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BT模式已经成为国际项目中较为流行的投融资模式。对于我国来说,BT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很多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和借贷能力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加速民间资本的流动。本文将在阐述当前我国BT项目融资的三个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防范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叶 《中国电子商务》2012,(7):109-109,1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愈演愈烈,急剧增加的资金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严重的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这种背景下,BT模式以其投融资和建设管理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型建筑企业的青睐,被广泛的运用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本文在介绍传统BT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BT模式的演化方向,剖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BT模式中弱控制和强控制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对BT项目人如何合理选择BT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物流项目的投融资模式直接影响其风险性,而物流项目的投融资决策,是一个需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投融资方式选择的问题,如何选择适合的投融资方式是影响物流项目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确定物流项目投融资的主要影响因子,运用AHP-TOPSIS对物流项目的BOT、BT、ABS、BL等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筹资建设的新型模式之一,BT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很多市政工程中。由于市政工程通常投融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资金管理也相对复杂。因此如何加强BT项目模式下的资金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BT模式下我国目前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来思考对策建议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5.
BT是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的缩写,是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社会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政府赎回。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已交给业主,业主按合同约定分次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BT建设项目是国际上比较成熟和通行的一种投融资建设方式,近几年来在我国内很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筹资建设的新型模式之一,BT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很多市政工程中.由于市政工程通常投融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资金管理也相对复杂.因此如何加强BT项目模式下的资金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将针时BT模式下我国目前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来思考对策建议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费华勇  许学军 《中国市场》2011,(10):43-43,49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用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作为公用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的重要模式——BT模式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项目中。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载体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重要条件,其建设的情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就BT模式在公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曾亮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116-117
市政公用行业推行市场化和全面开放基础设施市场,是近期和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投融资改革的重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和"市政公用行业是公益事业,应该由政府统包"的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模式面临挑战,迫切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及不同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投融资模式创新。综述了目前世界各国市政交通工程投融资方式,以及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目前采用的主要投融资方式。并且介绍了一种新型投融资模式—BT模式,在中国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杉 《中国市场》2007,(39):78-79
高速公路证券化是一种典型的基础设施证券化,是以项目所属资产收费权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本文首先阐述资产证券化的含义,进而分析高速公路证券化融资的动因,最后提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理想选择:SPT模式和离岸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丽 《商》2014,(26):123-123
BT项目融资模式是从BOT模式演化而来的,为缓解我国基础建设中资金紧张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BT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已广泛的应用并迅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BT项目融资模式的含义,对BT项目融资模式下会计核算及税务问题进行分析,对BT项目的会计核算进行探析,以期完善相关会计理论。  相似文献   

11.
冯海 《科技转让集锦》2011,(24):134-134
本文结合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巩义至登封段投融资BT项目建设两年来的实际情况,就BT模式中的优势进行总结.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分析风险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BT融资项目作为一项新型的投资建设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发展时间短,很多企业在融资时对BT融资的运作模式掌握不够熟练。在BT融资项目中财务管理是整个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正确的财务管理是所有企业在BT融资起步时的关键点。本文即就BT融资的投资方式及建设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进行相应的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孟祥云 《中国市场》2015,(12):72-73
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即"建设—移交",BT项目作为一种新兴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在国内得到了蓬勃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因为建设单位资金紧张而不能实施工程的难题,尤其是一些政府牵头开发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应用较多。目前,在我国这种项目模式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BT项目的财务风险问题作出相应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BT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目前已成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要模式。阐述了BT模式的涵义、特点、优势和一般程序,并探讨了在基础设施项目中实施BT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页岩气已在全球掀起了一场“绿色能源革命”.就我国而言,页岩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被提到政府能源战略规划中.随着页岩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理论创新及相关关键技术突破、经济条件改善和国家政策支持,未来中国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改变中国天然气发展乃至整个能源发展格局.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石油、天然气供求状况以及供求缺口的阐述,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对页岩气投融资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对资产证券化、B0T融资模式和BT融资模式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试图寻求适合页岩气项目的融资方式,发现融资成功的关键因素.最终得出结论,页岩气企业应在市场中自助融资,不局限于单一的融资模式,而是将多种融资渠道和方式结合起来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6.
正一、BT模式投融资现状国家为防止系统性风险,引发地方债务危机,从2009年开始严控地方债务无序增长,严控地方融资平台。中央一系列要求让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举步维艰,BT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压力,突破政府融资难题,实现"曲线救国",地方政府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开始大量采用BT模式投资建设。伴随着后水电时代的来临,中国水电及时转型升级,顺势勇为,按照"大集团、大土木、大品牌、大市场"战略,在强化国内水电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和国内基础设施业务,目前已形成三分天下态  相似文献   

17.
陈丽 《商》2013,(9Z):172-172
本文针对现阶段工程建设中的一种新型的投资建设模式BT模式展开了分析,将建设过程中的三方主体的运营流程进行了讲解,并对项目投资人财务分析的各个内容以及管理分析的重要性进行了叙述。BT模式下投资人项目财务分析是BT投资企业财务保障的基础,也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可靠保障,所以在实施项目投标和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财务分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广泛地采用了BT建设模式,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并未对BT建设项目有关会计核算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致使BT建设项目有关的会计核算"五花八门"。本文以珠海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BT项目为例,分析了BT项目公司关于BT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BT模式投融资现状 国家为防止系统性风险,引发地方债务危机,从2009年开始严控地方债务无序增长,严控地方融资平台. 中央一系列要求让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举步维艰,BT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压力,突破政府融资难题,实现"曲线救国",地方政府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开始大量采用BT模式投资建设. 伴随着后水电时代的来临,中国水电及时转型升级,顺势勇为,按照"大集团、大土木、大品牌、大市场"战略,在强化国内水电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和国内基础设施业务,目前已形成三分天下态势.  相似文献   

20.
建筑企业在90年代初引入BT模式,BT模式能有效地整合资金、管理等资源,降低投资风险及成本。建筑BT项目具有委托方向建设方提供回购担保,偿还回购款日期较长,项目多为短期、稳定的市政工程等特点。当前,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对BT项目没有明确界定,会计准则上的缺陷使得在实务中仍然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缺乏完善的建筑BT项目会计核算系统,严重的制约了建筑公司的发展。我国应借鉴国外BT项目与会计准则经验,加快规范对不同行业建筑BT项目收入确认,强化外部监管,完善企业中BT项目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建筑企业BT项目的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