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发展,土地污染,土地浪费也在加剧,人们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反思也越来越多,加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管理与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课题,实现城市土地生态化管理与利用是当今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责,本文主要立足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2.
项航芳 《商》2014,(33):66-66
文章以S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机制、整治主体和制度工具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对改进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志君 《商》2012,(22):102-102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生态利用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娄底市土地生态利用现状及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以实现娄底市土地生态利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毋庸质疑;同时,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也会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唐山市南湖城市中心生态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生态公园的生态经济效益,阐述城市生态公园对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如今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赤峰市生态建设的现状,提出了赤峰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好城市土地问题已成了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分析目前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过度管制、土地产权缺失等制度原因,以期对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持续地利用土地以及构建节约型城市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城市规划有责任在规划过程中,有目的地去解决,从而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更适宜于人类居住和创业.从这一点出发,文章指出城市的发展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进来,并在城市规划中得以体现,即提出了今后城市规划的方向--城市生态规划,为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协调的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在分析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充分考虑各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特点,综合分析土地利用强度、违法土地处置、投入产出水平和经营绩效四个指标。文章主要从土地利用程度、违法用地处置情况和投入产出水平等多个维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株洲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情况。从违法用地处置、投入产出水平、绩效管理三方面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海南清澜红树林保护区为例,研究以红树林为主要植被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环境特征、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笔者在探讨红树林生态敏感区土地开发利用特征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对该地区所可能造成的正负面影响,选择适合该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根据海南省实际情况,构建适合红树林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远大的现实意义。以秦皇岛市为例探讨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框架。秦皇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分析充分表明,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是秦皇岛市的必然选择和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时期具有差异性,同时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其集约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与土地利用发展特征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基于土地利用系统自发展规律,是进行土地集约变化分析研究的有效途径。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发展的一般规律,按其特征划分为"自然利用期—粗放利用期—集约利用期—过度集约期"四个阶段,其体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现象特征,可以作为评价因素,定性判断区域土地利用集约阶段,定量分析影响其水平提高的具体原因。江西省高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高安市土地资源处于由粗放向集约利用转变时期,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和江西省平均水平,主要不足在于土地产出效率和集约利用趋势偏低。  相似文献   

12.
生态承载力逐渐成为一种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计算了2003-2009年天津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分析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研究了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加格达奇是2000年被国家环保局批准的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中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但近年来,加格达奇的城市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威胁,资源急剧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减弱,水土流失加剧,草原退化严重。要达到生态城市的预期目标,还须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和城市生态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L县为例,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愿望也在逐渐增加。在今天,L县城区域主要由商业圈、经济开发区、生活居住圈、园林公园等模块构成,城区内的城市规划已初步成型。在此基础上,如何提升城市生态规划,实现绿色居住环境、交通便利、防止城市内涝等目标,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需要依靠合理的城乡生态规划设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当前L县城的城乡生态规划为基础,通过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通过查找国内外文献资料,提出适合本土自然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改善县城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带来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几点意见建议,更好地推动县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鸡西市是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依靠煤炭资源的发展模式造成煤炭资源衰竭,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城市生态竞争力对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重要作用。结合黑龙江省鸡西市生态竞争力发展现状,提升鸡西市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对策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开发工业遗产,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生态城市;吸引高素质人才,完善人力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主体指导理念,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前提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保障,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作为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本文论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理念,通过构建城市战略的竞争策略优势,以邢台市为例,述明邢台市生态与经济融合的战略突破口是第三产业,在战略落地过程中,要深入贯彻"产业聚焦化、政策专一化、职能协调化"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7.
李慧  徐展 《江苏商论》2013,(5):79-82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定位,已被广泛的运用到许多城市品牌塑造之中。在生态城市的塑造中,政府大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实现生态城市品牌的有效途径。生态环境意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选取天津作为生态城市的代表,从公众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状况、公众接受环境知识的传播渠道、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愿等几个方面,对天津市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展开调研。结果表明,天津市公众环境意识在许多方面仍有待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态城市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都保持着非常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总量的增加促使了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在经济总量积累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房地产价格过高等等。在文中主要就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城市土地规划的现状,并就加强城市土地规划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都保持着非常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总量的增加促使了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在经济总量积累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房地产价格过高等等。在文中主要就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城市土地规划的现状,并就加强城市土地规划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王继红 《中国市场》2014,(42):153-154
创建森林城市是提升铜陵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理性认识铜陵在自然禀赋、城市发展战略、资金、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正视创建中的差距,实现生态、经济、文化兼顾,是把铜陵建设成富有山水城林特色的滨江型森林城市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