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92,均在8·6条中规定,出厂后3个月内,如购货单位对水泥质量提出疑问或施工过程中出现与水泥质量有关的问题,需要仲裁检验时,用水泥厂同一编号水泥的封存样进行。仲裁检验由国家指定的省级以上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1990年、1991年发布的《快硬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24日,赤峰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接到内蒙古省际通道DTTJ2025合同段乌海市公路工程局委托,委托方从我市某水泥厂购进42.5MPa水泥上千吨,委托方检验其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委托方称,在购进的水泥中厂方有出厂通知单、化验单,各项指标符合GB175-1999《普通硅酸盐水泥》指标,而委托方在工地取样检测中,做了几组试样,试饼都出现早期龟裂,沸煮后没有翘曲现象。为此,厂方和使用单位共同委托赤峰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水泥检验站进行检测。我们接到委托后,对出现试饼早期龟裂进行了分析,并按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镇企业》2000,(3):112-112
国家建材局日前发出《关于实施水泥新标准过渡期间具体要求的通知》。《通知》指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三项水泥产品标准于199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原标准自2000年12月1日废止。1999年12月1日至2000年12月1日为新老标准并行过渡期,过渡期内以原标准为准。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1日起,水泥新标准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水泥标准同国际水泥标准成功接轨。 解析新标准 我国水泥标准同国际标准接轨的研究工作起步于1994年,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承担水泥强度检验方法(ISO法)的国家标准制订,同时对六大通用水泥标准进行相应的修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次修订水泥标准,这一次采用ISO679:1989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是世界上大多数水  相似文献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与其所代替的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标准相比较,在环境、设备及胶砂强度检验操作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更能提高企业产品的检验水平。一、试验室温、湿度控制试验室的温、湿度对水泥物理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在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中对试验室温、湿度有严格限制,GB/T17671-1999标准中规定试验室温度20±1℃,相对湿度≥50%;湿气养护箱温度20±1℃,相对湿度≥90%;养护水温度20±1℃。与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市场》2006,(11):61-61
云南通海鉷泰建材有限公司石山嘴水泥厂始建于1983年2月,主要生产经营强度等级3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强度等级32.5、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注册商标“仙岩”牌,执行标准GB1344—1999、GB175—1999,年生产能力12万吨,固定资产原值2100万元。  相似文献   

7.
国家建材局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规定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基准方法的仪器、材料、胶砂组成、试验条件、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等。其抗压强度测定结果与“ISO6791989水泥试验方法一强度测定”结果等同。同时也列入可代用的标准砂和振实台,当代用后结果有疑议时以基准方法为准。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的检验。等同采用ISO679:1989。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替代GB/T3354-1982。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  相似文献   

8.
近期,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监督抽查计划,对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在该公司成品仓库按规定抽取样品(一份为检验样品、另一份为备检样品)送市质检所检验。经检验,该批水泥不合格,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期,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监督抽查计划,对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在该公司成品仓库按规定抽取样品(一份为检验样品、另一份为备检样品)送市质检所检验。经检验,该批水泥不合格,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甘肃三易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甘肃三易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三易"牌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P.C32.5符合硅酸盐水泥及水泥熟料,符合GB/T21372-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和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的要求,企业确保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诚信优质服务,拥有了一大批长期忠实的客户。  相似文献   

11.
发布时间:2013年8月29日抽查范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青海、新疆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0家企业生产的210批次水泥产品。抽查依据:本次抽查依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的要求,对通用水泥产品的三氧化硫、氧化镁、烧失量、不溶物、氯  相似文献   

12.
水泥种类很多。按主要的水硬性矿物组成划分,水泥可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系列。按其用途和性能又可分为通用水泥、特种水泥。通用水泥是用于大量土木建筑工程一般用途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是指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白色硅酸盐水泥等。  相似文献   

13.
《大众标准化》2011,(4):43-43
抽查范围:河北、浙江、安徽、河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8个省276家企业生产的276种水泥产品。抽查内容: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要求,对水泥产品的细度(筛余细度或比表面积)、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3天抗折强度、28天抗折强度、3天抗压强度、28天抗压强度、SO3、MgO、烧失量、不溶物、氯离子等13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1 我国水泥检验方法标准与产品标准发展概述 解放初期,根据当时条件,以日本软练法为基础,制订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水泥标准。1956年又采取了以苏联硬练法为蓝本的我国三大水泥标准,“硬练法”造成水泥标准的严重虚似现象。从1979年以后,我国采用现行GB 177软练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同标号普通水泥与矿渣水泥在砼中使用效果的差别,但并没有根本消除两者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水泥行业继1999年国家发布实施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后,于2001年初发布实施了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两种针对水泥物理性能的新检验方法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GB/T17  相似文献   

16.
该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671-1999idtISO679:1989,对我区实施水泥新标准后水泥行业的基本情况和产品质量作了回顾与展望,分析了采用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后对我区水泥工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区水泥行业要以实施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为契机,促进我区水泥工业的发展,提高水泥产品质量及水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期更好的抓住机遇与国际接轨,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红峰水泥有限公司前身是“武鸣县水泥厂”,该厂是一个具有30多年水泥生产历史的国家中型二档企业,是广西最大的建材工业企业之一。目前具有年产3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武峰牌”(4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白色硅酸盐水泥以及蓝、黄、红、绿等多种彩色水泥。企业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确立了“四个百分之百”和“三个符合” 的质量目标。(四个百分之百:出厂水泥合格率 100%;富裕强度合格率100%;包装袋重合格率100%; 一等品率100%。三个符合: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程、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山西龙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龙虎”牌325~#、425~#、525~#矿 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档案:认真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001 年获得山西名牌产品殊荣。董事长:潘福生总经理:刘二珍电 话:0358-5030703 0358-5022978地 址:山西省中阳县桃花峁坪邮 编:033401  相似文献   

19.
通用水泥泛指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水泥。其主要成份是硅酸盐熟料。就水泥产品的质量特性而言,要求水泥具有良好的施工适应性、较好的水硬性和较强的胶结能力,使建筑物安全、可靠、经济、耐久。围绕这些使用特性,水泥产品标准规定了与水泥使用效果有关的物理性能指标及相关的检验方法,包括细度、凝结时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皋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生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经过各级质检部门监督检验达到国家标准为合格产品。本公司是《中国质量万里行》理事委员会的理事单位。总经理强生泽:质量月承诺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