉品牌都已经经历了一番价格的洗礼。进口配方奶粉已经触及200元大关,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初,国内掀起新一轮的奶粉热,在液态奶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以蒙牛为主的众多乳品企业将矛头指向了奶粉行业。然而目前来看,回温只是个别企业的“梦想”,真正被唤醒做市场的是两个成熟品牌三鹿和伊利,新军蒙牛的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想的热销,还有一些品牌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条件的改变,明显出现萎缩、颓败之势,而圣元、南山等采取“高举高打”策略狂轰数年的品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促销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相似文献   

16.
张进发 《糖烟酒周刊》2005,(13):A002-A002
贵刊《蒙牛:液奶大王能否扛起奶粉大旗?》一文,分析了蒙牛运作奶粉市场几个不利因素,但我觉得蒙牛还必须要顶住外资品牌的市场压力。这也是我国今年本土乳企纷纷推出高档婴幼儿奶粉所共同面临的压力。外资品牌奶粉进入中国比较早,尤其是在婴幼儿奶粉市场,  相似文献   

17.
《商务周刊》2010,(18):83-83
“从奥运到世博,伊利奶粉作为中国奶粉行业的唯一代表,持续服务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大全球盛会,这是中华民族奶粉品牌的骄傲,更吹响了中国好奶粉走向世界的营销号角。”伊利奶粉团队负责人豪气干云,“与奥运营销相比.伊利奶粉的世博营销还担负着一项重要的战略使命:迎合世博本质消费需求,创新性的体现伊利奶粉专业品质和国际化服务水准的力量,并展示伊利集团绿色产业链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2005年的来临,国产奶粉都在酝酿推广新产品,而且不约而同地挺进了百元价位,在高端市场有了新的突破。与此同时,部分洋品牌奶粉也面临着抢占低端市场的机遇。中外巨头交锋,国产奶粉能否凭惜网络优势支撑起高端品牌形象,与洋奶粉一争高下,成为内业最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中国乳业频发的不安全事件让很多中国家长“十年怕井绳”,为了让孩子吃上更健康更有质量保证的洋奶粉,很多家长开始了漫长的“拖粉”之路。然而,随着香港奶粉“限购令”的推出,“拖粉”成本高企,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通过代购渠道来购买国外洋奶粉。除了淘宝店上的各种母婴用品代购和专卖,微信朋友圈的代购生意也日渐火热。  相似文献   

20.
消费速递     
外资品牌占投诉比例达六成洋奶粉投诉高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的上半年全国消费者组织受理的消费投诉显示,备受家长们关注的婴幼儿奶粉投诉达到744件,其中近九成投诉都与质量安全问题有关,投诉涉及的品牌中外资占六成多。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是彻底打破迷信洋奶粉消费误区的时候了,伴随着理性消费观念的普及,洋奶粉垄断市场的局面有望改变,中国奶粉合理、理性的消费格局或将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