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次降息是我国自1996年5月1日以来的第7次降息,较之以往的几次降息,本次降息幅度最大,相对数高达40%,此次降息刺激消费的政策导向比较明显。如何看待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实际出发,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最有力的政策工具是贷款和利率。1998年12月7日,中央银行再次调低存贷款利率。这是我国3年来第六次降息。六次降息的时间和利率表一年期存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96年5月1日9.18%11.52%96年8月23日7.47%...  相似文献   

3.
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并相应调低了准备金存款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等利率水平,这是央行近年来连续第七次降息,其调整频率之快、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所仅有。 一、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降息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4.
降息和降准只能进一步吹大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和经济泡沫,无法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5月以来,继月初欧洲央行、印度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宣布降息后,5月8日、9日、13日,波兰央行、韩国央行和以色列央行也分别降息。加上前几个月降息的墨西哥、土耳其、匈牙利、菲律宾等国,新一轮全球性降息潮已经形成。事实上,2007年6月以来,世界范围内央行降息数量已经超过500次,即平均每4天,就有一国央行宣布降息,一些国家甚至进入"零利率时代"。  相似文献   

5.
近来有人在议论再次降息。理由是可刺激需要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因而他们断言,减息的空间依然存在,减息的机会仍然有。当然反对再次减息的意见也不少。那么,究竟该不该再次降息呢?笔者认为,不妨看一看去年两次降息後的情况。根据这半年多的实践,用一句话来回答:两次减息有作用,但不很理想。去年5月1日第一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5个百分点。8月23日再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个百分点。两次降息,幅度不可谓不大,也不可谓不顺应当时正在向上攀升的经济形势。照理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6.
央行连续"降准"意在通过释放流动性扭转经济回落趋势,没有降息则是出于对通胀的担心。同时,"降息"比"降准"更难操作。央行5月12日宣布,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7.
观察·声音     
话题:美联储降息救市1月22日,因担心美国经济衰退引发全球性股市动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降息0.75个百分点,利率水平从其时4.25%降到3.50%。1月30日,在前一次降息短短8天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再次大幅降息0.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由3.50%降至3%,为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葛丰 《发展》2015,(1):34
央行近日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时隔两年多央行再次降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而所谓"情理之中",是因为近期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所谓"意料之外",则是因为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始终强调保持定力,不搞强刺激,坚持通过定向调控调结构、稳增长。那么为什么在一波接一波定向宽松以及创新性货币工具相继应用基础上,央行又一次采取降息这一总量调  相似文献   

9.
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5月到2002年2月先后八次降息,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⒑98%降到1.98%,扣除20%的利息税后,目前的税后名义利率已降到1.584%。降息次数之多,降息幅度之大,建国以来实属罕见。然而,与频繁、大幅降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的储蓄持续增加。到2002年11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高达85693亿元,同比增长18.5%。由此可见,降息并没有真正起到分流储蓄存款、刺激消费和投资的目的。那么,问题的症结在那里?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一、消费习惯使然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很显然,在连续三次"降准"之后,央行认为对于刺激经济而言这还不够给力.于是,从6月8日起,三年来按兵不动的价格型工具终于强力启动——央行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货款利率,降息后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为3%和6%. 现在,货币供应既有数量上的放大,又有价格上的降低——去年底今年初三次"降准"增加的流动性已超过一万两千亿元之巨,而此番连续利率下调则为降低这些资金的使用成本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国内扫描     
《中国经贸》2015,(11):9-10
央行年度二次降息 人民网北京日前电,继2月28日降息后,5月10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2.
刺激投资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投资理论 ,只要资本预期收益率和利率之间存在一定差额 ,就能形成投资引诱 ,因此在市场疲软 ,企业预期收益率降低情况下 ,政府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应该对企业投资产生积极作用。但是 ,我国中央银行自1996年6月起 ,先后降息7次 ,却不见对投资有明显刺激作用。这是因为央行每次降息的实际目的几乎都不是为了刺激投资 :1996年两次降息 ,主要是对经济“软着路”过程中资本收益率下降所进行的必要调整 :1997年10月 ,1998年3月、7月的三次降息 ,明显是以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为主要动机 ;1998年12月和1999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货币调控需要从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2月28日,央行宣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千呼万唤的降息姗姗来迟。不过,时隔2014年11月的非对称降息仅仅3月。三个月间,两次降息,一次降准,市场预期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走向宽松。  相似文献   

14.
为完成今年信贷任务,促进经济发展.最近.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委正抓紧制定一揽子的方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问题。贷款两难:给大企业不赚给中小户不行今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这是两年来央行第五次降息,目的是要通过降息刺激低迷的经济。然而,与前几次降息一样,这次降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效益不好,银行借贷倾向严重,大大影响了降息的实际效果。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央行加强了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同时,各银行也开始十分注重自己的贷款效益面对亏损日益严重的国有企业银行采取…  相似文献   

15.
正央行近日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时隔两年多央行再次降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而所谓"情理之中",是因为近期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所谓"意料之外",则是因为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始终强调保持定力,不搞强刺激,坚持通过定向调控调结构、稳增长。那么为什么在一波接一波定向宽松以及创新性货币工具相继应用基础上,央行又一次采取降息这一总量调控?这是否意味着一度坚持的稳健型货币政策基调将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6.
贾真 《珠江经济》2001,(4):39-40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9年6月10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各项存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了1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0.75个百分点。这是继1996年来第七次、1998年来第四次降息此次降息,存款利率下调,居民利息收入减少。因此,抓住时机适时投资以图资金保值增值是居民的最好选择。1.投资债券正当时。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在发行和交易方面都不断有新的进展和改善。从发行方面看,不仅品种增多,发行方式也有进步。如从1997年开始,铁道部35亿元债券分作3年期和5年期两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0.75个百分点,至2.25%,为三年来最低。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六次降息。同时美联储再度下调贴现率0.75个百分点,至2.5%.在3月18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以8:2高票通过降息决议。  相似文献   

18.
央行决定,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虽然央行把这次降息说成是营造“适度中性”的货币金融环境,虽然仍有人认为这并非是中国版QE,但央行半年内已两次降准、三次降息,中国货币政策事实上早已转向宽松.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7日和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两次非对称降息,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发生新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出发,采用"和而不同"的思维方法研究银行业如何既实现合作共赢,又能走出差异化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20.
近期中国经济热点事件评述 热点事件1: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同时下调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同时,为了适应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存款利率上限由之前的基准利率1.3倍扩大到1.5倍.笔者认为,这次降息虽然合乎于情,但效果存疑;不过,央行降息还考虑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1.5倍的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将是人民币利率完全市场化前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