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发生在现代城市住宅区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尤以入室盗窃案件的发案率最为明显,并常常引发人身伤害凶杀等暴力犯罪,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有关方面曾对全国12个城市1500多位居民做了抽样调查,24.9%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改善本居民住宅区的社会治安秩序状况,其中表示迫切希望的占50.8%,由此可见,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是广大居民群众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城市高层住宅的增多,邻里之间彼此疏远,从而形成“社会死角”,目前发生在居民住宅区案件一般占全部发案的40%以上,且大部分是侵财型案件。因此,对城市住宅区防盗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智聆 《现代经济》2006,(5):10-11
随着城市住宅区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区内地下民防工程正在被人们广泛利用,小区地下民防工程用作业主私家车停放,在缓解城市停车难、满足业主需求,维护小区安全和整体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地下停车库有偿使用所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在增多,影响了小区和谐环境的构建。近日,笔者对沈阳市住宅区人防工程利用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李钊 《现代经济》2002,(9):47-47
目前,有一部分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区,禁止或谢绝外来人员进入住宅区,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引起了一些外来人员的异议。甚至一些地方提出不能对住宅区进行封闭式管理,而要使住宅区的资源与周围居民共享。那么,谢绝外来人员进入住宅区的做法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居民的购房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由以前的单位配给制到如今的个人消费制,居民对住宅的选择有了自主权。择居自由度的增加决定了住房消费的差异性,本文主要是采用显性偏好排序建立居民住宅区位支付意愿模型并运用OLS(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以芜湖市区的社会调查数据为主,研究城市居民住宅区位偏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住宅区位选择中,高收入群体趋向于居住在市中心偏近的位置,住房价格、交通通达性和环境偏好是择居时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选择上海为研究对象,采用Johansen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城市金融业发展和储蓄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金融业发展"动员"了居民储蓄.而通过对资本形成和居民储蓄的回归分析发现,居民储蓄虽促进了资本形成,但贡献率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投融资体系、商业银行效率、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6.
孟玲 《全国商情》2008,(10):99-10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居民的购房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由以前的"单位配给制"到如今的"个人消费制",居民对住宅的选择有了自主权.择居自由度的增加决定了住房消费的差异性,本文主要是采用显性偏好排序建立居民住宅区位支付意愿模型并运用OLS(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以芜湖市区的社会调查数据为主,研究城市居民住宅区位偏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住宅区位选择中,高收入群体趋向于居住在市中心偏近的位置,住房价格、交通通达性和环境偏好是择居时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校住宅区是高校在自己原有校园土地上通过各种方式投资兴建的居住小区,其目的主要是解决本校教职工的居住问题.高校住宅物业管理是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后勤服务行业.实行物业管理既能满足住宅区业主的需求,也可以验证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高校物业服务企业可以逐步将成熟的高校物业管理模式推向社会.  相似文献   

8.
梁勇 《现代经济》2004,(1):40-41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使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显化,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可以促进住宅区业主自治管理,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到业主自治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使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显化,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可以促进住宅区业主自治管理,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梁勇 《现代经济》2004,(1):42-45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使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显化,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可以促进住宅区业主自治管理,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商品房住宅小区物业共有部分,就是指一个住宅区域内,属于该区域全体所有权人即业主共有共用的不动产.对我国城市商品房住宅小区物业共有部分所有权的界定和怎样经营管理城市商品房住宅小区物业共有部分,是铲除房地产业腐败源头、维护广大购房百姓利益的关键,更是共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群租"作为一种新的居住形态正在逐渐形成.然而,对这种尚待规范的新型居住方式是堵是疏?怎样加以管理?如何平衡小区居民和"群租"群体的利益关系?面对越来越多的"群租"现象所导致的管理风险又该如何规避?  相似文献   

13.
一、“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的法律地位与运行现状(一)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关于街道办事处的法律有三部。1954年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简称《条例》)。当时建立街道办事处的出发点是巩固政权,主旨是为了加强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政府和居民的联系,因此《条例》规定十分简单,使得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和在制度实践层面都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住宅区的物业管理,事关每个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从近几年射阳县县长热线统计数据来看,有近30%的来电投诉,与县城住宅区的卫生保洁、下水道疏通、房屋维修等物业服务内容有关。今后四年是射阳"四城同创"(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国家环保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住宅区因共有部分权属模糊、开发商任意分割销售导致大量纠纷的产生,通过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distinguishable ownership of building)、住宅区等概念的分析,得出住宅区区分所有权(distin-guishable ownership of residential district)的基本定义,从而对住宅区法定共有部分、住宅区专有部分的特征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6.
苏宝炜 《现代经济》2006,(12):16-17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养狗数量急剧增多,全国各城市养犬人数量大幅上升。据最新统计,目前北京养犬登记年检总数达到55万余只,比去年上升20%。但与此同时,一些人的过量养犬,违章养犬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不文明养犬不仅威胁人身安全,而且破坏社区的和谐氛围。此外,城市“狗患”问题还表现在造成居民心理恐慌、破坏邻里关系、干扰市民生活秩序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政府应该在扶持管理旧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上想办法,通过因地制宜,建立公益性岗位补贴机制,在推进物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保障旧区居民安居乐业;通过岗位的合理补贴激励企业旧住宅区管理上"不抛弃、不放弃".  相似文献   

18.
商业街商铺 特点: 在城市商业中心或住宅区中心,由沿街商铺聚势形成的购物步行街是形成黄金商铺的重要区域。但这样的商业中心推出的新商铺非常少,投资机会非常少,投资时,应多注意新商圈,例如旧街通过改造后形成的新商业街,郊区城市副商业中心的商业街。大型住宅区形成的商业街等,如果及时发现并把握住机会。投资回报将会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市级面板数据对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密度与居民消费率的关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提升居民消费率,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才能提升居民消费率。因此,只有逐步改变过去“摊大饼”式、粗放扩张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着力增强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提高城市人口密度,降低运人的成本、运物的成本和知识传播的成本,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现代风水理论的分析,提出风水理论与现代住宅区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运用风水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尤其是追求宜居的住宅环境.进而提出我国现代住宅区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风水理论,积极营造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住宅区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天地之间的协调,即"天一地一人"合一.本文从住宅区的选址、住宅区的空间布局、住宅区通路、住宅区绿地、住宅区水体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现代风水理论在现代住宅区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