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推出投连产品的保险公司由2006年的6家增长到20多家,投连险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约500%。投连险(投资型保险)得到保险公司重视、受到投资者追捧,但繁荣背后,消费者一定要冷静对待,审慎投资。  相似文献   

2.
《工业会计》2007,(12):73-73
如果想要购买的是投资型保险.还有两点需要关注。 费用 投资型保险中万能险、投连险除了收取风险保费外.保费在进入投资账户前还要被扣除各种费用,扣除项目(退保费除外,属于后期费用)越多、每项费用越高,则可以用于投资的钱越少。按照《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万能险的费用有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办理部分领取时收取)、退保费5种:按照《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  相似文献   

3.
投资型保险一度因高回报率受到追捧。贡献了寿险总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在保险市场激烈变动的时代,投资型保险红不过三年,特别是过去的一年里,显得很是悲情。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都不同程度遭遇挫折。如同硬币的两面,尽管投资型保险在过去一年里遇挫。可对消费者来说却是好事情。保险公司因此反省改进。修改险种.拓展投资渠道、诚信销售:消费者也学会了理性思考。不再盲目追求保险的高收益率。国内的投资大环境正趋于好转。目前,保险资金可直接投资股市,拥有独立席位。不必缴纳额外手续费。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开始趋好,这为保险资金收益率。提高打下了基础。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还在拓宽,2006年开始试点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有望攀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水平也在提高,几家公司已成立了资产管理中心,负责资金运用。实际上,2005年国内保险资金的收益率达到3.6%,止住了连续三年下跌的势头。水涨船高,如果保险资金收益率升高,相应的投资型保险的行情也会上涨。2006年对投资型保险来说是可能理性复苏的一年,投资者应充分了解三类投型保险产品的投保策略,以便寻找投资理财的新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投资连结保险最早在美国推出,投资于股票、债券和不动产,被称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险种.在国内投连险规模总体较小,尽管已有近10家公司推出投连险,但总保费收入无法与其他两类投资型保险相比.同时,投连险进入国内后就走了样.2000年前后,平安保险的投连险因为夸大收益率引发了退保风潮,使这一险种很快便遭遇挫折.随着2004年瑞泰人寿开业,信诚人寿、友邦保险、新华人寿、中宏人寿、光大永明、泰康等保险公司又相继推出了投连险,才使投连险出现转机.但与新出道的万能险相比,投连险势头显然弱了很多,某种程度上看,万能险成了投连险的替代品.到2005年末,投连险的收益已经开始好转.2006年投连险则在收益率上会有一定的攀升,改变账户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郭锐 《工业会计》2006,(6):17-18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全年保费收入4927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外资保险公司业务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保费收入341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6.9%.有22家新公司开业,给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全国保险机构达到93家.截至2005年底,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800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2万家,全国保险营销员人数已达147万人.  相似文献   

6.
万黎 《工业会计》2011,(9):38-39
2010年7月,光大永明人寿股权变更获监管部门批准,资本金增加至30亿元,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累计实现总保费收入51.06亿元,超过改制前7年的保费收入总和。辉煌的成绩赢得了更加广泛的信赖,2010年,光大永明人寿被评选为“北京地区最受信赖的寿险公司”。  相似文献   

7.
保险     
《工业会计》2008,(2):88-89
太平人寿客户服务实现“全国通”;民生人寿2007年保费收入净增长200%;中英人寿正式进驻江苏;海康保险“智通理财”投连产品上市;民生人寿与民生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会计》2008,(12):36-37
我们关注到保险业近期不断上演集体退保事件,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销售投连险时对消费者的误导问题。投连险是保险公司提供的投资型的保险,与分红险、万能险不同,投连险不设立保底收入,在向投资者推荐介绍投连险时,需要明确告知。  相似文献   

9.
《工业会计》2005,(12):25-25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国正在崛起的金融中心,是几乎所有来华的金融服务机构都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今年1~10月,上海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达到256.35亿元,同比增长6.54%.上海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进驻上海,目前至少有10家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保险法人机构正在筹建.  相似文献   

10.
作为投资型保险中风险最高但收益前景最好的一个,投连险当然要用收益说话。投连险收益水平如何,是否能涨抗跌?选投连险该如何避免进入误区呢?  相似文献   

11.
王涛 《工业会计》2008,(12):65-65
重疾险除了明晰购买额度外还要留意3个事项。家庭收入要考虑不同收入家庭购买保险,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搭配。一般来说,家庭购买保障型保险的保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在10%~15%是比较合理的,而重疾险在保障型保险产品中保费可占到一半左右。重疾险的保障额度建议在10万~20万元,并搭配人身险等其他的保障型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上海车险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发布的信息,自2008年12月8日零时起,上海正式开始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见费出单”制度。这被称作是上海保监局对车险市场力度最大的一次规范,通过见费出单制度的实施,上海车险市场经营混乱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同时这也使得保险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3.
作为投资型保险的一种,万能险融保障和投资功能于一身。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同传统寿险一样,为被保险人提供生命保障;另一部分则进入投资账户,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投保人享受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4.
苗欣 《工业会计》2007,(11):38-39
所谓保费豁免,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某些特定情况下导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时,由保险公司获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保险合同仍然有效。它相当于为保单再加了一份保险,是保险人性化功能的体现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周婷婷 《工业会计》2006,(10):70-71
有车族对爱车每年的出险次数和理赔金额比较挂心,因为这牵扯到来年保费的优惠幅度,甚至影响能否升级保险公司的VIP客户。如某家保险公司,要求车主每年出险事故不超过2次,来年才有保费折扣;如果连续2年以上无理赔记录,方可晋升该保险公司的VIP客户,其保费最低能降到7折并享受该公司提供的一站式特殊服务通道。另外,对于车主来说,事故出险还关乎自家声誉,毕竟经常出入于保险公司办理定损索赔事宜,总是件不甚光彩的事。这样,出险后车主究竟该不该报险及如何报险,也成为了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16.
在意外发生之后,来不及沮丧或者难过,拿着合同你找到保险公司,却被告知由于除外的原因,你不能获得赔付。出现了保费和意外的双重损失,对谁来说都很难接受。  相似文献   

17.
陈大伟 《工业会计》2007,(10):34-35
人身意外险(以下简称意外险)是我们的保险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它费率低廉,交上一两百元的保费,就能得到10万元的保额。但别以为意外险费率低就能随便买了,笔者的一位朋友每年光意外险保费就要千元,仔细推敲却发现很多保障并不适合他。买意外险也要挑拣一番,才能既有充足保障,又能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
分红保险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它的出现代表了寿险产品由传统型向投资型,由单一保障功能向多样化功能的转化。对于投保人来说,购买分红保险可在享有充分保障的同时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投保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保险的必需,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金融产品能够像保险那样,在家庭成员遭遇风险时,起到以小搏大的作用。出险时,往往可以获得所缴保费几百倍的赔付。而其他金融产品却无法担此重任,解决一个普通家庭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20.
全球领先的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以下简称“瑞再”)日前在亚洲组建起首个专门从事汽车险业务的团队.旨在提高飞速发展且保费巨大的中国汽车险领域的盈利能力。瑞再认为.到2012年中国车险保费可能会激增至20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