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方强 《南方农村》2011,27(3):80-83
本文以广东省罗定市新乐村的农村扶贫个案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广东山区农村扶贫的现状及其成因,并试图为广东今后的农村扶贫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国外针对反贫困问题作了大量研究,为世界贫困缓解和消除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反贫困理论及反贫困模型并加以应用。中国现阶段农村贫困群体致贫的原因包括身体、个人能力、家庭状况、劳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社会资本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中的问题等,导致贫困产生。国内扶贫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资金投入、项目扶持、多种政策等,对贫困人口进行救济式帮扶,采取了财政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等策略,随后发展为精准扶贫模式,但贫困治理依然存在数字扶贫、关系运作、精英捕获、弱者吸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2020年之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将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新阶段.金融扶贫在绝对贫困治理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门槛效应制约、基础设施不完善、供给主体内生动力不足、制度保障有缺口等挑战.我国贫困基本态势的转变对金融扶贫创新提出新的需求,相对贫困治理阶段金融扶贫应进一步聚焦于改善农村脱贫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贫困的变化与扶贫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5.
直接面向最贫困人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接面向最贫困人口许军我国扶贫工作方针的三次重大调整适应改革形势的发展,我国的扶贫工作方针已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1978年~1985年。这一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富民政策取代了人民公社时期“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体制的变革为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恢复起...  相似文献   

6.
新疆开发式扶贫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村实施了开发式扶贫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新疆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贫困下降的双重任务。但是也必须注意到,新的时期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扶贫开发战略对减贫的影响作用有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没有与扶贫战略紧密配合,极端贫困人口仍有漏出,扶贫政策绩效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文章对新疆开发式扶贫战略实施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今后新疆制定新的贫困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扶贫政策推动了绝对贫困的大规模消除,阐释政策变迁、解开政策减贫“秘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构建“场域—形式—行为”政策变迁分析框架,阐释农村扶贫政策变迁及减贫机理。研究表明,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从着力解决温饱、致力总体小康、奋力全面小康,再向乡村振兴过渡的历史分期。在“减贫战略—农村改革—理念转型”场域中,农村扶贫政策通过渐进式政策更替、层叠、漂移、转换变迁保持存续和稳定,持续塑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贫困人口内生发展的行为者行为,促进贫困人口内生发展、摆脱绝对贫困。农村扶贫政策稳定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关键,这为刻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也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的政策稳定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减缓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程度,在实现全面脱贫之后,旅游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等相对贫困问题依然长期存在。通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延长产业链扩大包容性、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扶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始终不能摆脱贫困二字,要想实现中国农村摆脱贫困,我们就需要一个结构性的视角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发现问题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基于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贫困结构进行有效分析,从中分析现阶段结构贫困的具体特征,然后依据扶贫基础理论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20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将实现,但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现象的彻底消除,农村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2020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和阶段,农村绝对贫困消除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随之呈现,新阶段可能会凸现出新特征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反贫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效,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产业扶贫是一个有效路径。当前农村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产业选择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扶贫资本是否能够达到最大效用,基础设施等隐性投资如何解决,针对这些困境,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并整合资源,探索多种投资模式,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厘清现有的扶贫政策对林区的减贫效果,探索扶贫政策在林区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实施的效果差异,利用2008~2014年赣南林区15个林业县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了林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在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方面的差异变化,再利用方差分析法和计量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林区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在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存在差异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在2008~2014年期间,赣州林区贫困县的人均GDP增长量仅为非贫困县的60.73%,造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消费额;贫困县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为非贫困县的126.85%,造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农村从业人员数。政府扶贫工作对林区贫困县农户减贫效果比较明显,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很大,政府应提高对贫困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引导贫困县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地方消费。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农村经济》2011,(5):48-48
山西省今年将安排扶贫资金6.2亿元,启动实施新安排的15个农村扶贫片区项目,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是实现稳步脱贫最为直接的手段.本文基于辽宁省阜新市建档立卡的既往贫困户调查数据,利用VEP方法对研究对象脱贫后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评估产业扶贫政策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脆弱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部分农户有返贫的风险;整...  相似文献   

15.
钟凯 《农村经济》2020,(11):79-86
中国扶贫经验有着不同于西方贫困治理的理论逻辑。习近平新时代贫困治理思想是中国特色扶贫理论的内核,推动了中国扶贫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尽管中国扶贫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扶贫理论研究的本土化还存在短板。中国即将迈入全面消除贫困的"后扶贫时代",但深贫地区仍然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内生性贫困、新型贫困、文化断层、扶贫内卷化等困境。部分地区精准扶贫的基层创新经验,为其他地区可持续脱贫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英 《农业经济》2022,(6):76-77
为了扶贫减贫事业能够取得实效,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要求,并发展出“扶真贫”“真扶贫”和“真脱贫”三个评价维度。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契合了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绝对贫困治理中,如果说从政治动员到技术动员是精准扶贫的一次正当性,那么在相对贫困治理中,促进国家的施政伦理与乡村基层的社群伦理的共通与兼容,则是精准扶贫的二次正当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府在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数据质量控制能力,防范技术治理中的数字失真。  相似文献   

17.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国开展了脱贫攻坚战,扶贫脱贫工作任务艰巨,本文通过贵州省2014~2018年这五年的贫困人口、扶贫资金投入等数据,从贵州省扶贫工作在贫困发生率、扶贫资金的投入,扶贫减贫效果等几个角度来对贵州省扶贫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为了缓解农村贫困,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6年的2148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从30.7%降到2.3%.农村贫因性质发生了转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逐步成为农村贫困人口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来考察和检验农村居民健康与个人发生贫困概率的关系,为农村扶贫减贫的政策选择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扶贫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近年来扶贫资金的不断增加,我国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却不断减慢,扶贫效率日趋低下。在诸多提高扶贫效率措施中,调整扶贫资金投向是特别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对农户的直接生产和创收性扶贫投资在短期内对农户收入的增加有明显的作用。另外,除了继续加强道路、人畜饮水和灌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大幅度增加社会服务领域的扶贫投资,重点需要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看病及其子女上学费用高和技术培训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穆永胜  刘雪 《致富之友》2004,(11):12-13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篇乐章中不合谐的音符。杭锦后旗紧紧抓住“千村扶贫开发工程”这个机遇,从彻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大力失言以种草养羊为主的产业化扶贫项目,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帮扶力量,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全旗的扶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旗投入农村扶贫开发总金额4897万元,贫困地区完成农田配套建设45986亩,打井浇地1250多亩,新增牧畜33000多头(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