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新路  周明 《济南金融》2004,(10):41-43
股票市场是现代金融的中心,是资金要素配置的枢纽,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金要素的配置效率。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变动趋势来透析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变迁轨迹,重点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制度方面的原因,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股票市场是现代金融的中心,是资金要素配置的枢纽,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金要素的配置效率.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变动趋势来透析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变迁轨迹,重点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制度方面的原因,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透明度与资源配置效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1999年至2004年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通过构建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模型,探讨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和规模后,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越高的行业,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越好。研究还发现,会计信息透明度与产权、产品市场竞争等其他公司治理变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下的股权融资偏好:负面影响与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这种偏好将对资本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投资者的利益与长期投资积极性、公司成长性、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宏观经济等方面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并指出在不断扩张证券市场规模、发挥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同时,政府必须加强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和综合治理,使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逐步回归到相对理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质量既决定了企业自身的绩效.也决定了整个证券市场的质量。因此,上市公司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上市公司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但不可能保证所有上市公司质量都不出问题。作为政府或证券市场的管理者.帮助上市公司提高质量.促使其增强竞争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这一点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政府或证券市场的管理者能够做到的事.作为政府或证券市场的管理者关键是要建立一整套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规范监管。当前.建立多层次的股票市场.强化辖区监管责任制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因而也是振兴中国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对股票发行核准制市场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市场在2001年3月17日实行了公司上市资格认定的核准制制度,这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上的一次重要的制度变迁,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一级市场上发行制度改变后,上市公司对这一制度改变的市场反应,来论证证券市场上的一制度变迁的绩效行为,通过实证检验,笔者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行方式的变迁提高了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使证券市场在良好的秩序下运行,就需要建立良好规范的财务报表生成和披露机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导致证券市场资本配置功能失效,制约了股票市场的发展。急需深入分析这种状况的成因并尝试找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有治理效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是否进行了有效治理,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否对上市公司发生的违规行为给予了惩罚。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并未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惩罚,通过股票市场产生的外部治理机制失效。因此.除了以更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等事前契约来规范主体行为外,客观上还必须要有更具指导性的行为准则——公司治理的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股指波幅过大、股票换手率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成因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股票市场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股票市场体系不完善。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要继续寻找国有股减持的最佳方案、尽快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加快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加强对股票市场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0.
李卿 《时代金融》2014,(1Z):59-59
想要使股票市场更加全面、完善,离不开做空机制。完善的做空机制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就我国股票市场完善做空机制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证券市场做空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想要使股票市场更加全面、完善,离不开做空机制。完善的做空机制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就我国股票市场完善做空机制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证券市场做空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并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中7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上,本文从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融资约束降低,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卖空机制对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证券市场是资本与信息交融的资讯市场,投资者有权利用所知信息做出投资判断,但内幕交易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轻松获利,破坏了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使广大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丧失信心,降低了股票市场的流通性,进一步导致公司筹资发生困难,使证券市场融资金的功能和本意受挫,最终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一股独大”一直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诸多问题的根源,但由于对国有股权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清晰的了解,管理层于2001年启动的国有股减持计划遭遇了挫折。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及其股票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而言,最为短缺的资源依然是制度资源,包括市场秩序、法治建设以及政府管制制度等。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更应该重视制度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引言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基础性制度,是保证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机制,也是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退市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退市机制并不是和股票市场一起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后期不断的建设中逐步形成的。我国证券市场于2001年开始推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但是由于原有退市制度标准不够严格、退市程序冗长,加上执行并不严格,导致一些长期绩差公司往往通过重组、借壳等方式起死回生。市场对垃圾股炒作成风,这严重扭曲市场价值,导致资源错配。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证券市场上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研究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5年年报为基础,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反映上市公司股票β系数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个股β系数,与会计变量的相关系数比较小,相关关系较弱的结论。提出应进一步规范我国股票市场,加强信息批露与监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会计信息对β系数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7.
银行间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理性投资的基础,也是保证证券市场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国内相关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股票市场和上市公司,对债券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分析较少。该文在分析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股票市场开放及外资股东对上市公司分红的作用一直是个谜,本文则基于沪港通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结果在经过安慰剂测试、更换度量指标等检验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地,对于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股权制衡度较低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股票市场开放对现金股利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结论从上市公司分红视角提供了中国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影响微观企业实际经济后果的因果证据,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水平"具有较强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证券市场上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研究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5年年报为基础,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反映上市公司股票β系数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个股β系数,与会计变量的相关系数比较小,相关关系较弱的结论.提出应进一步规范我国股票市场,加强信息批露与监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会计信息对β系数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市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功能缺陷及其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轨经济国家,证券市场通常发挥着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三大功能。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其筹资功能得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也开始显出。据统计,2000年底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为48089.04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3.8%,全年国内股票市场筹资总额为2103.02亿元,约占当年企业融资总额的5146亿元。巨额资金的投入,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并通过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进一步优化了经济资源的配置。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造成其在促进公司治理方面的功能缺陷,并进一步影响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