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益权是受益人基保险合同而享有的一种保险金请求权。从性质上讲,属于财产权、请求权和期待权。但是为了防止保险中中道德风险的发生,法律对受益权的产生及行政受益权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使其区别于一般的财产请求权。我国《保险法》对受益权的规范从整体上说是合理的,但随着保险实践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立法时没能注意的问题,均急需法律修订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陈书高 《上海金融》2001,(10):51-53
受益权是受益人基于保险合同而享有的一种保险金请求权。从性质上讲,基属于财产权、请求权和期待权的范畴。但是为了防止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发生,法律对受益权的产生及行使受益权的条件和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又使其区别于一般的财产请求权。应该说,我国《保险法》对受益权的规范从整体上说是合理的,但随着保险实践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立法时没能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急需法律在修订时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恨险受益权是对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金的给付请求权。指定有受益人时保险受益权归受益人,没有指定受益人时保险受益权归被保险人。一般所称的保险受益权的丧失指受益人因为法定原因而丧失保险受益权。 一、保险受益权丧失的法律规定 对于保险受益权的丧失,《保险法》第65条第二款规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失受益权。”我们认为其  相似文献   

4.
受益权是指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合法的享有保险金的请求权.遗产继承权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遗产继承人合法享有的遗产继承的权利. <保险法>明确提出受益权及遗产继承权之间的转换关系.但在保险实务中,由于没有受益人领取保险金,因而按继承权分配导致较多的争议及纠纷,这主要是对受益权与遗产继承权的理解及适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我国《保险法》对于保险受益人的规定较少,相关的理论探讨也不多,致使保险理论与保险实践中产生许多争议,诸如应如何对保险受益权定位定性,如何界定其与继承权之间关系等问题仍未澄清,有时甚至混为一谈,以致于造成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目前,在保险理赔时经常涉及受益权与继承权的法律分歧,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着手分析受益权与继承权在法律上的联系与区别,提出在签订保险合同中指定受益人对当事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受益权是指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合法的享有保险金的请求权。遗产继承权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遗产继承人合法享有的遗产继承的权利。《保险法》明确提出受益权及遗产继承权之间的转换关系。但在保险实务中,由于没有受益人领取保险金,因而按继承权分配导致较多的争议及纠纷,这主要是对受益权与遗产继承权的理解及适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郑银银 《云南金融》2011,(9Z):56-57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损失补偿原则和民法公平原则相结合的产物,其法律属性是债权转移,是保险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关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相关法律规存在亟待解决的三大操作性问题,即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当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与被保险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冲突时的顺位问题;被保险人弃权时对保险代位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郑银银 《时代金融》2011,(26):56-57,63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损失补偿原则和民法公平原则相结合的产物,其法律属性是债权转移,是保险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关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相关法律规存在亟待解决的三大操作性问题,即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名义;当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与被保险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冲突时的顺位问题;被保险人弃权时对保险代位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担保性保险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能,某些类型的担保性保险存在受损害者与受补偿者相分离的现象,从形式上看似乎违背了保险的损失填补和禁止得利原则,实际上是保险规则与民事权利转让规则有机结合的产物,而要促成两者的结合,必须对保险受益权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0.
目前银保合作中特别是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非寿险保单"质押"并不是物权法上的权利质押,也不属于传统保险实务中的保单质押.而是一种附条件的保险金请求权转让.这一担保方式为增强借款人的信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法律本质认识不清、程序不规范、担保程度有限、损害保险保障功能等问题.通过明确法律定位、完善操作程序、加强银保合作等途径,可以较好地发挥保险金请求权转让担保应有的效用,实现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赵贵军 《金卡工程》2010,14(11):164-165
保险受益制度是我国《保险法》上极其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但保险受益人及与之相关的受益权规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而且与我国婚姻法、继承法的衔接也并不十分通畅。在理论界及保险实务中人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外部关系上,但是投保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内部关系也很重要。这三者的关系大多数反映的是婚姻家庭关系,维系着社会安危。  相似文献   

12.
孙卫平 《时代金融》2008,(5):134-136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在行使过程中,常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冲突。对于法律该如何保护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处理好其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冲突这个问题,保险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试从此角度来看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保险法实施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新保险法对与机动车辆保险密切相关的保险定价方式、保险过户、保险人的说明义务、第三者的保险赔偿请求权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在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实务中,保险公司的具体操作与法律规定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对新保险法实施后与机动车辆保险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一深入探讨,厘清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保险索赔时效是对保险金请求权行使期间的限制,《保险法》第2 6条对之有所规定。但该条规范不仅与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法理和民法规范相冲突,亦与保险消费者保护这一现代保险法立法理念相背离。而且,其对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不当规定更是我国学界关于保险索赔时效之法律性质争议的肇因。《保险法》第2 6条将保险索赔时效定性为诉讼时效并无不妥,但其中诉讼时效期间长度和起算点的规定亟需得到修正。就前者而言,应当将非人寿保险金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3年;就后者而言,应当以“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能够依诉行使保险金请求权之时”,即“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人不履行保险金给付义务之时”,作为保险金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具体情形包括三种。责任保险的索赔时效亦应适用非人寿保险索赔时效的一般规定,《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1 8条的特别规定应予废止。  相似文献   

15.
徐雯怡 《金卡工程》2009,13(12):88-88
正确使用保险代位求偿权,既可保护被保人的合法权益,也使得保险人的正当权利不致受损。本文探讨了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根据业务流程的不同阶段,论述被保人放弃对第三人损害赔偿请求权对代位求偿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偶见 《上海保险》2004,(11):57-60
《上海保险》2004年第五期刊郭铁志、陈仕学先生所撰《从平衡性谈保险受益权丧失制度的立法完善》(下称《从文》),对完善保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保险法》第49条,保险标的转让的,受让人承继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对于保险标的受让人承继被保险人权利义务的范围及时间点,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在对保险标的转让规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受让人的权利和义务及该权利义务承继的时间,并对保险赔偿金请求权的归属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余友飞 《浙江金融》2012,(3):67-68,72
交强险制度在我国实施已近六年,有关交强险中第三人的保险赔偿请求权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一直存在争论。2009年修改的保险法,虽然明确了责任保险中第三人向对方保险公司的直接赔偿请求权,但在理赔实务中,保险公司却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保险赔偿的主动权往往属于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受害第三人的直接赔偿请求权并未得到有效保障。为真正实现交强险制度的设立目的,非常有必要对交强险中第三人的保险赔偿请求权在理赔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完善第三人保险赔偿请求权的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我国的交强险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9.
马宁  郁琳 《保险研究》2011,(2):116-120
<保险法>中对保险金给付请求权与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起算点的规定存在明显法律漏洞与不完善之处.其中,前者的诉讼时效应自被保险人可得行使权利之时开始计算,而后者的诉讼时效应自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之时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20.
江水  亦然 《金融博览》2007,(7):50-52
一家个体运输企业的老板为自己公司的员工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注明自己为受益人,员工在签名确认时,两位员工开玩笑"对签"了对方姓名.不料,其中一名员工因意外交通事故死亡,其巨额保险金受益权的归属使个体老板与死者亲属展开了一场争夺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