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经过新一轮的改革后稳步发展,体制机制脱胎换骨,规模、实力、服务、效益、质量、内控焕然一新,监管不断加强。农信社不仅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而且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县域、市域甚至有的省域都占有比较优势。虽然如此,农信社发展的现状离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仍有差距,仍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探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农信社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紧迫性。宏观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我国应尽快结合农信社及其服务对象特征,明确农信社的商业发展模式,并调整宏观和微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之间的不适应状况,推动农信社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服务三农的效率。一、商业模式不清对农信社下一步发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社团贷款的基本情况,进一步督促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优化资金投向,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行福建南安市支行近期组织力量对农村信用社的社团贷款情况开展专项调查。社团贷款的政策依据及操作程序(一)政策依据社团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在行社脱钩后为适应经营形势需要而新出现的一种信贷资金运用行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农村信用社、联社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资金的贷款方式。就贷款的运作方式看,农村信用社的社团贷款大体近似于商业银行的银团贷款;就资金的往来形式看,它既有些近似于拆借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村不少企业经营难以为继甚至关停破产,致使农村信用社无法收回贷款本息而被迫接收的抵债资产逐年大幅增加。某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末抵债资产同比净增4500万元,增长72个百分点。与其规模日趋庞大形成明显反差的是抵债资产管理薄弱,处置不力,变现损失达到50%以上,造成大量的信贷资金沉淀和资产效益流失,成为严重制约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隐性风险。重视并加强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的监管,督促其完善内控管理机制,规范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和核算行为,加大变现减损力度,有效遏制抵债资产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监管工作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民银行集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能于一身,造成两者难以兼顾,难以到位。二是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而县人行监管人员少,现代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很难适应监管工作的要求,往往是每个监管人员负责监管5—6个信用社。三是由于区域特点,各地监管重点尚不一致,有的重点保支付,有的重点抓降点,有的重点禁大户,虽然都是为维护金融稳定,防止金融风险,但是终究是尚未建立起系统、规范的监管模式。四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监管方法。就目前的监管工作,基层行多是进行事后监督,哪…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数据质量年"。为检验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与银监会《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的差距,安阳银监分局对当地农信社监管统计系统、统计管理、统计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农信社统计报表数据质量和监管统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监管评级是加强对农信社监管而实行的一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监管办法。通过对农信社实施监管内部评级,可以正确识别和全面掌握农信社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据此确定监管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现对农信社监管评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信社正处于重大改革的转轨时期,为确保农信社稳健发展,加强对这一时期农信社的监管尤为必要。由此,当探寻出一条"严于管、慎于处、立于帮"的新型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机构纷纷成立。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满足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要求,省级管理部门已将设立大型集中式计算机网络中心作为创建初期的核心工作之一。然而,计算机网络建设过程中也潜藏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作为农村信用社监管部门,应该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这场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西方主要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存在根本性缺陷,以及金融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界携手重新构建金融监管框架,力图通过严格审慎的监管修补漏洞,防止大规模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总体趋势1.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架构发生重大变革本轮金融危机表明,西方国家主导的金融监管规则和实践未能有效预防金融危机爆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危机的孕育及扩散。新兴经济体被动遭受危机冲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关联企业贷款在部分农信社贷款中占相当比重,由于农信社对关联贷款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手段,关联企业贷款形成的信贷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应加强对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监管。督促农信社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各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农信社强化防范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意识,增强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督促农信社对治理结构复杂、核心主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随着国家一系列刺激农村经济政策的相继出台,曾经一度冷落的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升温,就连外资银行也紧锣密鼓地出资组建村镇银行,落户农村市场,农村金融即将进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王峥李玉伟报道农村信用社监管与改革下一步该怎么走?2006年2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机构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道出了农信社未来改革方向、发展目标和合作金融监管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服务“三农”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 争取用5—10年时间使农村信用社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今后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要逐步与商业银行的标准统一起来,以商业银行的标准作为标杆,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对不同地区, 不同类型的机构要区别对待,分步推进,可以对不适合组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用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组织模式,以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信用社以占全部金融机构12%左右的储蓄存款余额支撑着60%~70%的农业贷款和70%~75%的乡镇企业贷款.尽管有关部门已经数次提出了信用社改革的总体方案,但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还没有获得统一认识,各个层面的分歧还很大.  相似文献   

15.
布衣 《中国改革》2004,(10):46-47
由于各省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农信社资产质量也好坏不一,“贫富不均”所产生的问题已成为此次改革试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新资本协议》的约束2001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首次提出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保留原有的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要求并允许进行浮动,增加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后两项约束充分有效可适当降低资本充足率标准,反之,8%也不够。从会计信息角度而言,市场约束即强调信息的透明度,要求农信社及时公布资本水准、风险状况和资本充足率,对农信社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规范和加强对农信社的监管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银监部门的共识。由于农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对其监管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监管,准确识别和度量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目前,我国对农信社监管的有效性还较低,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得以改变,进而从外部推动银行自身进行改革,以适应金融全球化浪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必然对我国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农村金融系统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由于特殊的体制和市场定位,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特殊的风险,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抓住机遇,已成为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数信社股权小而分散、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突出,公司治理流于形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没有形成,风险识别计量控制从观念到手段也相对落后,这些因素进一步弱化了农信社的抗风险能力。如何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实现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目标?农信社完善内部治理结拘、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是根本之策。目前,农信社对外部监管饥沟的依赖性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因此,有效地整合监管资源,加强内、外两个层面的风险管控,对现阶段农信社的稳健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报道2004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山东银监局、人行济南分行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2003]15号)文件精神,按照《山东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在全省农信社开展了以产权和管理体制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新的管理体制已经确立。该省联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