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减肥减出人命,凶手到底是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其有爱美天性的女性有了更多追求美的方式。一时间减肥之风愈乔愈烈,越  相似文献   

2.
2005年的深秋,哈尔滨出现了以“寒地黑土“龙江地区首批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专为女性开设的学苑,这就是“舍宾智雅女子修养学苑”。学苑根据现代女性的特点,设计了女性学、人际关系学、自我形象设计、音乐、美术及影视戏剧欣赏等课程,充分体现了学苑“教授美,启迪美,展现美,修心宜德宜慧,养容宜庄宜雅”的办苑方针。  相似文献   

3.
2005年的深秋.哈尔滨出现了以“寒地黑土”龙江地区首批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专为女性开设的学苑.这就是“舍宾智雅女子修养学苑”。学苑根据现代女性的特点,设计了女性学、人际关系学、自我形象设计、音乐、美术及影视戏剧欣赏等课程.充分体现了学菀“教授美,启迪美,展现美,修心宜德宜慧,养容宜庄宣雅”的办苑方针。  相似文献   

4.
随着原始人类对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伴随着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装饰艺术诞生了。多少年来人类使用的工具不断的革新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装饰艺术,这个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极为广阔的艺术领域较之其他诸多艺术门类最具大众化特性,其实用功能决定了他在时空相位无可回避环境的主题。无可回避与自然的和谐永存。  相似文献   

5.
董林雪英 《新经济》2006,(12):45-46
美丽和智慧是不相容的,这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观点。对一个既追求美丽又追求智慧的女性管理者,对这个印象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她要面对的是一堵厚厚的“玻璃天花板”。看得见未来的希望,但是冲不破厚厚的玻璃,或许可以这样描述女性管理者的境遇。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体对“人造美女”这类消息的热衷报道炒作,“人造美女”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词语,它业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赞扬、批评、同情、质疑“人造美女”的意见是众说纷纭,热闹非凡,透露了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追求美,是社会的进步。但若过于追求外在的美,则不免受制于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走到失语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露易丝在得知丈夫去世消息后一小时的心路历程。2018年全美最畅销书籍《成为》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政治生涯,展现了一位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将出版跨度达一个多世纪的《一小时的故事》和《成为》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婚姻、家庭以及个人的追求,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以期展示女性意识的变化轨迹,启迪每一位女性都要做好自己,追求并最大化挖掘自身的价值,努力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相似文献   

8.
薛胜 《经济纵横》2004,(4):18-19
“真、善、美”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人类自诞生以来,对“真、善、美”的追求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真、善、美”本身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企业作为人类经济活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综合发展的结晶,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具体到市场营销领域便是“真、善、美”的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9.
商界巾帼     
《经贸实践》2006,(2):60-60
作为美与爱的化身的女性似乎与残酷如战场的商场格格不入,这可能就是女性企业家寥若晨星的原因,这也是一个优秀的商界女性必将备受关注的原因。每一位成功的商界女性精致美丽的外表下,都有一颗坚强果敢的心。当温柔和精致成为一种力量,拥有了这种力量的女性就达到了女性的极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红玫瑰与白玫瑰》和《膏蛇》两个文本出发,一边关照张爱玲笔下女性全人格难以实现的生存状态,一边看李碧华如何从女性对自我的追求以及对爱的困惑,这些人生存的基本权利和向往出发。修正父系传统赋予的女性形象。从而为实现女性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真正树立女性意识,寻求女性的理想人格寻找了一条可行之径。让她们从泥泞的现实中拔身而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优雅的传播桥梁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注重自身的美学追求。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本文就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金青 《发展研究》2006,(6):84-85
高校女教师群体在中国女性发展中承担的特殊责任强调了中国女性发展对高校女教师群体的客观要求和高校女教师对中国女性发展必须承担的义务,这种要求和义务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当代中国有新的表现,高校女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群“教书匠”,她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中国女性发展的新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观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3.
灾害频发后的中国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晶 《经济》2005,(10):48-49
飓风似乎对德美两国奉行的两种环保路径给出了优劣之判,这对正在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中国足具警醒和借鉴之效。  相似文献   

14.
论易安词     
本文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和她的淑女情怀。活跃的生活正是她创作的源泉,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学追求和社会关注等不同层面去透视李清照作为一个文化女性对人生世亭、美好情事、环境际遇所持的态度,从中揭示其文化女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花容月貌比喻女性的美.诗人用凋谢的落花寓意女性生命的消逝便有了悲剧色彩.进而诗人借助"花"意象承载情感多舛的人生,并蕴藉了丰富的审美关照,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的三要素就构成了古诗中独特的美学视角:声文、形文和情文。音美或吟或唱,宛若天籁之音,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形美律绝不一,聚散自如,如天马行空,变幻莫测。意美仿佛行云流水,意境或悠远或淡然。译诗中的绝妙好词,完美的形式往往是译者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并经过反复推敲,并融入自己的美学追求的结果。唯此才能译出精到传神,点石成金,构思精巧,声情并茂,唯美而又富有韵致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前半部分阐述美和审美本质与特征、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发展;后半部分以城市美学和景观设计的思路为主体,重点介绍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不但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激活了国人的商业细胞,更让保守而封建的中国女性乃至整个社会看到了国门之外大洋彼岸的花花世界。面对与中国截然相反甚至令我们瞠目结舌的西方文化,人们惊诧、艳羡、感叹之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恪守传统与追求新潮的心灵矛盾中开始了静悄:悄的模仿,随后渐渐接受。摇滚、香水、迷你裙、吊带衫、比基尼……这些完全颠覆中国传统着装文化的新潮流元素以超强的速度席卷全国,撞击着中国女性的大脑和心扉。内衣,这个一直让中国女性羞于启齿的尤物,也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中跃入众人的视线,开始登上了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9.
王晓香  罗海斌 《经济师》1998,(10):87-88
建设现代化城市,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讲求园林美,即园林造景艺术。为城市居民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园林造景艺术。尤其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之后,还要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园林艺术造景之美恰好是满足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0.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每当听到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时候,我便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父亲。想到他追求远大、救人苦难的一生,那种与生俱来不是强暴的民族情怀,以及从容淡泊、不为名利的人生履历。而每当此时,我也经不住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