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中,银行信贷资金的对乡镇企业的投入,大大促进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但是,信贷杠杆的作用只局限于不停地为乡镇企业投入贷款、促使乡镇企业按照自身意图发展这样一个方面,而在如何运用信贷杠杆引导乡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银行的意图发展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致使一些尽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竞争能力不强、甚至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盲目生产的企业,仍然能够得到信贷资金的长期支持。因此,银行、信用社如何运用信贷杠杆,引导乡镇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法则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我认为信贷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应侧重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进乡镇企业从粗放经营型向规模效益经营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是银行在过去信贷工作中,特别是在乡镇企业信贷工作中一直强调的一项行之有效的要求。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一些同志,开始盲目追求“大投资,大效益”,不断扩大乡镇企业的信贷规模,从而导致了信贷约束力下降,调节经济功能减弱,造成了农村信贷规模失控,投资膨胀,流动资金异常短缺的局面。使流通中货币呈多,币值波动,物价出现了逐步上涨之势。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而我们在乡镇企业信贷工作中,不能坚持“投资小,见效快”之要求,也确属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大,行社信贷资产的风险也相应扩大。从目前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占用形态和质量看,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行社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威胁着整个资产的安全,必须引起各级信贷部门的足够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5.
农村经营管理重心转移,是指不同时期经营与管理在整个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当前经营管理工作应从哪一方面去做好服务,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满足广大农村生产者的要求。这是农村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从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同志十分关心的大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地感觉到: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经营管理的重心转向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商品生产比重增大,市场农业产品占了重要地位。使农村亿万生产者面临一个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大量数据分析入手,首先考察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信贷资金增长的关系。作者认为,四项政策性投入引发了经济流程的变化,农民收入和储蓄大量增加,导致了1984——1988年农村非农产业的超高速增长。通过简单的国际比较得出政策性结论:为推动乡镇企业向更高层次跃迁,当务之急是尽快发展和健全间接融资体系,改变衣村金融机构单一的局面。又通过对乡镇企业经济特征、金融特征及二者关系的考察,推导出我国行、社贷款行为是操纵性的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7.
8.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15万个,就业人数达7,9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总产值达到3,540亿元。其中,乡、村两级企业产值为2,458亿元,占总产值的69.4%。户办、联办企业产值为1,082亿元,占总产值的30.6%。1987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又有较快的发展,总产值达到1,9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2%,其中工业产值30%以上,而且大多数省市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938个县的乡镇企业产值超过亿元,占全国总县数的三分之一。超过5亿元以上的县已达140个;超过10亿元的县36个;超过20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分析新形势下乡镇企业信贷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乡镇企业信贷工作新思路,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当前及今后乡镇企业信贷工作,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管理二部于10月29日至11月31日在宁波举办了“乡镇企业信贷工作座谈会”。座谈会由总行信贷二部副总经理温学宇同志主持,信贷二部总经理李筠同志就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信贷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加强信贷管理,改进信贷服务,积极稳妥地支持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是这次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农业…  相似文献   

10.
从对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测评结果来看,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不是自然资源的短缺,也不是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更不是土地生产率低下,而是农村中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这是制约江苏农业现代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缓慢,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现行户藉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劳动要素市场发育的滞后等方面原因外,其深层原因还包括: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的竞争加剧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中高新技术的采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农业劳动力文化技术低水平现状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成为江苏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 ,必须全方位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积极实施战略重点转移。一、工作重点由重抓生产向重抓流通、产加销衔接配套方向转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 ,重点要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发育不够 ,流通不畅 ,产销脱节。因此 ,必须及时转变调整思路和工作重点 ,切实改变过去重生产轻流通的做法 ;紧紧扭住市场流通这个连结生产与消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 ,培…  相似文献   

12.
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是“六五”期间科技攻关项目的第一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它要求对一个地区的气候、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资源以及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进行系统地综合地调查讲究,以便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制定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综合农业区划。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有了较快发展。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乡村两级企业产值达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6.5%,超出了近几年平均增长速度的1倍多,高出社会总产值增长13%的1.8倍。四川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8.8亿元。其中,乡村两级企业产值71.6亿元,比上半年增长41.1%,高出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3.1%的2.1倍。去年四季度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新摊子铺得过多,投资规模过大,速度过高的问题。据上海、天津、山西、四川等13个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力渠道,但近些年其吸收速度明显成下降趋势。本文就此问题分析了吸收能力下降的原因,最后用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内生化增长方式来解决吸收劳动力的问题,同时给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是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如何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分布情况,做好农业开发信贷工作,促进农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一、江苏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农业开发信贷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江苏省的"九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到2000年,计划全省粮食产量3400万吨、棉花53万吨、肉类300万吨、水产品240万吨、油料180万吨。为实现这些目标,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加快农业资源开发的速度和开发质量:一是加快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我省现有滩涂面积960万亩,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相当于全省土地面积的6.5%;二是大  相似文献   

16.
林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在部门划分中的二重属性。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森林的培育具有农业的性质,而森林(指天然林)的采伐则具有采掘工业的性质。上述森林的二重属性是由森林资源本身的二重性决定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是自行存在于自然界的资源,因此,它们成为采掘工业的对象。但是森林资源不同于矿石资源,森林资源属于生物资源,可以通过人工的培植再生。森林资源的这种可以经人工培植而再生的  相似文献   

17.
中央政府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价值规律调节)影响着乡镇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并且形成阻碍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乡镇企业的应变机制是摆脱阻碍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研究调节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和研究健全与完善乡镇企业应变机制对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谈乡镇企业会计报表的用途楚叔军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我国已发布《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实行了新的财会制度。实行新财会制度后,新的会计报表主要由三强主表和两张附表组成。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特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环节很多 ,但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更具有现实意义。而龙头企业的发展 ,关键是要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实践表明 ,凡是成功的企业 ,其经营管理者总是出类拔萃的 ,如微软的比尔·盖茨、松下的松下幸之助、海尔的张瑞敏、森达的朱相桂等。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 1 80 0年最早发明“现代企业家”这个字眼 ,他认为“企业家是能把经济资源从生产力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高的地方的人。”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认为 ,“企业家是以自己…  相似文献   

20.
试谈垦区物资企业改革的工作取向杨之军长期以来,农垦物资行业在计划经济与产品经济中遵循‘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工作方针,抓计划.搞资源,千方百计保障农垦生产建设事业的需求,为垦区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伴随着垦区改革的深化,农垦物资部门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