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期货的推出是否对其标的资产的波动性及其特性有显著影响,至今在经济学界和实践部门都有着很大的争议。为了分析日本股票指数期货的产生对于日经225指数的影响效应,通过对在相继推出三种日经股指期货之后,日本股市的波动性是否有明显改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日经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日本股票现货市场影响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孙怀建 《全国商情》2007,(10):83-83,88
目前推出股指期货成为近期的热点.关于股指期货应该何时推出,股指期货推出后是否对现货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变化有什么互动关系等等,都成为颇受争议的问题.该文主要从指数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指数波动性分析、流动性分析和估值分析这三方面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股指期货的推出从长期来看对股市现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之后,股指期货与股市的联动关系备受瞩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信息非对称性效应显著。与正面消息的影响相比,负面消息对股市的影响更大、更快。上市初期,虽然股指期货以投机交易为主,但股价日内波动性并未显著变化。截至2010年末,股指期货与股票价格具有相互发现的特征,前者对后者的发现功能占主导地位,股指期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股市的瀑布效应。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7—2014年的沪深300股票指数数据,可建立GARCH模型、TARCH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股票指数期货上市对股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有效降低股票指数的价格波动;同时,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降低股市的非对称“杠杆”效应,即利好、利空消息对股市的冲击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成果之一,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我国证券市场正式上市交易。本文选取了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深300指数(HS300)和与其对应的隔季连续指数(IF)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实证研究分析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有着助涨和助跌的作用,但是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日趋成熟,其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会减弱,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股指期货是股票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十年风雨,曾一度辉煌,但目前却十分萧条,股市不景气,一方面由于管理不规范.市场的透明度不高,形成"政策市";另一方面还因为股市缺乏投资避险的工具,股价波动过大,一旦投资者对股市缺乏信心,股市就会一蹶不振.为此,借鉴国外经验,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股指期货已刻不容缓.本文将就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股指期货推出,股指期货的定价显得特别重要.基于无套利理论推导出的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对2009 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的虚拟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进行了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持有成本模型有一定的准确度,尤其对于短期到期的股指期货合约(两个月)定价精确度能够达到95%.在考虑了交易成本后,发现仍然存在套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收益率做统计分析后,建立GARCH模型,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做为虚拟变量分别引入收益率回归模型的GARCH模型中,模型结果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认为显著性的降低了沪深300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9.
股市中羊群效应是股市投资者盲目跟风的非理性行为。严重的羊群行为会造成市场的“暴涨暴跌”现象。本文基于羊群效应测度模型,对2006—2014年的股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弱化了股市的羊群行为,对股市的平稳运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主板市场,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小板市场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小。这一发现为股指期货的“稳定器”功能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刘欢 《大众商务》2010,(12):60-60
本文主要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收益率做统计分析后,建立GARCH模型,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做为虚拟变量分别引入收益率回归模型的GARCH模型中,模型结果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认为显著性的降低了沪深300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存在着大量的泡沫成分,从而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股市风险。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股市,消除泡沫成分的作用。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也使发展股指期货交易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运用最小方差模型,对中国现有四个主要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指最适合作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深综指套期保值成本最低,但套期保值效率也最低;深成指套期保值效率比较高,套期保值成本也较高;180指数目前还不适合作为标的指数。同时本还对我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论证如何推出我国股票指数期货基础上 ,分析了其生成的基本条件 ,并且深入探讨了股票指数期货的上市地点 ,标的物等合约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市场即将推出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本文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股指期货的定价问题,包括什么是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型、股指期货价格均衡的条件、无风险套利的实例分析、股指期货价格背离的原因以及为消除价格背离应采取的若干对策。经过充分的论证,本文明确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应尽快推出沪深300指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并适时引入股票卖空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的成熟是与产品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通过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来提高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应择机推出股指期货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了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基本成熟及股指期货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者队伍快速扩展,证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股市固有风险的存在,股票指数和股价变化莫测,不时出现非理性疯涨、暴跌,使得我国股票市场对推出股指期货这一避险工具的要求不断增强。因此,充分了解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上证综指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线性自回归拟合数据,结果显示残差序列表现出波动的不规律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2006—2008年的投资市场环境的变化,借助主成分分析中的残差贡献度,来解释波动的不规则性。  相似文献   

19.
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是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中一种重要的交易行为,股指期货价格的合理定价,对促进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以及促进现货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对现货市场有不利影响。对国外近20年来股指期货套利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希望能够对中国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交易提供套利方面的理论研究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